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广东卷讨论稿)-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A.鸟喙贿赂诲人不倦风雨如晦B.估量辜负蛊惑人心沽名钓誉C.挣脱狰狞铮铮铁骨云蒸霞蔚D.附和凫水覆水难收循环往复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树阴绿茵绿树成荫封妻荫子B.仓黄苍穹沧海桑田藏污纳垢C.暴戾磨砺厉兵秣马励精图治D.明了寂寥了了无几心急火燎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你把厂子搞成这个样子,如今就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哪有这么便宜的事!B.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理。C.这个罪犯的父亲就是横行乡里的痞子,如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的父亲还坏。D.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更广。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国庆节期间,武中奇先生到我市某小学参观访问,该校挂出了一幅“热列欢迎著名学者武中奇先生来我校莅临指导”的大标语。B.“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当宇航员杨利伟走出船舱时更是众星捧月般地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C.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热情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D.为了找到“非典型性肺炎”发病的原因,国家卫生部、广州市卫生局和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科学的数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建筑审美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肃穆……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请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炫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有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的延伸。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了一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感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式与发展等等。6.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们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B.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C.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的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审美因素。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研究的课题缺陷。B.第二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在内容表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说明了人们对建筑的感受是具体的。C.文章的第一段从建筑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演变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D.文章结尾提出了作者的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和形式美学法则入手来研究建筑美学。8.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建筑美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B.建筑美学研究应该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课题空间的拓展、深入探索和建筑学的健康发展。C.建筑美感终究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D.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小题3分,12分)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①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注:①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画地以质之父质:问B.一切……时日之说屏不用屏:除去C.年荒劝振劝振:鼓励振作精神D.霍人罢市巷哭罢市:市上停止买卖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而以静存为要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父欣然从之施从良人之所之

A.B.

为设里社、里谷坛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廉则吏不敢欺位卑则足羞

C.D.

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曹端至孝和清廉的一组是

A.

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B.

遭艰归……服阕,改蒲州学正诸生得人师矣

C.

