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第三课音乐作品时代风格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三课 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说课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是()市()中学的音乐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欣赏综合课《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
本课选自的教材是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体裁歌曲的欣赏,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个人风格;《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等几首中国歌曲。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结合欣赏曲目,让学生了解本课所涉及的三种歌曲体裁。2、能力目标: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等几首中国歌曲为欣赏曲目,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认识歌曲与它们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密切联系。3、情感目标:依据不同时代歌曲所流露的情绪,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与时代背景的联系上。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导入新课2、复习介绍三种歌曲的体裁3、听赏歌曲3、总结归纳谈感受。
一、导入新课
首先我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我们都喜欢听歌曲,那谁能告诉我歌曲都分那些体裁呢?让学生参与进来,引入新课,介绍这节课所涉及到的三种歌曲的体裁:进行曲、抒情歌曲、颂歌。进行曲,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歌曲或乐曲。原是舞曲的一种,多用在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十七世纪起,渐渐转入音乐艺术领域。当时的进行曲形式,多为二部曲式。现代进行曲常以三段式出现,中段较抒情,以取得对比,用偶数拍子,节奏明确,结构整齐。群众歌曲常用进行曲体裁,如本课出现的《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抒情歌曲,一种结构规整、速度中庸、节奏舒缓而多变化、旋律优美的歌曲形式。多表现主体因客观事物所引发的感情,以甜美柔和、深情沉思、轻快跳荡或愤慨悲痛为基调,旋律气息宽广且具鲜明的歌唱性。选入本课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春天的故事》皆为抒情歌曲体裁。颂歌,因内容、形式的差异,颂歌大体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速度缓慢,曲调宽广,具有庄严宏伟的气魄,如《黄河颂》;第二种,采用进行曲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如《歌唱祖国》;第三种,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如《歌唱敬爱的周总理》。接着可以让学生举例说出他所知道的进行曲,抒情歌曲、颂歌,引起学生对欣赏歌曲的兴趣。
二、接着进入第二环节:这一环节我分为两个部分1、着重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三首音乐作品。2、分别介绍《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4首歌曲的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独立欣赏、体会这几首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时代风格。
1、①首先我采用视听教学法让学生欣赏影片《风云儿女》片断,提出问题:片中出现的歌曲是?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让学生踊跃回答引起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景的兴趣,然后给学生介绍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1)创作背景:作于1935年,正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原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于1949年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歌曲风格:歌词是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聂耳创造性地把它谱成有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的自由体乐段。整首歌曲除具有前后一致的昂扬振奋精神外,还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并在最后两句加以变化再现,造成首尾呼应,达到完美和统一。(3)历史影响:这首歌曲在影片中一经唱出,立刻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久就唱遍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的演唱和录制的唱片,更使这首中国人民的战歌载誉世界。由于它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建国以后,便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4)词、曲作者简介:田汉(1898--1968)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他写的歌词作品(经聂耳谱曲)影响较大的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聂耳是我国杰出的革命音乐家,他以音乐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和国民党xxx统治进行顽强的战斗,为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最后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更深切的体会歌曲所表达的一种“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的精神。
②欣赏《歌唱祖国》首先用幻灯片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王莘词曲,作于1950年9月。1950年的中国,恰像一轮初升的太阳,充满着生机和希望。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前进的步伐。歌曲分为三段,内容比较丰富,可以看出作者有感于解放后祖国在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祖国的挚爱,整个歌曲充满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又表达了作为新中国建设者的一种责任感。然后给学生放录音,欣赏后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本歌曲为色彩鲜明的D大调;四二拍子,坚定有力,有利于表现歌曲的壮大行进。三段体A-B-A,在歌曲的A段中,典型的节奏型为弱起、附点节奏,由不同的上行音程进行构成,有力而雄壮;
结构图示如下:
通过对歌曲曲调、节奏、结构的分析,让学生畅谈对歌曲的感受以及歌曲所体现的时代精神风貌。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
③欣赏《春天的故事》,我首先给学生们弹唱《春天的故事》引发学生的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来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这首歌曲的一些创作背景。(这首中型的抒情合唱曲创作于1992年,描述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宏伟气魄。音乐由引子、主体、尾声三个部分构成。引子和尾声由模仿式二声部写成,旨在渲染“春天的故事”里所蕴结的深刻内涵。中间由女高音独唱的部分是歌曲的主体,音乐环环紧扣,一气呵成,描绘出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正如春风般唤醒了壮丽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以委婉抒情的旋律、富于变化的节奏创造出一个生动朴实的音乐主题,抒发了全国人民爱戴小平同志,歌颂美好生活的情怀。)补充介绍之后让学生再独立去欣赏歌曲,通过对歌曲曲调、节奏、旋律的分析,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时代风格。
2、欣赏的第二部分我准备首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欣赏、思考。用幻灯片依次介绍《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自己欣赏,通过歌曲的体裁、歌唱形式、节奏,结合历史背景,体会歌曲所体现的时代风格。
④介绍《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曲。1963年发表的这首歌曲,正是六十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节奏铿锵,歌曲语言凝炼、结构严谨,体现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
⑤介绍《祝酒歌》的创作背景:歌曲选择了1976年胜利的十月举杯欢庆场面,生动表达了粉碎“四人帮”后人民群众的欣喜心情和普天同

庆的激动心情。学生自己欣赏,通过歌曲的体裁、歌唱形式、节奏结合历史背景,体会歌曲所体现的时代风格。歌曲采用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第一乐段含蓄、婉转,各句基本上在中低音区回绕进行;第二乐段则通过节奏的紧缩和向上的旋律线,使情绪逐渐昂扬;第三段“今天啊畅饮胜利酒”处,是歌曲的第一个小高潮,并在不断高涨的热情中结束全曲。抒情
⑥介绍《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创作背景:作于1982年。歌曲描绘出一幅八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丽画面。学生自己欣赏,通过歌曲的体裁、歌唱形式、节奏结合历史背景,体会歌曲所体现的时代风格。歌曲唱出了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民对未来生活的希望。音乐上采用了领唱与合唱的形式。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领唱为主,明亮而抒情,唱出了家乡田野美丽的景象;第二层次,领唱与合唱相映交错,仿佛表现出一个欢乐的劳动场面;第三层次以合唱为主,独唱女高音以花腔点缀,热情而富于光彩,
⑦介绍《走进新时代》创作背景:创作于1997年,是继《春天的故事》后又一首反映改革开放题材的优秀歌曲,是为迎接党的十五大创作的。学生自己欣赏,通过歌曲的体裁、歌唱形式、节奏结合历史背景,体会歌曲所体现的时代风格。歌曲为单二部曲式,曲调婉转抒情,之后是一个副歌性质的颂歌,音调激昂有力。歌中唱出了20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意气风发、自信自强地走向2l世纪时的喜悦心情与昂扬斗志。
三、第三个环节总结归纳谈感受:运用讨论法,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谈谈不同时期不同的音乐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时代风格,从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十六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改革开放20年,让学生想像这些带有明显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就像一本音乐画卷将中国的发展史、奋斗史生动形象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音乐创作与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的,密不可分的。
这节课我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独立欣赏音乐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以及音乐作品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上《第三课音乐作品时代风格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第三课音乐作品时代风格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第三课音乐作品时代风格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