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宽容----
一种为人之道一:导入:(问题)
同学们,你想拥有朋友吗?
你想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吗?
你想拥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吗?
你想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吗?
你想将来学业有成吗?那么大家有必要学习一种为人之道-----宽容。
二:什么是宽容:(你是怎样理解宽容的?)
《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对于宽容是这样解释的: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简单的说就是要我们要能容忍他人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可能不犯错误。
镜头一:A奔驰球场回来,兴奋不止,而其臭汗味也满屋肆虐,加之那唯一与“香港”沾边的脚,小小宿舍内顿时令人窒息。
B泡水回来,一推门便皱上眉头。“劳驾,您的‘尊鞋’去散散气行吗?”
A讥笑到:“你是想我这人也一起出去吧!”
“能出去当然好,否则想吐还来不和,怎么有胃口吃?”B小声嘀咕。
“你什么意思?这又不是你家,我干嘛出去?况且我脚臭怎么了?难不成你的脚香啊!”
看苗头不对,我立刻放下手中家书,上劝,“小A,刚才隔壁来找你,咱们去看看什么事儿。”
可未等我说完,B已开始反攻了:“虽然不是我家,可也不是你家。当然,我的脚怎能跟‘您’的比呢?‘贵脚’不只‘香’,还‘香港’呢;不只‘美名’传众,‘美味’还传千里呢!谁敢比,谁能比呀!……也不注意点影响!”
疮疤被揭,A早已火冒三丈:“什么影响?你整天把滴水的湿衣服到处挂,弄得宿舍开鱼塘就叫注意影响?每天夜晚还用那漏音耳机听歌叫注意影响?……”
“算了算了,我们走吧!”我好容易插进一句。
B道:“关你什么事?你以为你好啊,我们都忍了你很久了。整天唠唠叨叨像个老太婆,连睡着了也不恬静;还爱插耳机,又是英语又是日语,还有流行歌曲,咿咿呀呀吵得人心烦。”
不知从哪儿冒出一团怒火,我大声嚷到:“够了!够了!别吵了!大家都‘罪孽深重’,那么法庭上见吧!”
“嘭!--”我烦躁地离开了“仙境”。
同学们,想想我们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
在餐厅打饭的时候是否遇到他人不经意踩了你的脚?你是如何处置的?有同学不经意将饭菜撒到你的身上,你又是如何做的呢?(去年高三年级的两个女生因为打水将对方的胳膊碰了一下,对方就说是脱臼了,不依不饶的)等等….
镜头二:同学C准备参与学校的篮球赛,平常训练很吃苦,想为班集体增添荣誉。竞赛的前一天,她叫妈妈买一双运动鞋,她妈妈马上答应了。可是她妈妈那天的工作很忙,一直加班,连午饭和晚饭都没有回家吃,晚上回家时也就没有为她买到运动鞋。她妈妈向她作了解释并请她原谅,保证第二天竞赛前买到鞋,可她就是不理,还闹得不亦乐乎!
试想一下,假如遇到老师或者同学呢?你又怎样呢?