既丧,庐墓六年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D.12.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面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II卷(共114分)四、(19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郡人皆化之,耻争讼。(2)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14.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填空。(2分)《红楼梦》原名作者,后四十回由清代文学家续写,属体小说。15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①—③(8)江南逢李龟年(杜甫)相思(王维)岐王宅里寻常见,红豆生南国,崔九堂前几度闻。春来发几枝。正是江南好风景,愿君多采撷,落花时节又逢君。此物最相思。(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①.上面的背景材料表明:唐代绝句是可以与__________艺术结合在一起的。(1分)②.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3分)③.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杜甫诗中的“落花时节”,含有哪些寓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题4分)(1),不能十步;,功在不舍。(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3)老当益壮,?穷且益坚,。(4)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0分)弟弟的来信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待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打断你的腿!于是我就不能瞧见弟弟的人,只能隔上一段时间天外来客式的瞧上弟弟的信了。弟弟说: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爹听完哼一声,说:放狗屁!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肉块,红红的,白白的,因为他们的孩子认字了。那种肉很好吃,吃得很多,后来才知道是耗子肉、蛇肉,又全部呕了。我笑着读完信,爹却一脸慎重:“那肉我吃过,味道很好。”我问哪一年吃的,爹说是三年灾荒时期。再后来,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毛皮坎肩。爹摸摸,惊呼:“黄鼠狼皮的,真不容易。”弟弟附信中送来了几句话:“乡亲给的,想爹年事已高,送给爹吧!”爹把坎肩摸了又摸,说:“寄回去。”我取出了纸笔说:“捎带着写封信吧。”爹蹲在大门口抽烟,闷闷一口,闷闷一口,闷了半宿,闷出一句:“勿挂念。”那件黄鼠狼皮坎肩后来弟弟卖了,换来一些钱,买了些粉笔、教具之类,信中说:没有粉笔的日子,就用抹布蘸了水写,水一干,字就消失了,这倒反而提高了识字的速度,全乡比赛,夺了头名!弟弟寄回一张奖状。爹看了又看,说:“贴上,那儿显眼贴那儿!”没有粉笔使用的事儿吓了我一大跳,小心翼翼地寄信去问。弟弟回信说:“张艺谋拍的《一个都不能少》,看过吧?人家小魏老师有一个学生跑去打工,她去找,不仅找回了学生,还找回了一车学习用具。我呢?我的学生让他少都少不了?因为,乡亲们就算累死饿死,也不会让儿女们休学!”再后来来信,弟弟谈自己的事情就少了,提他的学生渐渐多了,全是些猫三狗四的名字,谁谁谁的名次提前了,谁谁谁考了满分了,谁谁谁到乡里、市里比赛啦,等等。我高声读信,爹在一旁就直点头。我把信读完了,爹还在点头:“不孬,咱于老三的儿子,不孬……”我把爹的夸奖给弟弟寄了去。弟弟来信说他哭了。过春节的时候,弟弟没有回来。爹提了红灯笼在村头站了半宿,弟弟还是没有回来。年还没有过完,爹终是耐不住了,闯关东似的周身挂满物品找小儿子去了。爹是哭着回来的。爹泪汪汪地望着我:“你知道吗?你弟不回来,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车票,你知道吗?”爹说他瞎子似的在山里转,好容易逮着个人,上前说:兄弟,问个路,那人一回头:“阿呀——是爹!”这以后,爹一直闷着气转悠。问问,爹说:那不是人待的地方!爹让我去信把弟弟叫回来:不用教书了,跟爹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挣钱!弟很快回信了,说:决定了,不回去!弟弟还在信中说,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选自《教育博览》xxxx第5期)17.弟弟的若干次来信从内容上看是有所变化的,请分条概括(每项不超过15字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小说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小说开头弟弟说清泉乡“那不是人待的地方”,被爹一顿好骂,又被爹用棒子撵回去;后来爹去了一趟清泉乡小学,却哭着回来,说“那不是人待的地方”,并要弟弟回家种反季节菜。这前后矛盾的言行说明爹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①说明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弟弟最后“决定了,不回去”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作答。(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面是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六、(12分)21.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分)①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②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花蕊历历的,闪闪的。③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④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⑤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深浅之别。答:。22.下面是近三年一些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所占比重的统计表,表中表现了怎样的命题趋势?请用简要文字表述。(4分)年度xxxx年xxxx年xxxx年平均比重26‰29‰32‰最低比重20‰20‰20‰最高比重41‰41‰42‰23按下面句式仿写(相反二字,不必改动;其他分句的字数不受例句字数的限制)。例句:贫穷的并不都是因为懒惰,富有的也未必全靠勤劳,相反,巧取豪夺也许发家致富,勤劳本分也有受穷一生的。6分)(1)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例句”的后面续写一个复句,表明你对“例句”内容的看法的。续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脊梁,才能支撑起刚直的身体;有了无私的胸怀,才能支撑起无畏的抉择;有了无敌的信念,才能支撑起压顶的泰山。一位创下奥运会200米和400米跑双料冠军的短跑老将说:“我用了十年的训练才仅仅加快了一秒多。”原来,那一秒之瞬间是用十年辛苦支撑起来的。一位打破世界记录的举重运动员说:“我举得起世界记录,但举不起我平时流下的汗水。”原来那世界记录是由那点滴汗水支撑起来的。请你以“支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叙写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展开议论,或编述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⑤不得抄袭。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广东卷讨论稿)       语文科参考答案     05年1月一、1.A(B项“盅”读gǔ,C项“挣”读zhèng,D项“凫”读fú)2.D(寥寥无几)3.D(A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B项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两处问号,前一个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C项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4.C(A指事情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出走;C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D从语意逻辑看,带“也”字的一句应在后面。)5.C(A项“来”和“莅临”重复,删去“来我校”或删除“莅临”;B项缺少主语,删去“当”和“时”;另外,语序也不对,应把“众星捧月”放在“人们”之后;D项分类有交叉现象)二、6.C(注意“演变”、“一代社会”等词语)7.A(本文不是阐述课题缺陷的)8.B(A项“历史悠久”没有涉及;C项“明确具体”不符合实际,参考第二段最后完整的一句;D项“必将”不对,文章第二段只是说“有可能”)三、9.C(劝振:勉励救灾。