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师德师风 内容页

小学优秀德育论文-做一个有德行教育工作者

校长推荐的文章《德育的逻辑》从生命、生活、过程、道德四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德育、德育的形式、德育的意义以及价值和教师的德育观。这种宏观论述、视角开阔、理论精辟、解析透彻的文章,对作为一线老师的我来讲有指点迷津,方向引领的作用。因为我清晰地看到了本文的深度和宽度。同时也在它的引导下用理性的思考来审视我们的工作,来评述我们的教育。
一、学校德育的形式
班级授课制决定了学校的德育离不开课堂,正如作者所言:教师在学校主要是教授知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知识的。工业革命以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教学最有价值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作者质疑这种知识教学模式下的学校教育,对道德教育是否合适?对年轻一代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合适?进而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进而提问,进而批判,进而变革!
对此,我认为德育仅仅满足于完成课本内容的灌输的确值得怀疑和批判。很同意作者所说“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态度不能粘贴上去”。事实就是这样,学生课堂上学习道德规范,明白基本的做人原则,但是,下课后仍然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明知不对依然要做。这些现象应证了杜威所说的:“对于年轻一代价值观形成最有效的方式,并不是直接的知识教学,而是环境和生活经验。”
作者着力从宏观上谈生活德育,我更多的思考则是形而上的德育怎么落实到位,实施有效!
今天在网上看到两会代表谈论建议开展公民教育,增加“道德血液粘稠度”。代表们说:“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如今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一些人身上没有‘道德血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全国文明县城”德清县xxxx年成立了全国首个展示道德人物的公民道德教育馆。近年来,德清县积极引导和利用“民间力量”,设立“正良外来人员风尚奖”“孝敬父母奖”等20多个民间自费设奖项目,让“道德血液”热流涌动。有代表说:“由于展示的道德人物都在身边,展示的事都在当代,广大百姓更容易接受、易认可。”还有代表建议,国务院出台《在全国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决定》,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注意抓重点人群、抓重点行业,抓关键部位、抓薄弱环节。着重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这些忧国忧民的建议,无不让人精神振奋,让人欣喜国家有望重树道德风尚。但是。再看看下面网友的跟帖。还没有来得及沸腾的热血,又一点点降温,甚至降过原点:
人家的社会是精英阶层提倡道德回报社会,所以有了巴菲特的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