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2015年中考语文精选:模拟考卷、名句填空

初中语文试卷选题分析

初三语文试卷解析(一)

1、总体分析

可以说,这张模拟试卷的作者花了很多心思,制作得非常成功。 试卷突出初三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语文能力,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考试,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试,对今后的中考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审查。 虽然难度系数有所增加,但符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参加的考生中,最高分101分,最低分6分。 大部分都拿到了80-90分,确实比平时难了一些。

2、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块:

(一)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汉字的书写、拼音的正确发音、错句的修改、古诗词名句的听写与应用、经典的积累、语言的实际运用等几个方面。 这是一项非常有针对性的测试学生对汉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

本次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块:

1、写汉字。 这道题不是简单的标准抄写,而是一道综合题,要求学生从多个单词中选择正确的拼音和写法。

2、错句的纠正重在与课本相符,这既考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又巧妙地考察学生纠正错句的知识水平。

3. 用名句填空。 第1至4题为机械听写,即给出上一句要求写下一句,或者给出下一句要求填写上一句。难度较低,除了有一些错别字,其余的得分不错。 第五题和第六题填空理解比较简单,也容易评分。 最后一项是考验学生的筛选能力。 新颖的是增加了现代名篇的考试,体现了中考以教材为基础、以教材为重点的理念。

4、名著积累。 经典题并不是简单地考查经典知识,而是将语言的运用与之结合起来,可谓一石二鸟。

5.语言使用问题。 这道题既联系实际,又考验学生的语法知识。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同学们要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仔细考虑。

(二)阅读 (一)古诗词阅读

文言阅读延续传统的比较阅读,选择《恋莲传奇》和《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 题目的设计也是由易到难,从课堂上的记忆知识到课外的理解和应用。 尤其是第7题,先考作者再考作者,有点混乱。 第10题考察了文言文中修辞的作用,很巧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在标题中加上“这两段话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那就更加严谨和完美了。 例外忽略了文言阅读节奏的知识点。

(二)现代文学阅读

试卷初中语文分析<a href=http://www.16fw.com/bgf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报告</a>_初中语文试卷分析_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怎么写

现代文学阅读仍然是一种以课外阅读为主的考试形式。 这次与中考所有课外考试的命题取向一致。 从试题考点来看,重点培养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以及词句连贯、深思熟虑的良好阅读习惯。深入思考。 从题目设计来看,无论是从设计角度还是获取答案的方式来说,都有点高和难度。 尤其是叙述性和议论文题有点难。 比如继续稳定的22题和24题,对于初中生来说确实有点困难。 议论文的第 16 和第 19 题。 问题16比较难概括。 第19题过于全面,学生往往只从一个角度回答。 这道题的前半部分可以删掉,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讲。 讲解文字制作精良,紧扣山西特色。 它不仅考验阅读能力,而且与生活现实相关。 总之,这次的阅读理解题有点难,学生的分数不高。 事实上,初中生在阅读中可以达到在对文章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和理解文章。

(4) 组成

作文形式摆脱了以往的话题作文,采用二选一的形式,符合当前作文考试题型的大趋势。 审查没有障碍,文体要求也被淡化。 出题者定标题:第一个标题《心中的风景》,主要体现“大家都有话要说,大家都说实话”的作文命题意图。 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有话可说,感情也更加真挚。 第二题要求学生先阅读提示,从提示中认识自然和生活。 它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考察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中国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三、未来教学方向

1、加强语言积累和应用训练,特别是加强单词名句的听写和开放性、创新性题型的训练,以学以致用为目的进行练习。

2、加强综合学习、口语交际复习和经典阅读拓展,注重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加强阅读训练,包括阅读现代文本(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和阅读古诗词。

4、加强写作训练,准备作文,了解考场写作技巧。

初三语文试卷解析(二)

多项选择题

六问,东城与西城同。 题型略有创新,用错句替换了相关词。 六种题型中,读音、字形与西城海淀相同,均涉及二十个生词的考试。 对于其他题,错句题并不难,但标点符号、语义衔接和修辞对考生来说难度很大。 标点符号考试考查的是书名的使用以及引号等符号的位置关系,这会难倒不少考生; 语义衔接考察语境内容和语法结构的严格一致性,即使是语感较差的学生也会无法选择; 该材料中包含的修辞技巧可以被评价为“难以理解”。 材料太晦涩,主题太不明确。 中考时不太可能出这样的材料。

