课题
6.2常见的技术图样
课时
1
教学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
教师
王新刚
时间
xxxx-5-17
教学班级
K一(9)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2.了解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要画三视图;
3.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视图的作图过程,体验技术图样的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空间三维思维方式,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2、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
1、用视线代替光线从正确的方向看物体,得出三视图;
2、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教学过程
实施内容
学生反应
引入
事例导入:当要把设计的作品拿去工厂加工时,该怎样向加工师傅准确描述作品的形状和尺寸?
展示“手影”图片,通过影子可以表现一些实物的特征
学生讨论
导入学习内容
新课教学
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
一、投影与投影法
1.什么是投影?
投影的三要素:物体、投影线、投影面
投影的种类:中心投影、斜投影、正投影。
2.什么是正投影?(播放动画展示)
用相互平行的光线作为投影线,且投影面与投影线垂直的投影。
单个投影的不足:不同的物体的投影可以相同,不能靠一个投影来确定物体的形状,于是引出三视图。
二、三视图及其画法
一般我们采用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即正面投影V、水平投影面H和侧投影面W)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再采用投影法将物体同时向三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合称三视图
为什么要画三视图?
物体有六个面,上、下、前、后、左、右。三视图更能够清晰表达物体的各个面及其形状,能反映出物体的形状及长、宽、高。这是一般的透视图、立体图等所体现不出来的。
1、认识三视图
V表示正投影面,从前往后看,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高及前、后两面,反映物体主要形状特征
H表示水平投影面,从上往下看,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宽及上、下两面
W表示侧面投影面,从左往右看,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高及左、右两面
2、三个视图之间的规律
俯视图在主视图下方,且长对正
左视图在主视图右方,且高平齐
左视图和俯视图右上方,且宽相等
3、案例展示
一些简单形体、组合体的三视图
4、三视图的画法(用动画展现绘图过程)
(1)根据模型尺寸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使用A4号图纸(横放),用H型铅笔画底图;
(2)在离图框底线100mm处绘制一条XY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
(3)根据模型尺寸,确定主视图的对称线位置,画出主视图的轮廓;
(4)在主视图右下角处,画出一条与XY水平线成45º角的斜参照线;
(5)在主视图画垂线,完成俯视图的轮廓;
(6)依据45º斜参照线确定左视图的轮廓的位置,根据模型的全高,画出模型定线作为水平构造线,画出左视图的轮廓;
(7)检查各视图是否绘制准确,再用削制成铲型的B型铅笔,勾勒出轮廓线;
注意:与学生共同总结出三视图画法的一般规律和应注意的问题(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实线、虚线、对称线等)
课堂练习:
①完成给出的形体的三视图;
评价:
(1)学生互评,并指出其错误;
(2)教师给出正确答案,根据学生的错误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强调。
学生回顾,老师总结
观看后讨论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以模型来引导学生认识三视图
要求记住九字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观看图片并思考
注意观察,提出疑问
认真思考,并尝试完成
思考后回答
小结与
练习
课堂小结:简略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课本P129练习第1题(图2)、第2题(图1)
板书设计
(图略)
教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