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缱绻纤夫天堑倩人执笔深致歉意
B.睥睨媲美庇护开天辟地穷乡僻壤
C.内疚灵柩马厩既往不咎救亡图存
D.书箧楔子怯阵提纲挈领窃窃私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陷阱一切就绪以逸代劳醉翁之意不在酒
B.讴歌编篡字典时过境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震撼有恃无恐山青水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作客修葺一新殚精竭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李秀英在日本法庭一审胜诉,是一次突破,也是对正义的_____________。
(2)他的演出非常成功,这当中也有__________师的一份功劳。
(3)在长达7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一位见义勇为的烈士普通工人王爱民的遗体,一直存放在医院的冷柜里_______________。
A.伸张化装无人过问
B.声张化装无人问津
C.伸张化妆无人过问
D.声张化妆无人问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达尔文在掌握了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悉心研究,格物穷理,提出了物种起源学说。
B.沦陷时期,他竭力向侵略者讨好,暗送秋波,甘心做敌人的走狗。
C.国庆节的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D.这些罪犯只有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才有光明的前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前几年下海的他事业有成,开了一家美术设计公司,手下都是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平均年龄在30-35岁之间
B.别看他现在风光,以前要是没有我的鼎力相助,他至今可能还在黑暗中摸索。
C.没有师傅和同行的帮助,他怎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工作效率和业绩得到大幅的进步呢?
D.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细细地咀嚼或探究,常能感到它们给生活增添了一种况味,一种情趣。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____________:“大明湖畔,_____________,故居在垂杨深处;______________,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人的怀念。
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趵突泉边漱玉集中
B.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漱玉集中趵突泉边
C.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漱玉集中趵突泉边
D.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趵突泉边漱玉集中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用计算机模拟逃生
俗话说,人的行为是最无法预料的。如今这一说法受到了模拟群体恐慌的计算机模型的挑战。群体恐慌现象导致无数人在火灾或人群拥挤中丧生。匈牙利和德国的科学家认为,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运动可以用方程式表达。这一计算机模型可以估计出从建筑物里疏散人群要用多长时间,以及有多少人可能被困或丧生在建筑物内。这一复杂数学模型中的各项因子取自工程手册、有关人群灾难的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与正常情况相比,处于恐慌中的人群移动起来要快得多。于是人群挤成一堆,互相推搡,导致出口堵塞。接着,跌倒或受伤的人阻碍了人群的移动,使得人群更为恐慌。在这个时候,人群变得和兽群一样,大家为了求生向前冲,却忽视了其他的出口,因此常常带来悲惨的结果。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大学和厄特沃什大学以及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的科学家,运行了一个模拟足球场观众席上逃亡人群的程序。这个包括200人的人群试图通过一个1米宽的出口逃生。他们发现,不安的人群在出口周围挤成了弧形。当方程式中的恐慌因子P增大时,弧形会逐渐压紧,导致那些被挤入出口的人纷纷倒地,从而进一步阻碍人群的疏散。这些研究者把这种情况称为“欲速则不达效应”。他们说:“在发生火灾时这种情况尤其让人觉得可悲,人们慌乱逃生反而会减少自己的生存机会。”他们建议说,除了确保建筑物有足够多宽敞的出口以便快速成疏散人员之外,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还应该在出口之前设置不对称的圆柱,来防止人群形成危险的弧形。建筑设计建筑师应该保证出口走廊没有相对开阔的地方。这样的开阔处会使人流速度降低大约1/5,因为人们到达开阔地带时总会设法挤到他人的前面去,而当走廊重新变窄时,就会导致危险的拥挤。对于处在恐慌人群中的人员,研究人员建议说,把个人主义和群体本能结合起来是逃生的最佳方法一方面留心最近的出口,同时注意观察其他人是否也找到了出口。
7.根据文意,对“计算机模拟逃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计算机技术直接帮助人们从灾难中逃生
B.用模拟灾难发生时的情景训练人们逃生的本领
C.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人群逃亡时的状况作数学上的测量
D.动用数学手段帮助足球场上遇到灾难的人们逃离现场
8.对文中的有关概念,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计算机模型”和“数学模型”含义是相同的,均指计算机模拟逃生的程序。
B.方程式中的恐慌因子P与人群的拥护程度成正比,与人群的疏散速度成反比。
C.“各项因子”中的“因子”与“恐慌因子”中的“因子”不同,它是来自于许多资料的一组数据。
D.“欲速则不达效应”是指人群疏散得越快,越容易导致悲剧的产生。
9.下列表述不属于解决群体恐慌现象措施的一项是
A.建筑物要保证出口的数量和宽度
B.建筑物出口的前面应设置不对称的圆柱
C.在建筑物上建造相对狭窄的出口走廊
D.恐慌人群中的人员应把个人主义和群体本能结合起来
