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桃花源记口技孙权劝学伤仲永诗五首单元自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桃花源记口技孙权劝学伤仲永诗五首单元自测

一、积累与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犬吠(fèi)少顷(shào)咳嗽(sòu)意少舒(shǎo)几欲先走(jǐ)

B.叱责(chì)垂髫(tiáo)呓语(yì)编纂(zuǎn)环谒(yè)

C.泯然(mǐn)侧畔(bàn)城阙(què)屏障(píng)俨然(yán)

D.诣太守(yì)卿言(qīng)宦官(huàn)歧路(qí)涨秋池(zhàng)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B.寻病终(不久)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探访、访求)

C.会宾客大宴(邀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听见)

D.孰若孤(谁比得上)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本来,原来)

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①以为妙绝()

A.群响毕绝B.络绎不绝C.绝处逢生D.千古绝唱

②众妙毕备()

A.关怀备至B.有备而来C.装备精良D.德才兼备

③京中有善口技者()

A.乐善好施B.善自保重C.善骑者堕D.善始善终

4.给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译文。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

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

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②渔人甚异之。()

A.这个渔人与别人差别很大。

B.捕鱼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奇怪。

C.捕鱼的人对他感到很不同。

D.捕鱼的人认为他很奇怪。

5.解释下面诗文中加点的字,不准确的一项是()

A.风烟望五津(渡口)

B.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

C.商女不知亡国恨(经商的妇女

D.却话巴山夜雨时(回叙)

6.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余/闻之也/久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千头/万木/春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下列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A.京中有善口技者。译文:京城中有喜欢表演口技的人。

B.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译文:过一会儿,丈夫打起鼾来,妻子拍孩子的声音也停止了。

C.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文:两条大腿索索发抖,几乎都想抢先走路。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译文: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8.选出与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①欲穷其林()

A.没有钱,与富相对 B.穷尽,尽  

C.彻底D.极端

②芳草鲜美()

A.色彩鲜艳美丽B.新鲜美丽

C.味道好D.新鲜肥美

③屋舍俨然()

A.好像B.整齐的样子

C.严肃的样子D.严厉的样子。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A.延长B.推迟C.邀请、请D.伸展

9.《口技》一文对“口技”的描绘栩栩如生,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A.介绍口技人的表演工具。

B.介绍口技人的表演场地。

C.渲染失火时的恐怖场景。

D.介绍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

10.下列加点词古今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会宾客大宴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C.满坐寂然,无敢哗然D.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二、阅读:迈上新台阶(40分)

【第一台阶】

(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欲穷其林()(2)仿佛若有光()

(3)豁然开朗()(4)屋舍俨然()

2.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1分)

3.阅读第二段。

(1)桃花源在_____的地方,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用______、_____等词语说明它不易被人发现。又因小口______,渔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循______而入。(3分)

(2)写桃花源入口的隐蔽曲折,目的是:()(1分)

A.只是为了同后面的“豁然开朗”形成对比。

B.桃林、山上小口都是人间可以找到的地方,渔人由此而入既增加其神秘感,又显示桃源存在的现实性,更深切地表明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C.这样写能突出渔人的聪明和勇敢,为其下文再回桃源作铺垫。

D.暗示桃园难寻,让后人死心。

(3)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描绘桃源自然环境的美好:

描绘桃源社会环境的平静:

描绘桃

源生活的恬适:

(4)作者这样描写桃源环境的目的是什么?(1分)

4.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下列语句的含义。(2分)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

(二)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给第一段划线文字加上标点。(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善口技者()(2)会宾客大宴()

(3)妇抚儿乳()(4)宾客意少舒()

3.把“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等时间性词语,分别填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2分)

(1)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两事相继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描写听众的动作、神态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3分)

“伸颈”“侧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1分)

(1)写一家人由醒到睡过程的语句:_________

(2)写一家人睡去后,宾客情绪变化的语句:

6.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第二台阶】

(三)四面楚歌

项王军壁①垓(gāi)下(在安徽灵壁县),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围之数重②。

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③,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句虞(项羽的侍姬名),常幸从④;骏马名骓(zhuī,青色杂毛的马),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⑤,

时不利兮骓不逝⑥。

骓不逝兮可奈何⑦,

虞兮虞兮奈若何⑧!

歌数阕(jué,歌曲唱完一遍称一阕),美人和(hè)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①军壁:安营扎寨。军,驻扎。壁,筑营垒。

②指韩信、彭越等兵马齐到,把项羽军层层围住。

③四面皆楚歌:围项羽的汉军都唱着楚地腔调的歌。

④幸从:因受宠爱而随从在身边。

⑤兮,语气词,相当今天的啊。气,豪气。盖世,盖过或压倒世上一切人。

⑥时,天时,指当时的政治形势。骓不逝,困在重围之中不能驰骋了。逝,行、跑。

⑦可奈何:可怎么办呢?

⑧奈若何:把你怎么处置呢?若,你。

1.“骏”读音为jùn,就下列各词空处填合适的字,其字音均为“jùn”。(1分)

______工疏____险________杰____马

2.下列词中括号内的注音,请加标调:(1分)

和(huo)药心平气和(he)和(he)诗和(he)盘托出

随声附和(he)和(huo)稀泥和(he)衣而卧应和(he)

3.写出各句中“之”所指代的内容:(2分)

①汉军及诸侯围之数重。

②骏马名骓,常骑之。

③美人和之。

4.解释加点的词语,并补出各句中省略的词:(2分)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5.解释加点的词:(1分)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6.就下面的句子,做后边的题目: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①“莫”的含义是:

②为什么“莫能仰视”?

