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二语文阶段测试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一直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先生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呢?

鲁迅在《阿Q正传》中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杂文中暗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界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二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也就是原地不动画圆圈。

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Q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里上仍能圆满,精神上仍能胜利,就典型而近夸张地突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

阿Q的“革命”是典型的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堆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Q的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划上等号。

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上演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先生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当然,他没有重复传统小说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Q所希望画圆的圆圈,将阿Q送上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的“吃人”,可以与之相比。

不确定阿Q的姓名,在于增强其普遍性。用阿Q,是因为它是一个拖着小辫子的人头,鲁迅所解剖的正是“国民的灵魂”。更重要的是,Q作为一个圆圈,正是中国传统为化的象征符号。不过,它已经不圆满了,因为有新的东西侵入,所以鲁迅选择了Q而不选择O。

6、对“在自己的瓦砾堆中修补老例”这个比喻理解错误的是()

A、“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推翻某一个皇帝,建立的仍是封建王朝。

B、“革命”即使成功,阿Q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会改变。

C、“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有所破坏,而没有新的建树。

D、“革命”即使成功,基本上仍然是沿袭旧的统治制度

7、作者认为,解读《阿Q正传》的钥匙是()

A、鲁迅的杂文

B、圆滑是中国国民的特征之一。

C、圆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D、阿Q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目的在于讽刺中国文化中的“圆满”心理。

B、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就可以打破典型的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样式。

C、鲁迅先生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目的在于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

D、鲁迅认为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实质是“吃人”。

三、(24分)

阅读下文,完成9——13题。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注]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徳耳。”鞠闻之,始以为王公为真相知也。

(宋魏泰《东轩笔录》)

[注]释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即“做官”。

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知杭州仁和县()(2)以谢平昔奖进()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4)所忧者气峻而骄()

10、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D、以成其徳耳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12、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4分)

四、(1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时,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崖还远。”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结合尼的判断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于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15、默写(9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们五尺之僮;穷穷独立,。

(2)但以刘,,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总是离人泪。

(4)人固有一死,,,用之所趋异也。

(5)真的猛士,敢于,敢于。

(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属命。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让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同样位于嵩山怀抱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是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暗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造一淹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凡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书院古老有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流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他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历经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经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我也如是。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流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樽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里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16、文章题目中用了“寂寞”和“冷”两个词语。

(1)从文章的内容看,书院的“寂寞”除“少有游迹”外,还具体体现在那几个方面?(4分)

(2)冷字在文章中有三层含义,一是;二是

;三是。(3分)

17、作者写嵩山及少林寺的热闹,其用意是什么?(4分)

18、结合语境,谈谈画线句子在文章中的寓意。(5分)

19、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有哪些?(6分)

六、(15分)

20、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1)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诗中悲凉的意味。

(2)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3)“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4)“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5)今天,编者如果学着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6)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

21、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批评:

(2)挫折:

(3)逆境:

(4)贿赂:

    以上《高二语文阶段测试》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二语文阶段测试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二语文阶段测试》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