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支独特力量,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是一幅源于自然的立体山水画。 它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景观,由山、水、植物、建筑等在一定的空间内,以立体空间的形式,通过精美的设计,运用各种园林设计而构成的景观。技术。 有机整体。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就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园林建筑中运用了各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如借景、分景、隔景等。无论是借景、临景、或分离景物,或分割景物,各种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拓展空间的手法丰富了美感,创造了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 它是认识中华民族审美特征的重要领域。
1. 飞行之美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在艺术中使用充满活力的动物形象。 这与希腊有很大不同。 希腊建筑上的手工雕刻多采用植物叶子形成图案。 中国古代雕刻多采用龙、虎、鸟、蛇等生动的动物形象。 至于植物纹,是在唐代以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
汉代,不仅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而且绘画、手工雕刻,都呈现出飞翔的状态。 图案常由云纹、雷纹和扭动的龙组成,手工雕刻的往往是雄伟的动物,有两个可以飞翔的翅膀。 充分体现了当时汉民族进步的活力。
这种飞扬的美感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特征。
《文选》中有一些文章描述了当时的建筑。 对当时城市宫殿建筑的宏伟的描述似乎只是夸张和幻想。 其实并不是。 现在我们从地下墓葬中出土了实物资料,古建筑的绚丽装饰表明,《文选》中的描述是基于现实的,与现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现在我们看《文选》中王文所写的《鹿灵光宫赋》。 这首诗告诉我们,这座宫殿的内部装饰不仅有绿色的莲蓬和水草装饰,而且还有许多飞翔的动物形象:有飞龙,有愤怒的野兽,有红色的小鸟,有张开翅膀的凤凰,有蛇旋转着,白鹿伸着脖子,小兔子趴在那里,猩猩抓着房梁互相追逐,还有一只黑熊。 他背着什么东西,蹲在那里,伸出舌头。 不仅有动物,还有人:一群面容悲伤、眼神憔悴的野蛮人,面对面跪在屋顶的危险处。 其上有仙人、玉女,“忽闻影音,如鬼神”。 作者作了这样的描述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天地图画,充满了物种、奇物、山神、海神,其形状,随画而异,千变万化,形状各异,色彩各异。”和形状,曲调反映了它的情感。” 这可以说是谢何六法的前身。
不仅是建筑的内部装饰,整个建筑形象,也注重表达一种动态。 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就发挥了这个作用。 据《诗经》记载,周宣王的建筑犹如展翅飞翔的雉鸡(《司迁》)。 可见,中国建筑长期以来一直趋向于飞翔之美。
2、空间美学之一
对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就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老子曾说过:“凿门作室,无门则作室”。 房间的用途取决于房间的空间。 而老子里的“无”也是“道”,就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园林非常发达。 北京故宫三大殿旁边就是三海。 郊区有圆明园、颐和园等,是皇帝的花园。 老式民居总有天井和院子,也算是一种小花园。 例如,郑板桥这样描述一个庭院:
“石湖草堂,方天井,几根竹竿,几尺石笋。空间不大,造价也不多。风雨中有声,日月中有影,日月中有情,诗酒闲暇,百无聊赖,有伴,非我独爱竹石,竹石也爱我。走遍天下,却终生回不去享受。而我们想去名山大川,但一时不能马上去,又怎能像小一个房间里的场景,感伤又有趣,历久弥新?这幅画,构建这个场景,为什么这么难收集,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重播可以弥补差距六合与六合之间。” (《班》桥碑刻画竹石)
可见这个小天井给了画家郑板桥多少丰富的感情! 空间可以根据他心中的意境来浓缩或扩展,它是流动的、变化的、空灵的。