③“莫能仰视”改为“莫敢仰视”,何如?

(四)夷近险远

夫夷(平坦)以近①,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quī)怪(壮丽奇异)、非常之观(景象)②,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hǎn,稀少)至焉③。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帮助)之⑥,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①夷以近:道路平坦而且近的地方。

②意思是:然而世界上特别雄伟、壮丽奇异、与众不同的景象,常常在道路艰险遥远的地方。

③意思是:一般人却很少能够达到。

④意思是:(如果)有了志气,不跟着别人停下来。

⑤意思是:而且又不轻易地跟着怠惰。

⑥意思是:又没有东西(如火把之类)去帮助他。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2分)

①化险为夷()②夷为平地()③走马观花()

④有碍观瞻()⑤今古奇观()⑥人迹罕至()

⑦相时而动()⑧长相()⑨吉人天相()

2.比较以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含义:(1分)

①不随以止也无物以相之

②而人之所罕至焉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三千人。

3.翻译下句,并补出所省略的宾语:(1分)

>有至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4.翻译各句:(2分)

①险以远,则至者少。

②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三、作文:抒写真性情(40分)

1.小作文(10分)

根据提供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议论文体。题目自拟。

中国古代有个“程门立雪”的故事。

宋朝有个名叫杨时的读书人,有一次特地到洛阳去拜访他的老师程颐,请教问题。不巧正碰上程颐睡午觉,他就站在门外等着。当时正在隆冬时节,天空飘着鹅毛大雪。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积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文题诱思:这是一段流传千古的尊师佳话。可围绕“尊师重教”进行议论。最好集中一点谈,如“如何尊重老师”等。这样易于谈得深刻。

2.大作文(30分)

以“大家都夸他(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文题诱思:写人记叙文,对象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人,一个为大家做了不少好事的人,是大家敬重、交口称誉的人。重点是“夸”,要围绕大家都夸他什么来选材,这是文章的中心。题目中的“大家”,告诉我们,不仅一两个人夸,最好围绕中心写几件事,许多人夸,当然写一件大家都了解的也可以,选的事要典型、有意义。这篇文章如果只是正面着笔,思路不易展开,内容也易流于平淡。最好能换个角度,如用衬托的方法,这样会使文章生动得多。

参考答案

一、1.B2.C3.①D②D③C4.①B②B5.C6.D7.D8.①B②A③B④C9.D10.C

二、(一)1.(1)走尽(2)形容隐隐约约,看不真切好像(3)开阔敞亮的样子

(4)整齐的样子2.第一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3.(1)林尽水源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光(2)B(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作者描写桃花源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图景,寄寓了作者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政治理想与愿望。4.(1)渔人感到很惊讶。(2)老人与孩子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二)1.略2.(1)擅长(2)适逢,正赶上(3)喂奶(4)伸展,松弛3.(1)一时(2)既而(3)是时(4)少顷,未几4.说明听众听得入了神,惟恐有所遗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写听众为表演者的技艺所折服,但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作用:侧面烘托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艺。5.(1)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6.(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2)同一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三)1.竣浚峻俊骏2.huò,hé,hè,hé,hè,huó,hè,hè3.①项王军队②骏马③和歌4.①驻扎,筑营;(于)垓下②饮酒(于)帐中5.怎么办你6.①没有人②表现他们不忍心见到项王流泪悲伤的情景,自己心情同样悲伤的程度。③用“敢”字,就有惧怕的意味,而现在则为“不忍心”“心情相同”的情景。

(四)1.①平坦②弄平③看④看到的景物④看到的景象⑥少⑦察看⑧容貌⑨辅助2.①而(连词)用(介词)②但是(转折连词)而且(递进连词)3.(如果)有了志气,不跟着别人停下来,然而力量不够的人,也不能到达。省略的宾语:不随(之)以止也4.①道路艰险而远(的地方),到的人就少。②所以不是有志气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三、略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

四面楚歌

项王在垓下安营扎寨,兵力少了,粮食也吃完了。韩信、彭越等兵马齐到,把项羽的军队层层围住。

夜里,围项羽的汉军都唱着楚地腔调的歌,项羽听了非常吃惊地说:“汉军已全部占有了楚地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

项羽就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叫虞姬,常受宠爱而随从在身边;有骏马叫骓,项羽常骑它,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吟诗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唱了几遍,虞姬跟着应和。项羽感动得流下几行眼泪,他旁边的人都哭起来,不能抬头看项羽。

夷近险远

路平坦而近,那么游览的人就多;路艰险而远,那么到达的人就少。然而,世界上的奇异雄伟、壮丽怪诞、不同平常的景象,常在那些艰险遥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能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气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然而如果力量不足,也还是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不盲从他人而中道停止,(这固然必要,然而如果已经)走到那幽暗的使人昏惑不辨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也还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

    以上《桃花源记口技孙权劝学伤仲永诗五首单元自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桃花源记口技孙权劝学伤仲永诗五首单元自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桃花源记口技孙权劝学伤仲永诗五首单元自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