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考模拟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薄饼驳斥停泊博问强记xxx
B.迭起笛膜间谍有的放矢滴水穿石
C.分说吩咐气氛桃李芬芳纷至沓来
D.割舍隔壁百舸格格不入束之高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观模贸然行事遴选百感交积
B.轶事歃血为盟演绎无耻谰言
C.辨驳寸草春辉淳朴勉为其难
D.琐屑始作佣者磋商莫不关心
3.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追求成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尤其是不深的年轻人,要想以老到、、成熟的面孔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甚至有的年轻人尽管还不成熟,却于自我认定的成熟状态之中。
A.时髦涉世深沉沉迷
B.时尚人世深刻陶醉
C.时髦人世深沉沉迷
D.时尚涉世深沉陶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句是()
A.佛教虽是从印度传入,但在东亚无翼而飞的并非是印度原始的佛教,而是经历了本
土化改造和发展的中国佛教。
B.恐怖主义往往对不确定而又缺少能力的对象进行攻击,从而制造震天撼地的效果,
暴露出弱者苍白的复仇心态。
C.随着世贸组织第4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木槌“嘭”的—声,中国即已登堂
入室,结束了长达15年艰难谈判的历程。
D.10月7日,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掀起了完美的风暴,数万名球迷激动的心情达到叹为
观止的程度,44年的梦圆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B.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光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
现。
C.我们的报刊、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出现不规范的简化字。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
级领导的表彰。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咬死了猎人的狗B.别怪我老师
C.相信你自己D.我们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xxx”前的一段时间和“xxx”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的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并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7.从全文看,第一段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其主要表述的意思是()
A.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的。
B.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
C.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D.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8.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
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
C.过去“左”的一套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
D.过去“左”的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
9.下列名著、作者、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A.《儒林外史》——龚自珍——清代——小说
B.《长恨歌》——白居易——唐代——诗歌
C.《九歌》——屈原——春秋——诗歌
D.《复活》——列夫·托尔斯泰——苏联——小说
10.对“名著需要重读”的“重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
B.破除陈旧的阅读方式,用开放的阅读心态去阅读。
C.破除简单化的思维格局,用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去阅读。
D.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文化性格而阅读。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颖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己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高贵乡公即尊位,进封方城亭侯。毋丘俭作乱,遣健步赉书,欲疑惑大众,艾斩之,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司马景王至,遂据之。文钦以后大军破败于城下,艾追之至丘头。钦奔吴。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走之。
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艾至成都,禅率太子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有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泰始中,羌虏大叛,频杀刺史,凉州道断。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三国志·邓艾传》)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行为:行为是
B.时欲广田畜谷畜:牲畜
C.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足以:足够来
D.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要害:非常重要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艾以与贼势相远
A.王坐于堂,有牵牛而过堂下者B.动以朝廷为辞
顷之,维果向祈山维与艾争险,不克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孤当与孟德决之
1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王善之,事皆施行称代前文的邓艾的观点
B.艾斩之,兼道进军称代前文的“毋丘俭”
C.司马景王至,遂据之称代前文的“乐嘉城”
D.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称代前文的“姜维”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邓艾“作战智谋”的一组是()
①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②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域,作浮桥
③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
④艾据武城山以相持。
⑤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⑥修治障塞,筑起城坞
A.①③⑥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艾自幼失去父亲,因战乱迁徙汝南,为农家牧养小牛。后在颖川看到一篇谈及如
何做文和作人的碑文,便把名字改用碑文的文字,以励其志。
B.邓艾针对寿春一带田良水少的情况,提出开辟河渠的建议,并写入其著作《济河论》
中。宣王大加赞赏,全部按他的建议实施。
C.毋丘俭叛乱后,邓艾根据当时的形势,日夜兼程进军,并在乐嘉城设置浮桥。后又
追到丘头,一举消灭了毋丘俭及其党羽文钦、孙峻。
D.邓艾不仅作战富有谋略,还在治理地方方面具有远见卓识,成绩显著。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3分)
(2)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2分)
1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词的上片写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按”;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斜坠”一句,试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
甫《登高》)