10.对本篇文章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匈牙利和德国科学家认为可以用方程式精确地计算出人群在紧急情况下运动的时间以及不能逃生者的数量
B.面对灾祸,不安的人群在出口周围挤成了弧形,因忽视其他出口而出现伤亡,这实际上是人们的原始求生本能造成的悲剧。
C.这一复杂的计算机模型中的各项因子,指的是出口的数量、出口的环境、出口的宽度及位置、人数及其人员构成等因素。
D.出口走廊如有开阔处,不仅不利于恐慌人群的逃生,反而会使人流速度降低。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了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臣光曰: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资治通鉴》)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汉兵已逾句注逾:到达
B.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妻:以······为妻
C.士卒罢于兵罢:通“疲”
D.建信侯谓冒顿残贼贼:残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
B.
秦王恐其破壁。
未可以武服也。
C.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今乃妄言沮吾军。
D.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刘敬劝说高祖和亲的理由的一组是
(1)未可以武服也。(2)未可以仁义说也(3)然恐陛下不能为。(4)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5)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6)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A.(1)(3)(4)B.(2)(4)(6)C.(2)(3)(5)D.(1)(5)(6)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敬出使匈奴,不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建议伏兵制胜,显示了他不同凡俗的见识。
B.高祖不用刘敬之言而致败,后赦免刘敬,斩前使以示自责。
C.刘敬之所以劝高祖采用和亲的手段,是因为当时人心厌战,且冒顿兵精马壮,不能用武力战胜。
D.因为吕后的坚决阻止,鲁元公主才没有和亲嫁给冒顿。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一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认为刘敬提出和亲计策,同他对冒顿的认识是矛盾的。因为和亲政策能够起作用的前提是冒顿的仁义之心,但这正是他所缺乏的。
B.司马光从历史事实的角度,认为上世帝王对待少数民族总是居高临下,以德怀之的,从没有和亲这种有损尊严的事。
C.司马光认为冒顿连对待亲生的父亲都像对待禽兽一样地杀害,对老丈人不可能讲仁义。
D.司马光又认为鲁元公主早已嫁给赵王为妻,不宜为了和亲之事再嫁。
第II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上下两阕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王国维说:“以我观物,一切皆著我之色彩。”试举例分析这首词在写景上情景交融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名句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玉不成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2)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3)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流浪的河流
吴梦川
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8年前,当我由蜀地人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作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如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鹭鸶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浑······
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头扯出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冰冷冷,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这一结论让我觉得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生存了。
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河流启发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问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那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19.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在作者看来,河流的精神内核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为什么会选择流浪?为什么说人类的流浪是无谓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什么我会为自己的“异乡人”的称谓感到羞惭,觉得它矫情而可笑?(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三段写出了冷水河的什么特点?你觉得作者这样写冷水河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一段落笔点题,紧扣“流浪”两字。又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河流和人类同样是流浪,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这时里,暗含着对人类的批判。
B.在古城汉中,以一个异乡人自居的“我”生活中充满着孤独和忧伤。是冷水河用凄清的沉默抚慰了忧郁的心。