振,通“赈”)10.B(第1句的“之”是代词,指代曹端所说的道理(话);第2句的“之”是动词,“往”、“去”的意思。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把”;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相当于“给”、“替”;D项两个“则”都相当于白话的“就”)11.D(“贫不能归葬”可见为官时的清廉)12.B(A项“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符;C项“离开时”应为“离开后”,“对曹端的学生”应为“对自己的学生”;D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的是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附文言文译文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时看到《河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学习大道理,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心存留于心作为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既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在研究,座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信中说:“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吃不进去。安葬父母后,筑庐冢守墓六年。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极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道理都除去不用。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州学正时,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遵循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请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做到公了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小吏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渑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丧期满,改任蒲州学正。霍州、浦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代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众弟子说:“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古语说:‘得到一位讲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你们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了。”于是李德不再讲学要离开霍州。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一起讲解合乎正道的学问。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辞世于任上,时年五十九岁。他的众多弟子服丧之年,霍州百姓连买卖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满哭声,孩子们都痛哭流涕。曹端因清贫而不能回故乡安葬,于是留葬在霍州。四、13.(1)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2分,“化”“耻”等关键的词语,错一处扣1分)(2)曹端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一起讲解合乎正道的学问。(3分,“高”、“行谊”、“延致”等关键词语,错一处扣1分)本题译文不够通顺酌情扣1—2分。14.《石头记》(或《金玉缘》);曹雪芹(或曹沾);高鹗;章回。(没加书名号或有错别字则视为错误不给分)15.答案:①音乐(歌唱、说唱)②爱情(或:友情)故国(或:故君、家国)之思③(1)具体的时令,在晚春与李龟年相逢。(2)象征二人飘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3)象征着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极盛而衰的社会真实,表达家国之痛。(写出两点即可)解析:①考查文学常识和分析能力。②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③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命题者选取了两首相近的诗,并附诗歌写作背景。比较全面考查了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赏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是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无疑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渊薮,它们的名字就是以勾起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流露了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透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象是即景书事,又象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会从这四个字上头联想起世运的哀颓、社会的xxx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却又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上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覆地的大xxx,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无疑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闻,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xxx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心灵创伤。王维《相思》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而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彩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双关语中的含蕴。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16.(1)骐骥一跃驽马十驾(2)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3)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4)惑之不解或不焉五、17.(①对清泉乡恶劣环境的不满与厌恶;②对乡亲热情友好态度的感动;③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的欣喜;④对事业的理解和对未来的信心。弟弟的来信,弟弟思想感情的变化);18.(①要求儿子极严,十分疼爱儿子;②使爹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信,衬托清泉乡条件恶劣,进而表现弟弟热爱乡村教育的高尚品质);19.(①爹的严格要求;②乡亲们的关爱;③农村对知识的渴求;④学生成长与进步的鼓舞;⑤对事业的理解和对未来的信心);20.小说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如用水在黑板上写字、吃蛇肉老鼠肉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既是写实,又是弟弟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小说用了不少对比,使情节波澜起伏而又前后呼应。六、21.③①⑤②④22.平均比重逐年递增,最低比重没有变化,最高比重基本稳定。现代文阅读越来越受到关注。23.要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合理,语句结构与例句大体一致。(2)要点:续写的句子必须是复句,但不要求必须是哪一种类型。“看法”要与“例句”内容相关,言之成理。七、24.请参考高考阅卷标准。

    以上《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广东卷讨论稿)-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广东卷讨论稿)-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广东卷讨论稿)-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