填空

默写题考的是《渡过零丁洋》《诗经·蒹葭》《岳阳楼》《浣溪沙》(一首新歌一杯酒)。 这四篇文章是备考的重点,就不细说了。

经典的阅读考察《孟子》,这也是学生需要关注的经典之一。 其考试形式为考生备考提供了方向,即应考查名著的相关文学知识以及涉及名著的文本的具体内容(包括提到的重要地点、时间、人物、事件、主题等)。成为记忆的焦点。 目的。

综合学习

第一个问题是对材料信息的整合和总结。 材料的形式为“表格+文字材料”。 概括文本材料中的两个要点并不难。 表格总结比较困难,体现在表头不够清晰。 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需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

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报告_初中语文试卷分析_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怎么写

第二个问题是总结访谈记录。 这个思路和2011年中考的思路是一样的。 基本上,需要概括的关键词都在每个材料的第一句话中。 需要总结的理解只是各种意见的整合,这使得这个问题变得非常简单。

第三个问题测试学生对材料进行高层次总结的能力。 比前两题难一些,但是如果掌握了方法,这题也很简单。 仔细审题后我们可以看到,标题中的已知部分对应着材料的最后一段,所以学生需要总结的就是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 一段写“爱团队”的诞生,第二段写“团队用爱传递温暖”。 这两种含义可以概括为与标题已知部分的格式一致的句子。

文言文阅读

从文章标题来看,研究的是《陈涉家族》,从可预见性上来说,这并不成功。 题型一致是内容词解释、句子翻译和词义理解,可分析的不多。

现代阅读

文学读物:王蒙《新疆之歌》

与海淀和西城文学读物都选择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相比,东城选择了更为晦涩的主题。 王蒙的《新疆之歌》是一篇主题偏向地域文化的抒情散文。 从理解上来说,比《新疆之歌》要好。 《醒来的母亲》和《母亲》都很难。 然而,基于地域文化的抒情散文已成为近年来北京中考文学阅读的重要方向。 比如已经过考验的《再次登陆黄河岸》、《西皮流水》等,都是偏文化的抒情散文。 东城的作文选题方向应该引起广大考生的关注。 从题型上来说,很传统:

第一个问题,关于写作思路的问题,就是找到作者在当地听了三遍《黑眼睛》的地点以及当时的演唱特点。 答案都在原文中。 只要能很好地定位原文,并不难。

第二题,句意题,难度稍大一些。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紧紧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句子与全文内容的关系,二是句子与全文主题的关系。 从内容来看,“她”指的是歌曲《Dark Eyes》。 她与伊犁之间有两种联系:一是作为“我”与伊犁人民联系的载体;二是作为“我”与伊犁人民联系的载体。 第二,她贯穿“我”在伊犁的那些年(即见证“我”的那些年); 从主题上看,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对这首歌曲的向往和热爱,表达了作者对伊犁丰富而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热爱。 以上四点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第三题,整篇文章欣赏题,和西城的题类似,解题思路也一样。 本文不多说。

讲解阅读:《北京中轴线与北京城市格局》

从所选文章的特点来看,与西城、海淀一致,属于文化散文。 海淀和东城都关注北京中轴线,这是非常巧合的。 但在题型设置上,除了素材链接题外,东城和海淀完全不同:

第一个问题是理清解释的层次。 比较难弄清楚,从原文中找不到答案。 你需要先自己理清解释层次,然后再总结。 这种题型应该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因为能否把解释理清清楚,可以看出是否真正理解了文章。 这种类型的问题非常有价值。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语言准确性。 与海淀西城不同的是,问题不是两个句子不能互换的原因,而是“短语”不能删除的原因。 所考察的是副词短语“计划地”。 有必要将这个词与原文联系起来,并明确副词所指的含义。 只有表达出文中的意思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素材链接问题,不是很成功。 基本上和原文关系不大。 你只需要仔细阅读材料,总结材料就能得到答案。

议论文读《工匠与大师》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_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报告_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怎么写

这篇文章是2009年燕山区期末考试通过的初中语文试卷分析,东城用了这篇文章,但是题目变了,题目比以前难了。

问题1:总结(摘录)中心论点。 在议论文中,这是最基本的题型,应该不难。 然而,许多学生反映他们找不到中心论点。 这只能说明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方法还不熟悉,需要多加练习。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第六段第一句。

问题2:用隐喻论证找出句子中每个隐喻对应的本体。 只要对应原文即可,不难。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论证的作用。 定位论点并找到它所证明的要点并不困难。

作品

东城发表了半命题作文《给我》。 从形式上看,颇为令人惊讶,也算得上有创新。 事实上,一些区县在日常考试中已经使用了这种方法——论文题实际上需要填前后两个空格,并且主语和宾语都必须填写,但这并不是灾难。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这道论述题的逻辑,填题时,第一个空格应该是主语,可以理解为写作对象(也可以理解为写作材料),最后一个空白应与材料相关。 概念。 换句话说,出题的思路是让学生在完成题目时确定写作的内容和文章的目的。 如果东城考生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做题上,完成题目,后面的写作过程将会非常顺利。 。

在东城当模特比较辛苦,很多东城的孩子都表示很受伤。 但无论受伤与否,接下来都不是自怜的时候。 成绩公布后,认真分析试卷,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更科学的复习计划是当务之急。 同学们,祝大家复习顺利!