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可作,可作,可游,可居”。 (《临泉高志》)可行、有希望、宜游、宜居,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理念。 花园里还有建筑物,必须能够容纳人,提供人休息。 然而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它们不仅仅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住房。 它们还必须是可旅行的、可行的和令人向往的。 “希望”是最重要的。 所有的艺术都是“看”和欣赏。 不仅“行”可以起到“看”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仅引导我们“行”,还引导我们“看”),就连“住”也需要“看”。 窗户不仅是为了通风,更是为了能够向外眺望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看到新的境界,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窗户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了窗户,内部和外部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流。 透过窗框望去,窗外的竹林或青山如画。 颐和园乐寿殿的四个侧面几乎都有窗户。 周围的白墙上排列着许多小窗户,面向湖景。 每个窗户都相当于一幅小画(李渔所谓“大小窗户,无心画”)。 而且同一扇窗户,不同角度看到的风景也是不同的。 这样,绘画的境界就无限提高了。
明代人有一首短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窗户的审美作用。
我一边弹着钢琴,一边弹着几根竹子,数着竹子,窗外绿油油的。
帘后无人,春风吹进来。
这个小房间与外界隔绝,却通过窗户与外界相连。 没有人出现,更凸显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感。 这首诗就像一幅静物画,可以看作是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
不仅是走廊、窗户,一切建筑、平台、亭台楼阁,都是为了“观赏”,获得和丰富相对于空间的美感。
颐和园内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山、湖、灯共一层”。 这意味着这座建筑吸收了大空间的风景。 左思《三都赋》:“一寸目可围八极,一日万物可一统”。 苏轼诗云:“靠高楼可以聚远方的人,可以暂时照顾闲人”。 这就是它的意思。 颐和园里还有一个亭子,叫“画中”。 “徜徉在画中”并不是说亭子本身就是一幅画,而是说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就像一幅大画。 进入展馆,就进入了巨幅画作之中。 故明代季成在《原野》中云:“玄影高明,窗空空,容万顷浩海,摄四时辉煌。” ”。
民族特色的美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古希腊人似乎还没有发现神庙周围的自然风光。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孤立地看待这座建筑本身。 古代中国人就不一样了。 他们总是要通过建筑物、门窗来接触外界的自然。 “窗含西岭千年雪,门载东吴千里船”(杜甫)。 诗人从小室引向千年雪、万里船,即从门到窗通向无限的时空。 就像“山水俯瞰绣楼,日月近雕梁”。 (杜甫)“飞檐飞流,窗落亭云”。 (李白) 凡事以小见大。 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丰富了美感。 感觉。 国外的教堂无论多么宏伟,总有其局限性。 但当我们看天坛祭天的平台时,这个平台面对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空旷的天空,这意味着整个宇宙都是它自己的殿堂。 这与西方有很大不同。
3. 太空之美2
为了丰富相对于空间的美感,园林建筑中运用各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如借景、分景、隔景等。景有远借、近借、上借、弯借、镜借等,总之是为了丰富景物。
玉泉山上的塔似乎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 苏州留园里的观云楼可以尽览虎丘山的风景。 拙政园靠墙建了一座假山,上面建有“两宜亭”,隔墙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墙体的限制。 这也是“借景”。颐和园的长廊将风景分成两部分,一侧是亲近自然的浩瀚湖光山色,另一侧是亲近自然的楼阁游人可以两面观看,丰富了美的印象,这就是“分景”。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利用园门、假山、围墙等,园林中营造曲折,境界深入,就像音乐中的不同音符,给游人不同的心情。这也是“景别”。 颐和园融趣园自成一个庭院,营造出另一种空间,另一种乐趣。 这种大花园中的小花园,称为“分景”。 面向窗户挂一面大镜子,将窗外大空间的风景倒映成一幅发光的“油画”。 “云雾透窗露衣裳,山泉卷帘让人照镜子”(王维诗)。 “帆影透窗,流光融镜见”(叶令宜诗)。 这就是所谓的“借镜”。 “借镜”是指通过镜子借景,使景物倒映在镜中,化实为虚(苏州艺园的临墙亭,位置狭窄,所以挂了一面大镜子,将对面的景物纳入其中)假山和螺髻阁入境,扩大境界)。 花园中雕刻的池塘映照着风景,也有同样的意义。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分景、分景,各种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拓展空间的手法丰富了美感,创造了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 它是认识中华民族审美特征的重要领域。 综上所述,正如沉复所说:“大中可见小,小中可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隐或露。”其或浅或深,不仅仅表现在“”四个字(《浮生六章》)的曲折中。这也是中国艺术总体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