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年高考预测训练试卷(二)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选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地方。并将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妊娠(shēn)晕(yùn)车俯首帖(tiē)耳
B.憎(zèng)恶结(jiē)实数(shuò)见不鲜
C.靡(mí)费泥(nì)古间(jiān)不容发
D.剽(piāo)窃给(jǐ)予自怨自艾(y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屏除睚疵必报裨益淋漓尽致
B.瞩望脍炙人口平添螳臂当车
C.频仍博闻强识遴选玲珑剔透
D.缭乱虚与委蛇寥廓觥筹交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经历70年风风雨雨的,中央教育部旧址已倒塌殆尽,只剩几页残垣断壁和一堆碎砖瓦砾,现正在组织抢救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②万年青默默地着根须,把嫩芽变成了宽大的叶子。
③近年来,北京市教委通过采取制定政策法规,建立工作网络,开展市、区、县中心教研组活动等措施,加强了行政管理,使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形成了良好的运行。
A.侵袭生发体制B.侵蚀生发机制
C.侵袭生长机制D.侵蚀生长体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去年奥斯卡新影帝拉塞尔·克罗和著名影星梅格·瑞安主演的《生命的证据》,创造了“进口大片”票房新低。
B.阿富汗重建资金匮乏,困难重重,捉襟见肘,临时政府14日呼吁国际社会,解冻前
塔利班政权的海外资产。
C.他开朗活泼,胸襟宽阔,为人真诚,待人热情,谈吐幽默,真可谓锦心绣口。
D.某市去年玩私彩被骗者仅记录在案的就已成百上千,被“码主”卷走资金几百万元,如今,地下“六合彩”东山再起,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没盎司290美元以上,直逼“9.11”事件时创下的历史高位。
B.思想解放不仅是要天马行空,而且要解放到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中来,要回到实践上来。
C.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天作之合的好地方。
D.这里原为一片荒山丘陵,历届领导都一直继承“爱树如命”的传统,数十年如一日栽树种草,从而形成了今日的绿色生态与景观。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这是一本大气磅礴、正气凛然的书。作者把大沙湖放在整个中国历史大背景上来写,从50年代的“三面红旗”,到60年代的三年饥饿,到十年xxx。作者写这几十年沉痛荒唐史,。这位李达高足的闪耀着哲理思辨光彩的议论,鞭辟入里,犀利深刻,广征博引,证古论今,成为本书一大特色。
A.犹嫌不足,索性常常中断叙述,慷慨议论,激愤之情使语言变成滚烫的,如托尔斯泰,如蒲松龄的“异史氏曰”。
B.如托尔斯泰,如蒲松龄的“异史氏曰”,激愤之情使语言变成滚烫的,犹嫌不足,索性常常中断叙述,慷慨议论。
C.激愤之情使语言变成滚烫的,犹嫌不足,索性常常中断叙述,慷慨议论,
如托尔斯泰,如蒲松龄的“异史氏曰”。
D.慷慨议论,犹嫌不足,索性常常中断叙述如托尔斯泰,如蒲松龄的“异史氏曰”,激愤之情使语言变成滚烫的。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言文,完成7—12题
肜字次孙,早孤,以至孝见称。遇天下乱,野无烟火,而独在冢侧。每贼过,见其尚幼而有志节,皆奇而哀之。
光武初以遵故。拜肜为黄门侍郎,常在左右。及遵卒无子,帝追伤之,以肜为偃师长,令近遵坟墓,四时奉祠之。肜有权略,视事五岁,县无盗贼,课为第一,迁襄贲令。时天下郡国尚未悉平,襄贲盗贼白日公行。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政清。玺书勉励,增秩一等,赐缣百匹。
当是时,匈奴、鲜卑及赤山乌桓连和强盛,数入塞杀略吏人。朝廷以为忧,益增缘边兵,郡有数千人,又遣诸将分屯障塞。帝以肜为能,建武十七年,拜辽东太守。至则励兵马,广斥候。肜有勇力,能贯三百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前锋,数破走之。二十一年秋,鲜卑万余骑寇辽东,肜率数千人迎击之,自被甲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遂穷追出塞,虏急,皆弃兵裸身散走,斩首三千余级,获马数千匹。自是后鲜卑震怖,畏肜不赶复窥塞。肜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二十五年,乃使招护鲜卑,示以财利。其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肜慰纳赏赐,稍复亲附。其异种满离、高句骊之属,遂骆驿款塞,上貂裘好马,帝辄倍其赏赐。其后偏何邑落诸豪并归义,愿自效。肜曰:“审欲立功,当归击匈奴,斩送头首乃信耳。”偏何等皆仰天指心曰:“必自效!”即击匈奴左伊秩訾部,斩首二千余级,持头诣郡。其岁岁相攻,辄送首级受赏赐。自是匈奴衰弱,边无寇警,鲜卑、乌桓并入朝贡。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事五岁视事:任职B.课为第一课:考核政绩
C.能贯三百斤弓贯:射穿D.殄其支党殄:消灭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前锋B.遂穷追出塞
C.乃使招呼鲜卑,示以财利D.其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肜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B.见其尚幼而有志节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C.D.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玺书勉励,增秩一等,赐缣百匹——光武帝下诏书加以勉励,增加一级俸禄并赐缣百匹。
B.皆奇而哀之——都认为他是奇才却又为他感到悲哀。
C.遂骆驿款塞,上貂裘好马,帝辄倍其赏赐——也络绎不绝地进出关塞,向汉朝献上貂裘好马,光武帝都加倍给予赏赐。
D.审欲立功,当归击匈奴,斩送头首乃信耳——知道要立功,应当回去攻打匈奴,并斩下他们的首级送来,这才能令人相信。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祭肜有“权略”的一组是()
①遇天下乱,野无烟火,而独在冢侧。
②视事五岁,县无盗贼,课为第一。
③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岁,襄贲政清。
④自是后鲜卑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
⑤肜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二十五年,乃使招呼鲜卑,示以财利。
⑥自是匈奴衰弱,边无寇警,鲜卑,乌桓并入朝贡。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②③⑤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肜起初是因为祭遵的关系,被光武帝任用的。但他后来凭着自己的才干,升任为辽东郡太守,东征西战,立下了战功。