初三语文试卷解析(三)

本次初中语文考试,学生的成绩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试题、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学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反思

1、试卷中考查的知识点及分数

本次试卷总分为150分。 整张试卷共有三大题,与中考接轨。 难度中等。 整套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能力。 第一题是汉语积累与应用35分。 第二卷是阅读,占55分。 第三篇论文共55分。 擀面5分。

缺点:1、综合语文练习题随着后面议论文的阅读而重复,直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此外,没有测试口头交流。 2、经典题和二年级考试的完全一样。 3、文言比较阅读,部分内容是上次重复的。 两篇课文的内容只有一道简答题。 4、现代阅读考点难度较低。

2. 答案:

1、基础知识成绩较上次有所提高。 一些个人在理解和写作古诗方面还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古诗理解不够、复习题目不仔细、写作不规范。

2、这次文言文15分,分数比上次高了。 但口译句子无法抓住关键词,重要的词也没有翻译出来。

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怎么写_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报告_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3、现代文本阅读成绩提高最多。 但仍有学生没有完全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者看不懂文章,或者读得不是很清楚。

4、作文:最大的进步就是文风得到了改善,没写或写得太少的作文减少了。

四、下一阶段教学建议

(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教学建议

1、要打牢基础,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而要扎扎实实做好经常教学,加强积累。

2、在背诵、理解诗句的同时,注意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运用诗句的能力。 诗歌听写工作要全力督促落实。 学生因拼写错误而失分最多。

3.注意并经常测试。 对于容易出错的单词,要反复强调初中语文试卷分析,反复练习。

(二)“文言阅读”部分的教学建议

1、文言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而应该逐字逐句地落实。 一定要注重词语的积累,尤其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尤其是类下有注释的词语。 文言不仅要教,而且要讲得详细、详细、透彻。 讲课结束后,要落实引导学生积累、总结、总结。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疑、学以致用。 学到的知识可用于从一个实例到另一个实例进行推论。

2. 传授学生文言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语言规则和语法现象,如词性变化、文言句型等。

以上是通过“默写传递”来实现的。

(3)“现代文学阅读”部分的教学建议。

1、理解文章的意思是阅读文章非常关键的一步。 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都应该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段的内容来掌握文章的主旨,或者通过其他方法来理解主旨,因为下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围绕主旋律,改变学生不理解文章就妄下结论的习惯,尊重文本,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作者意图。

2、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复习题、抓住关键词、提炼关键词、理解题干、准确答题的能力。 在学生开始写作回答问题之前,他们首先必须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以及问题要求我做什么。 否则,那就是吃力不讨好,而且是错误的。

3、明确试题要点,明确能力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不妨将多个学生的答案并列列出,让学生自己比较、辨别、推敲、思考,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准确表达和简洁概括。

与“现代文学阅读周计划”一起落实。

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怎么写_初中语文试卷分析_试卷初中语文分析报告

(四)作文教学建议

1、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积累。 让学生多读书,让学生通过阅读充分感悟、多方面体验、深入思考人生。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感悟去关注生活细节,体验人类情感,探索生活内涵并拓展思维,用向上的心态走进历史思考人生,能够流利地写出文章并生动地表达自己的个性。 此次,不少同学用自己的视角解读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他们的深刻思考。

用每周的“美文积累和生活日记”来实现。

2、要坚持对学生问题复习进行训练,防止学生因复习失误而落入耻辱。 作文首先加强审题练习,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写作文时有哪些要求和限制。 作文要勤练,批改并重,及时给学生提供有效指导。

用双周一次的“课堂限时作文”来落实。 统一作文训练题目和训练稿件。

3、加强写作训练。 争取大家写出工整的文章。

通过每周的“书法练习”和“课堂作文”来实现。

通过这次月度考试,我们更加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优秀率和通过率,尽力减少低分率。

【初中语文试卷解析】相关文章:

语文试卷解析05-14

语文试卷解析05-15

语文试卷精选解析01-15

语文试卷分析样本05-15

语文试卷解析05-15

语文试卷期末解析05-15

期中语文试卷解析01-14

语文单元试卷解析05-16

语文试卷考点解析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