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教师读书随笔作业让我慢慢爱上你

提起作业,头疼的不仅仅是学生,就连我这个当老师的也是头疼。曾经无数个夜晚我将学生的习作拎回家中批改,奋笔疾书;为了应对不交作业的孩子们,我尝试过打电话、请家长;面对经常出错的地方我苦口婆心,但错误仍在。带着这些问题与困惑,我一如既往地重复着无济于事的低效工作----批改作业。
自从与《让学生爱上作业》相识,让我对“作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针对“第一章面对作业”的学习,让我对作业问题的现状、布置作业的目的有了深刻认识。
一、万事“趣”为先
郭思乐老师在qq空间里曾说:“孩子的阅读,在于胃口而不在于找不到米。你不会吊胃口,米放在旁边也看不到,就说,这个世界没有米。于是就更不去吊胃口了,灌。”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在其过程中获得了乐趣或是某种需要的满足,相信大家必将“前仆后继”的拥上前去。如果写作业是一件能满足学生好奇心或求知欲的事情,如果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长和趣味的事情,那结果不言而喻。
二、作业布置也有技术含量
韩兴娥老师的“零作业”曾让我羡慕、佩服。她的教学成果背后又是一条怎样的艰辛卓绝的探索之路呀?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与要求呢?作业布置中,我们几乎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一点经验,甚至个人喜好,去批改、评判作业。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设计、实施、评判又能给学生留下什么?
作者在书中这样说:“你可以不去唛头苦读哪些理论书籍,但是,弄清手头要做的事情的原因是头等重要的。要知道你做的事情有什么用,会影响哪些人,对你自己有什么好处......”教师如果连作业的目的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我们怎能明白地布置作业呢?
书中通过对照美国、香港中小学作业的目的,归类出布置作业前应考虑的问题:
1.让学生温故知新: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并连接旧课和新课,这是老师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部分。
2.让学生触类旁通: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能力,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减轻学生伏案书写的负担,促进其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3.让学生业精于勤:让学生在运用中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机会。
4.沟通家校关系:以作业本为纽带,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更有意义的对话平台。
有了科学的引领,作业布置更有依据、更有针对性。
三、走进生活爱上作业
书中列举了一位美国教师出的一年级数学题,再此我想与大家分享: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
1.在商场,通过提问让学生留意观察几何图形,如让他观察箱子的一侧是长方形。
2.购物时,指出一些物品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各自的形状,如卷纸筒的形状、瓶子的形状等,还可以让学生区别卷纸筒与面巾纸的形状,让他们去找金字塔形状的商品。
3.让学生思考特定的商品为什么以特定的形状出现。(如为了节省空间、为了放稳等)
在上述的列子中,1、2环节在我们的教学中会经常出现,我们现在的作业也有着实践性。然而最吸引我的则是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思考特定的商品为什么以特定的形状出现。这位美国教师在小学中更关注学科学习的生活价值。即便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启发他们去思考正在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我想,这种形式的学习、作业,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认识生活、社会和善于思考的习惯,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而是用学到的知识更理性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
从教师自身做起吧!只有我们爱上自己教的学科,学生才会爱上我们的教学,学生才会学有所成。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