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教师培训心得教育是做哲学

“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在这次重庆之行中,我感受到了眼光对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广泛地摄取知识,才能更好的实践。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到了曹爱卫、郭爱萍、钱锋、张祖庆四位老师的报告,他们分别从绘本、创意作文和课程整合几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了做法、成果、感想等,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要和生活紧密相连。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这次的学习中,我充分体会到这种教育理念的合理性,也促使我思考,在开发一门课程时应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理念要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孩子的视野和接受的信息量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现有的教材虽然经过专家的反复审阅,但并不是完美无缺。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察觉到他无法满足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于是对教材的整合势在必行。就拿语文学科来说,对孩子字、词、句、段、篇的机械训练一方面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但这种夯实是建立在儿童需求之外的,没有做到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也不能很好的激活孩子的潜能。听完了这四位老师的讲解后,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以往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学生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曹爱卫老师的创意读写课程,还是郭爱萍和张祖庆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他们讲座题目的本身就反映出“创新教学”的主张,另外钱锋老师的万物启蒙课程更是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学,让孩子从一个一个的主题中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这些给我的启发是因循守旧会让教学缺乏生机,提高效率还需创新教学。
二.课程内容要符合孩子成长的实际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不同,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同,需求也不同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要求我们在实施课程时要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所以在开发课程的时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考虑孩子的学情特征。在听曹爱卫老师讲解开发创意绘本理念的时候,她谈到教材中关于语言训练的例子和孩子实际语言能力不符合的情况的确令人深思。另外低中年级写话脱级严重,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是经过删改等现实,也发人深省。因此,除了完成低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识字写字外,还要对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有益的补充,以更好的满足儿童对于语言的需求,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转折期。
另外,在开发课程时,我们还要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比如说曹爱卫老师在入学之初,为了发展孩子入学的适应性,给孩子阅读《小阿力的大学校》等有助于孩子认识学校生活、脱离家庭庇佑的书籍。等孩子上学一定时间之后,为了发展儿童与人相处的能力,又给孩子阅读《狼狼》等书籍。这样的安排,把阅读和教育、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于世界的认知,内化规则和制度,真可谓一举多得。张祖庆老师的创意写作阶梯课程,从童话创意写作、绘本创意写作、童书穿越写作、微电影写作、应用文创意写作到博客创意写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而且孩儿儿童认知世界的顺序相适应,把作文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孩子在兴趣中去寻找写作素材,在兴趣中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课程开发及实施要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
此次重庆之行,除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之外,还给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压力和动力。每听完一场讲座,我们不禁为这几位教师的魅力所折服。富有童话和诗意的长辫子老师,文化底蕴深厚、出口成章的钱锋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曹老师,集幽默和严谨于一身的张老师,无不在讲座的过程中散发着他们个人的魅力。而他们开发的课程正是和他们自身的特长相结合,在满足学生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走向广度和深度。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我的个人魅力在哪儿呢?我的特长在哪儿呢?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思前想后,似乎我并不能确切的回答这几个问题。但是我似乎也确信我可以朝哪个方面发展。结合自身的特点,我应该在阅读上多做自己的思考,把阅读课扎扎实实的开展下去,不断学习,在阅读中积累经验。
课程开发难不难?答案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教师要不要开发属于自己的课程?答案是肯定的。俗话说得好:教育是做的哲学。我想只要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不断积累经验,把自己的做法总结成文字,不断思考,多读书,在不断反思和实践中前行。我想这样坚持下来,必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