B.祭肜招降鲜卑大都护偏何,并促使其攻击匈奴,终于安定了北部边疆。
C.由于祭肜善于处理各民族间的矛盾,“胡夷皆来内附”,为加强各路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D.匈奴衰弱,边境再没有敌人入侵时的戒备,因此,鲜卑,乌桓都能入朝进贡。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宣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境”(意象)的结晶石。王安石有一首诗:杨柳呜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前三句全是写景,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看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欣慰,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噪这两句训示,是这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
13.什么是“意境”?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意境”是区别于功利、伦理、政治、学术、宗教五种境界的一种“艺术境界”。
B.在艺术创作中,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立言,这种“灵境”就是“意境”。
C.“意境”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即在客观环境之外,能重新发现一种灵
奇。
D.“情”与“境”(意象)的结晶石就是“意境”。
14.据“意境”的概念,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龚定庵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随几席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学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B.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讲究“实中求虚”,“虚而为实”,即意境。
C.恽南田《题洁庵图》说:“谛视其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的四时之外。”追求“灵想之所独辟”即意境。
D.《采草药》中引“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峙桃花始盛开”,其目的实在说明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
15.列说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是说自然风景本身就包含着心灵的境
界。
B.“鸢飞鱼跃”虽是客观景象,但渗透了主观生命情调,因此成就了一种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C.王安石诗前三句写江南的艳丽的阳春,全是写景,但在最末一句,却渗透了无边的惆怅。
D.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有最深的景,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最深的情同时也透入最深的景,循环往复,层层深入。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
16.阅读全文,找出属于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的一项()
A.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的源泉。可见,“心灵”意境显现的基本条件之一。
B.化实景为虚景有实景才能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体化,可知,实景是意境创现的最首要条件。
C.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才能为人类增加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新境,因此,“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是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
D.情和景交融互渗,是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
第Ⅱ卷(非选择题,102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0题(共20分)
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橙橙、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
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翁翁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蕴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热的感觉。花朵的颜色缤纷:粉白色的那种固然娇媚,深紫色的那种固然艳丽,不过,有一种橙红色的更让我喜爱。这种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但见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的排列着;中心是耀眼的赤红,向外层展开去,花瓣渐渐变大,颜色渐渐变淡,最外一层,乃变成明亮的橙黄了。花瓣,毛茸茸的,闪着丝绒般的亮芒;却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转着夺目的晶莹。
这一圃大理菊,怎会开得如此茂美呢?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
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绺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望,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漫步在花径间,好象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独坐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我的心灵好象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你没觉察到么?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正当中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得一顾,但在生命力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憾恨?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么?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惚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17.这篇作品记述了作者三件事物地艺术感觉,其艺术感觉是。(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