镜头三:同学D从小听话,读小学初中时成果优秀,家长和老师都说没操什么心。进入高中学习,他也深知竞争很大,没敢松懈。可几次检验下来,他对结果不很满意。此时老师也找他谈心,协助他分析成果不够理想的原因,鼓励他不要气馁,但他却大吼“我就是不能容忍自已的失败”。
大家讨论上面的故事,看一下三种情况下的这些同学的心态。细心想一想,问题就出在对他人是否宽容?爱因斯坦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他人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下面我们再看看楚庄王的一则故事。
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时期,中国有许多诸侯国并存。楚国的国王楚庄王,是一个英明、果决的人,在他的治理下,楚国由一个新兴的小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有一天,楚庄王宴请文武百官,宫内的妃嫔们也都出席,大家一起饮酒作乐,听歌赏舞。宴会一直进行到黄昏,天色渐黑,但是君臣兴致越来越高,都不想散去,于是,楚庄王命令在大厅里点上蜡烛,继续喝酒狂欢。楚庄王坐在宝座上放眼望去,只见烛光照映之下,欢歌笑语,人影朦胧,别有一番景致,不由兴致大发,让自身最溺爱的两个妃子麦姬和许姬到大臣座前,轮流给各位大臣敬酒。
忽然,一阵风吹来,厅上烛火全被吹灭了,众人都陷入了黑暗之中。这时,许姬感到有人拉住她的手抚摸了一把。许姬很恼怒,顺手就扯断了那人帽子上的缨饰,然后赶紧回到楚庄王身边,悄悄地对楚庄王说:“刚才有人调戏我,我已经扯断了他帽子上的缨饰,一会儿点燃了烛火,大王看看谁的帽子上没有缨饰,就治他的罪。”谁知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话后,却高声说:“先别点蜡烛了,乘着黑喝酒,多有意思。”于是,大家就在黑暗中继续饮酒玩乐。过了一会儿,楚庄王问:“今天我请大家喝酒,各位喝得高兴吗?”群臣齐声说:“感谢大王,我们喝得非常高兴。”楚庄王又说:“是真高兴吗?咱们不拽断帽缨,就不算尽兴!”大臣们一听,纷纷摘下帽子,扯断帽子上的缨饰。这时,楚庄王才吩咐把蜡烛点燃。众人互相一看,各自的帽子都已面目全非,无一完好,形状非常有趣,不由都哈哈大笑起来,喝得更加痛快。直到天亮,君臣才心满意足地散去。
许姬回到宫里,非常生气,埋怨楚庄王故意庇护调戏她的人。依照当时的法律,调戏王妃的人是要被处以死罪的。许姬说:“大王这样纵容他们,以后他们还会做更多冒犯您的事。”楚庄王却笑一笑,说:“我请大臣喝酒,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玩得尽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假如我为了这点小事而治大臣的罪,不只让宴会大煞风景,而且会让大臣觉得羞辱,这就不是我设宴的本意了。”
后来,楚庄王攻打郑国,有一位名叫唐狡的将军特别勇敢,他冲锋陷阵,斩将夺关,屡建奇功,令楚军士气高涨。楚国军队一直打到郑国的首都方才收兵,楚庄王也因此威名大振。原来唐狡就是在宴会上被许姬扯断帽缨的人,他奋勇杀敌,正是为了报答楚庄王的宽容大度。
楚庄王为了容纳犯错误的大臣,而命令大家一起扯断帽缨的这次宴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绝缨会”,“楚庄绝缨”这个成语也因此发生。
无疑,楚庄王所为实是宽容的典范之举。身为一国之君,他拥有生杀予夺大权,但即便是自身的宠妃遇辱,他也未轻动万尊之容,对轻谩者更没有求根治咎、革职查办、凌迟赐死,甚至诛连九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楚庄王以若谷的胸怀容纳了他人的过失,也容纳了社会的瑕疵。从而维护了君臣的和睦,保全了一国的安定。这是楚庄王德高的写真,更是他人性的美丽。宽宏者不计小怨,大量者成绩伟业。春秋纷乱、五霸争雄,楚庄王却能稳居其一,这与他仁德的治政风度和宽厚的个人天性不能不说有着众多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
这就是宽容!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有句老话:有容乃大。恰如大海,正因为它极谦逊地接纳了所有的江河,才有了天下最壮观的辽阔与豪迈!
难怪有伟人说:宽容是在荆棘中生长出来的谷粒。
你们听完这则故事无妨谈楚庄王此事处置得如何?
我们作为高中生的同学还可以举例:历史上宽宏大量的故事。
三,宽容的原则:宽容也讲究个度,宽容不等于纵容。
比方考试中同学间作弊现象,一个同学自身答完后故意让另一个同学抄看答案,这是对那个同学宽容吗?不是,这就是纵容。
再如当一个同学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抽烟、喝酒)、基本的道德规范(偷窃)、法律法规时,作为高中生应该知道,你们有能力承当过错,承当责任,因为你们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对你们进行批评教育甚至于拿制度去做必要的惩办是我们老师职责的基本要求,这些同学更应该感激老师,我常这样讲:直面指出你的缺点和错误来的才是你的朋友或者亲人,这种批评恰恰是对同学最大的保护和关怀,假如一味的请求老师们对你的过错给与宽容,那就是不讲原则了,无异于纵容。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正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