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12岁女孩沉迷网络游戏全额退款被诉退款核对流程

女士回到家后,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很多家庭都被网络游戏搞糊涂了。 她开始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投诉,希望能得到退款

与此同时,梁女士发现,父亲在某网络平台的账户信息一栏显示年龄为12岁。 她指责网络游戏平台允许未成年人进行无限制充值消费

“未成年人没有赚钱能力,没有金钱概念,一些主播会诱导打赏,助长未成年人错误的网络消费观念。”

此外,梁女士表示,她还没有感受到丈夫的悔恨。 “这么多年,我挨打挨骂,但什么都没有改变。现在他说他知道自己错了,我在他耳边依然看不到愧疚。”

某游戏平台已全额退款

腾讯平台正在审核退款

目前,南都记者了解到,某网络游戏平台已于2月28日下午对梁先生实行全额退款,梁先生已收到退款金额12万余元。

此外,腾讯平台正在与梁女士核实退款情况。

工作人员告知,曾有用户对此类疑似未成年人消费提供充分证据的案例,已得到妥善处理。

“在流程上,用户通常需要提供父母和儿子的身份证明手机充值卡充q币,以及一些必要的亲子关系等基本信息。与账户后台数据进行验证和比对后,并与家长和儿子详细了解后,我们会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如果确定未成年人消费的有效性较高,我们将出于关爱退票。”

腾讯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建议家长体验一下腾讯游戏2017年推出的“成长守护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和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相关绑定账号登录游戏和真实游戏等。 -相关消费、查询、设置等定时提醒

其中的消费设置功能可以帮助家长限制绑定儿子账户的单次消费金额和每月消费金额。家长还可以使用“一键禁止”功能限制孩子在游戏中的充值消费,以上功能适用于腾讯旗下所有游戏。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消费保障计划,方便家长引导孩子学会理性消费,养成健康的游戏习惯。” 在此,也希望提醒家长保管好自己的电子设备、个人支付信息和支付密码,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心理学家建议:

未成年人行为可控性较差

家长和社会需要加强干预

针对梁先生的治疗情况,中国心理卫生商会会员、湖北省恩施市幸福嘉心理服务中心技术经理黄庆武告诉南都记者,近段时间,不少家庭反映,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甚至暗中引导母亲过度消费。

黄庆武认为,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为习惯和思维方法不成熟。 “梁先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还不够成熟,阅历还不够丰富,平日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教育方法都存在问题,所以他的父亲还没有养成正确的孩子观念。”钱。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可控性较弱。”

黄庆武建议——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家长和社会共同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据悉,未成年人自身也需要提高自律能力,倡导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实现行业自律,为未成年人提供红色、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通知:

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偿服务

南都记者了解到手机充值卡充q币,早在2019年11月,为规范网络游戏服务,引导网络游戏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和过度消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印发了《网络游戏服务管理办法》。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通知提到,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注册游戏账号。 其次,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间和时长。 每天22:00至次日8:00,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累计,法定节假日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

据悉,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偿服务

网络游戏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限制未成年人使用

付费服务与其犯罪能力不相称

① 网络游戏公司不得向8周岁以下用户提供游戏支付服务。

②同一网络游戏公司提供的游戏支付服务,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200元;

③ 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每月累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400元。

通知还提到,要重点加强行业监管,探索实行适龄提醒制度,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力量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监护责任,加强教育。关于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网络游戏的问题。 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来源:北方都市报(nddaily)、深圳小活动(nandu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