①②③
18.本文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荣与衰,生与死,推及到人生,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阅读⑧---⑨段,归纳作者的几点思索。(6分)
19.第⑧自然段结尾一句,抒写了什么样的感悟?文章结尾时描绘“物我同一”的境界,又有什么深意?(3分+4分)
①感悟
②深意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落日”、“花朵”、“青春”三幅画面都具有“动”的色调与气势,内中蕴含着作者奔
涌的情思与澎湃的诗情。
B.作品的艺术结构玲珑剔透,于变化中见贯通始终的意脉,记叙了对“美”的追捉,抒
写了对“真”的感悟。
C.一般隽永而深刻的散文,会把读者引向哲理的境界,本文所揭示的哲理是“生命是有
限的,人生价值却是无限的。”
D.关于少女的描写,作者采用了虚虚实实的笔法,把推测悬想其内心活动,与实写其外
貌情态结合起来,突出她的生命活动和青春之美。
E.文中刹那间见终古、须臾间悟人生的议论,完全可以当做人生的箴言。景物画面也涵
容哲理思索的光辉。
五、(10分)
21.根据下列各句的内容填空(4分)
①.欧·亨利的作品曾被誉为“”,能成功地运用幽默讽刺手法的还有俄国的、,美国的
等。
②.宋代在《伶官传序》中说明必须勤奋操劳,不能贪图安逸的句子是“。”
③.“,不扶而直;,与之俱黑。”是荀子《劝学》里的句子。
④.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运用通感写荷香的句子是
22.在下列横线上仿写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6分)
人生要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
,、。
六、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3—25题(共12分)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3.“送春春去几时回”句中的两个“春”是否同指?为什么?(4分)
24.“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历来为人所爱好、欣赏,其原因是(4分)
25.评价这首词的风格。(不超过20个字。4分)
答: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意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他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
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呢?
要求:①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表达方式可灵活多样。
③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参考答案]
一、第Ⅰ卷
1.B(憎应为zēng)2.A(疵应为眦)3.B(侵袭:侵入而袭击。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生发;滋生;发展。体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机制: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4.B(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A,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应为“难以思议”。C.锦心绣口:形容文辞优美,也说“锦心绣腹”。D.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应为“卷土重来”。5.D(A去掉“以上”,B“不仅……而且”改为“不是……而是”C.“天作之合”用词错误,应为“天造地设”,即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的。)6.C(写荒唐史变成滚烫,犹嫌不足,中断叙述,慷慨议论,然后举例,有严格的逻辑顺序)
二、7.C(贯:拉满弓)8.C(“招呼”为“招抚”义。今①呼唤②用语言动作表示问候等)9.D(第三人称代词。A动词,认为;介词,因为。B转折连词,却;表顺承可不译。C代词,指鲜卑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10.A(B都很惊奇也很可怜他。C也络绎不绝地进关塞,因为款塞为叩塞。D审:果真。)11.C(①是有志节④⑥是结果)12.D(边境再没有敌人入侵的警报,鲜卑、乌桓都入朝进贡。)
三、13.(“重新发现”错误)14.D(目的是说明地势高下不同,植物成熟期不同,“采草药不能拘以定月”,不是为了创设意境)15.B(A“本身包含”错。C前三句是写景,但有最末一句点化,景中也透着情。情与景并非油水分离。D交融互
渗,并非先后有序,循环往复)16.D(第一句中“情景交融互渗”,最后一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知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为“情景交融”)
第Ⅱ卷
四、17.①夕阳的美②花朵的美③少女的美18.伟大与渺小,青春与衰老,人生短暂与无限生命价值之间的辨证法则。19.①感悟“真”深意:我与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风云同在,一并获得了永恒的存在,即作者感悟的“真”与“美”永存不灭。
.(或归结“真”与“美”的联体意趣。20.CD(C哲理总结偏。D景物画面涵容着哲理思索的光辉。)
五、21.①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契诃夫、果戈理、马克·吐温等。②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③蓬生麻中,白沙在涅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2.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23.不相同。前一个“春”指季节,大好春光,后一个“春”指年华,青春时期。24.从修词炼句和意境的角度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5.语言含蓄,风格婉约。

    以上《2019年高考预测训练试卷(二)》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年高考预测训练试卷(二)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年高考预测训练试卷(二)》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