C.第四小节的写景有声有色,非常生动,它既注意了选择富有审美意味的物象,还注意到了景物的特征和抒发的情感之间的联系。“雾霭”“烟村远树”和心中淡淡的乡愁的映衬非常和谐。
D.“流浪的河流”就是指“冷水河”。以“流浪的河流”为题,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令人回味无穷。
E.本文的议论部分,呼应了开头。回答了为什么同样流浪,人不能像河流那样得到永生这一问题。
六.(12分)
2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1)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
(2)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就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
(3)玉屑也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4)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5)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6)极目远眺,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单句,为“企业”下定义。(4分)
(1)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单位
(2)它的生产和经营以盈利为目的。
(3)它的生产和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4)依照法律,企业享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句式一致,比喻恰当。(5分)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败;心理的青春也许更可贵,_____________,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对之,我的感觉只能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请以“人生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主意】(1)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缱qiǎn其余都读第四声。B庇bì其余都读pì。D楔xiē其余都读qiè。)
2.B(A以逸待劳C山清水秀D殚精竭虑)
3.A(声张:把消息、事情等传出去。多用于被否定的行为。伸张:扩大。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变得美丽;化装,演员为了适合所扮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形象。有假扮的意思。无人问津,常常用于商品无人打听价格。)
4.C(歌舞升平,多指粉饰太平,贬认。)
5.D(A平均数只能是确数。B鼎力应该是向人道谢的词。C“工作效率得到进步”,搭配不当。)
6.D(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以及必要的文学常识和对偶规则。)
7.C(A不是指用计算机直接帮助人们逃生。B不是训练逃生的本领,而是提供各项数据,来引起建筑设计方面的注意和提供人们临急之时逃生的策略。D不仅仅是指足球场上发生的危险。而且数学手段又怎能直接有效地帮助人们逃生呢?)
8.D(疏散越快,不就是效果越明显吗?又怎么可以说越容易导致悲剧的产生呢?)
9.C(应是“保证出口走廊没有相对广阔的地方”)
10.A(“精确”错,应是“估计出”。)
11.A(逾:经过了)
12.D
13.B(③是怕皇帝不肯。⑤是和亲时的手段。)
14.A(是匈奴有伏兵。)
15.B(居高临下包括两个方面: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以上每题3分]
16.(1)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
译:(冒顿手下有)三十万弓箭手(或士兵),屡次侵扰北方边境。2分
(2)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
译:陛下您用每年汉朝富余而他们缺少的东西多次地赠送他们。3分
17.答:(1)诗人抒发了家国破亡、身陷囹圄的孤独、痛苦、悲凉和无尽的悔恨与惆怅。2分
(2)上阕写景,情景交融;下阕则直抒胸臆。2分
(3)如“寂寞”两字,梧桐深院本无所谓“寂寞”,但因作者内心无限的孤独寂寞,所以词人眼中的梧桐深院也变得寂寞了。(寂寞,仅仅理解为梧桐也可以。)[再如分析“锁”“残月”等均可。][必须强调“以我观物,一切皆著我之色彩”。如表述成“物渲染也情感”则为错]2分
18.(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村甫《旅夜书怀》)(任选两小题)(4分)
19.(1)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紧密和谐统一起来,就是河流的精神内核。[或者: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2分)
(2)①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的象征。所以他们选择流浪。(2分)②因为他们只学到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不懂得融合才是流浪的实质。(2分)
20.因为河流随意到哪儿,都是一个整体,因而获得了生命的力量。而人却以异乡人自称,固执地不让自己融入那方水土,最终让自己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这样做岂不可笑?和河流相比,我这种固执的做法难道不该羞惭吗?(注意:表述方面一定要强调“河流”和人的对比。)(4分)
21.狭小、平静、清澈、自由、灵秀的特点。(2分)/要点:必须抓住这样写冷水河是为下文写河流的精神内蕴作好铺垫。(2分)
22.B、D(B“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作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证明了孤独忧伤并非是当时的生活的主要格调。D不仅仅是指冷水河。)(4分)
23.①⑥④⑤②③(3分)
24.企业是指以盈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4分)
25.那是用精神(心态、思想、智慧)来衡量的/有的人业已苍老却心藏锦绣(胸怀大志)而英姿勃勃,年迈时尚还年轻/如青松翠竹(5分)
26.作文,按高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