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来z老师在平时班级教学满额工作的同时,坚持执教金鳌文学社,在有限条件下,提出“以公益心关注社会”的宗旨,以书友会为依托,开始探讨普通高中文学社市场化运作的尝试,坚持赏识教育,励志教育,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挖掘学生人性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文学梦想,最终培养出一大批“文章好,成绩好,人品好”的文学青年。经过7年时间摸索,终于建立起符合普通高中具体情况的文学社团教学体系。自xxxx年以来,金鳌文学社在全国正式刊号(CN/ISSN/邮发代号)报刊发表文章稳定在年均100篇次左右,xxxx年达129篇次。xxxx年依然稳定在月均10篇以上,其中多篇文章均为报刊封面推荐文章,多位学生在各报刊刊出个人专辑。多家报刊报道了金鳌文学社或金鳌文学社员的活动情况。
z老师执教金鳌文学社已有7年时间,回首这几年的历程,他总结出几点经验。
首先,文学社的成功与否与指导师的毅力品质有极大的关系。由于我国的教学体系总体上是偏理的,文科成绩往往会被人忽视,因此大多数校园文学社团的生存都比较艰难。执教金鳌文学社也不例外,刚起步时,可以说资金、生源、政策、氛围一切皆缺。如果说在最初的三年z老师都要贴钱运作文学社的活动,很多老师可能难以理解,但这就是z老师主持金鳌文学社头三年的实际情况。那时候我们学校每学期给文学社指导师的补贴是200块钱,文学社员的社费是10块钱。而我们文学社是每周都有上课活动的。
由于我们是一个新起的文学社,给杂志投稿时,很多杂志第一反应就是让我们订书。当时总共订了十来种杂志,而那时学校对于订杂志是没有一分钱补贴的。我们文学社一个学期的日常花销大概要6000块钱,这是笔小数目。但它仍给了z老师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那时候上课、改作、打字、排版、卖书都是z老师亲自上阵,所有的活动能省则省。z老师靠自己和社员一起打字排版卖书探讨文学经验熬过了最艰难的三年。现在文学社生存环境好了,也有老师来搭挡帮忙了,但她们仍然觉得一直在周末上课实在太累了,几乎使自己没有休息的时间。但事实上,z老师确实是这样每周7天的工作坚持了7年。
其次,文学社团最成功的教学经验就是赏识教育。几个相对成功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z老师很赏识她们。z老师确实赏识她们,她们都很努力,都很乐观,都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有个孩子叫郑佴璐,她就是很典型的一位。高一时候她其实并不是很努力的一位,但z老师觉得她的文章很有天赋,故事性很强。他就经常找她,鼓励她多写文章,让她竞选社长,在各个杂志社去推荐她。开始她发表的文章还有z老师有意提拔的痕迹,但过了两个学期,她的文章果然越写越好,逐渐走上了文学之路。后来z老师又鼓励她努力把学习成绩也提上来,做一个“人品好,文章好,成绩好”的榜样。
到了高三之后,她的学习也更刻苦了,成绩也明显上进了。还有个孩子叫吴梦静,她除了勤奋之外,还很有头脑,会思考。z老师总是会认真地跟她分析学校教育的现状,报刊所需文章的特点,然后据此分析努力的方向。吴梦静的文章开始的时候是抒情性强,但故事性不足,z老师就特意让她练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经过两个学期的努力,她的文章在故事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她的学习功底不错,z老师在不吝鼓励的同时,也总是跟她分析高考的现状,让她戒骄戒躁,随时保持警觉之心。她也确实是值得人赞赏的孩子,为人处事一直没有辜负z老师的期望,成绩也稳居学校前三名。
再次,励志教育是文学社团成功必不可少的部分。xxxx年,z老师提出了“以公益心关注社会”的理念,带上了更强的理想色彩。那时候文学社活动已经走上了正轨,也开始在全国发表文章,但似乎总缺乏一种让人坚持下去的动力。那时候国内的民工问题十分严重,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成为当时人们的心声。而国际上由于小泉屡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也处于冰点。在这种情况下,z老师开始明确地提出“以公益心关注社会”的口号。为在xxxx年底印度洋海啸中受难的灾区人民捐款,举行“抗议日本人歪曲历史”的系列活动,社员内部为贫困社员捐资等。
这一系列活动,显着地加强了文学社内部的凝聚力,也为文学社获得了良好的声名。xxxx年以来,z老师开始把励志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文学社在大班教育之外,开设了小班课程,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内容都以励志教育为主体。通过相互促进,文学社的成绩开始呈现显着上升的情况。像xxxx届学生,文理科的前2名学生均为文学社员。xxxx届学生,入学第一次期中考只有1人进入全校前10名,到了期末考就升为了2人,这次期中考达到了4人,原先的学校后进生名次也有大幅度提升。
最后,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也是文学社团稳定的重要保证。经过几年时间摸索,我们终于建立起符合普通高中具体情况的文学社团教学体系,有步骤有目的地培养写手。高中三个年级社员全部分开上课,高一新社员在军训期间就招收完毕,高一开学前有社前培训,重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高一社员开设“文史家园”专题,重在拓展社员的知识面,打好社员文学创作的基础。高二社员开设“文学创作”专题,以时下流行的各种文体为对象,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创作。高三社员开设“高考课堂”专题,以高考提纲为研究对象,重在落实高考知识点。高三毕业之后文学社员也不散,教给她们自己投稿的方法,真正让她们学会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的谋生技能之一。通过这种有步骤有目的的教学,文学社开始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