(2)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
而已。(《韩愈《师说》》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9.“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4分)
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伺“有种无法官喻的契合”。请结合
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4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伴奏”,这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旧书上”意在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漠,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
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
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
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
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
悟。
六、(12分)
2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分)
①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几颗明星。
②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③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④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⑤我常常出神地凝视那些美丽的星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阙”下定义。(4分)
①有的在大阙旁建有小阙,称为母子阙。
②它始建于春秋时期,到了东汉末期,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在世的人便仿修宫殿门前
之阙立于祠庙或陵墓前。
③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叫阙的高大建筑物。
④这种建筑物一般以木结构或用石雕砌而成,作为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6分)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提示语:(卷闸门上):“此门有电,触电自负。”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语:(椰子林旁):“乱摘椰子,乱棍打死!”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8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考模拟试题(1)
目标检索、标准答案及评析
I.知识、能力两维目标检索表
考查知识能力目标数量题号
字音识记A11
字形识记A12
词语理解理解B410、11、12、13
词语应用表达应用D23、4、
句子表达和句意理解表达应用D75、6、16、21、23、24、25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综合C38、14、19、
名句名篇、名著常识识记A29、18
诗词鉴赏鉴赏评价E117
文意把握分析综合C315、20、22
作文写作D126
II.标准答案及评析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2、B(A.观摩,百感交集;C.春晖,D.始作俑者,漠不关心)3、D4、A5、B
6、C7、D(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提示语“从全文看”。从全文看,首段谈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第二段说“名著需要重读”,第三段说怎样“重读”。再从首段看,首句是领起句,以下列举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概述其成就,目的在于表明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可见正确答案是D项)8、C(第二段“名著需要重读”是领起句,第2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分号前从作品本身的特点出发说明“需要反复阅读”,分号后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说明应当重读。以下“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说明应当重读。A、B、D三项据此编拟,是正确的。原文说“……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误解,而C项故意删掉了其中“鲜活”二字,语意大变。“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还“重读”什么呢?)9、B10、D(仔细对照第三段的相关文句可知本题前三项正确。与D项相关的原文是“培养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人格”,丝毫未论及“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该项还故意删去“建设性”这一限制语,使语义有所改变,因而D项不正确)11、B
12、B13、B(指“健步”)14、C15、C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5分)(1)姜维果然向祁山进军,听说邓艾已有防备,便返回从董亭奔赴南安。邓
艾占据了武城山,与姜维相峙。(2)官吏平民能够得以安全,都是依靠邓艾所修筑的城堡的保护。两句皆对给满分。个别字语没有译出或译错扣1分。两处以上错误本小题扣2分。
17.(3分)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的百无聊赖,通过对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不宁,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大意对即可)18.(4分)答案略。错漏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五、(18分)
19.(1)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或:身躯高大,树冠繁茂)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的大度。
讲析:梧桐是这篇托物言志散文描写的形象,对其外形特征的描写集中在第2自然段;对梧桐内在精神特征的揭示集中在第7自然段,也就是作者对“梧桐的寂寞”所作的诠释。
20.相同:①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②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讲析:借物喻人,这“人”与“物”之间定有相似点,当然也有不同点。相同点①在“契合”一词之后,比较好找。相同点②见第3、4自然段,“暴风”一指自然界的现象,一指“史无前例的岁月”(指“xxx”)
21.“风暴”过后,新生命还会充满活力表现前辈对后代的托举和祝福应以正义必胜的信心去看待历史的生活。
(讲析:本题主要测试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及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三小题表达的都是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意念)
22.CE(A项错在“感到寂寞”,原文中说“梧桐的寂寞”“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B项“表现了母亲的细腻”是虚晃一枪,原文中没有这一层意思。D项“从容豁达”不是外祖父所具有的特征)
六、(12分)
23.③①⑤④②
24阙是建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立于祠庙或陵墓前的以木结构或用石雕砌而成并作为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高大建筑物。
25、注意:要求亲切友善、生动不失原意。
七、(60分)
26、评分参照高考等级标准。

    以上《高考模拟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考模拟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考模拟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