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小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观摩心得体会
有幸参与观摩海南省xxxx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来自全省21位选手,主要展示两种课型的教学:阅读课和习作课。群英绽异彩,老师们的教学大部分体现了高效课堂“全员”“全程”“活动”的教学理念,教师们的表现精彩纷呈使我“满载而归”,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阅读课
1、如何读
想要上好一节阅读课,首先是离不开“听说读写”。听了十位教师的阅读课及专家的点评,我明白了课堂中的“读”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阅读课中需要反复的朗读,但这种反复是需要形式多样,层次加深,不能简单的反复,这只会导致学生厌倦。这让我想到自己平时的阅读课,虽然也采用反复读的教学模式:抽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齐读、默读,但是还是不够多样。特别是师生合作读,是我在教学中极少用到的阅读形式,这次在小语会上看到许多教师都采用这种读书的方式,而且效果很好。师生合作读,它首先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其次它降低学生朗读的难度,最后它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刚说到,反复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朗读层次加深,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计划可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不仅读的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课文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阅读课上朗读大多的老师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读书拖腔。那怎么办呢?通过观摩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学生齐读拖腔,我们可以采用个读的办法纠正,我看到龙华小学的郑萍萍老师把这个办法用的很好。
2、如何提问
课堂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目前我们的课堂提问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肤浅性提问,看似场面热闹,老师一问学生齐声回答,看似都会实则没学到什么;质难行提问,问题高深莫测,显示老师的水平高,学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随口满堂问,答案仅是对与不对,是与不是,这种问只会占用课堂时间,使课堂效率低下。冉茂娟专家点评时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老师的提问是“桥”还是“墙”?”如果教师的提问没有起到搭桥的作用,反倒模棱两可的迷惑学生,那么这种问题就是“墙”了。而且有效的提问还要起到抓住文眼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二十六小陈莹执教的《猴子种树》有一个环节让我很欣赏,其中有三种动物分别对猴子说了三句话,平时我们可能会这样提问,谁分别对猴哥说了?这些句子都是什么?但陈莹老师问的是:三只鸟都对猴哥说了什么?学生回答:谚语。PPT上就出示了这几句谚语。这样提问题,不但简洁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节省课堂时间。由此可以看出问的好是教的好的前提。
3、课堂内容的选择
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先要把文本吃透,然后以学去定教,确定教学目标。冉茂娟专家告诉我们”学生懂的我们不教,教了不懂的也不教,学生不喜欢学得我们就得教“,她的一番话点醒了我,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时还是没有弄清楚教什么。同时教学时,我们还要注意依据课程标准来制定课程目标,比如课堂教学评比时,低段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识字写字,但许多的老师为了展示课的所谓亮点,就把需要扎实教学的生字读写删去。这种做法是舍本逐末,是我们所不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