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在日照市师范学校举办的全市第一期小学数学骨干班的培训学习。在为期三天学习中,聆听了专家与名师的报告,开阔了眼界;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学习已经结束,现将我的学习小结如下:
一、培训课程安排。
全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分别安排在8月6日、8月7日、8月8日这三天进行的。
8月6日上午是特级教师,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吴正宪教授主讲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下午是我县实验小学主任,齐鲁名师刘加凤老师主讲的《课堂内外联袂,数学生活相牵》。
8月7日上午,我们分别听了李宗凤老师、崔久平老师、赵庆英老师的三堂演示课,(分别为:《百分数的意义》、《数学广角(三年级)》、《垂直与平行》。)并做了积极的互动交流。下午,我们又听了莒县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翟公珍老师主讲的《促进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晚上,我们又集体组织收看了特级教师魏书生的报告录像。
8月8日上午,我们倾听学习了我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李军老师主讲的《小学数学教学与教师数学素养》,下午进行了闭卷考试,然后离校。
二、专家主讲的主要内容。
吴正宪教授主讲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中提到教师是课改的关键人物,理想的数学教师应该既要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又要完善学生的人格。具有数学素养的教师是教好数学基础的教师;是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是教出数学品位的教师;是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是教出人文精神的教师,最终做到人课合一。
刘加凤老师则是通过在美国的考察学习,通过中美教育的对比,为我们讲了美国教育的四个特点:1、基于生活的美国教育。学生的学习多基于实际生活经验。2、尊重差异的美国教育。美国的教师不用一个方式去要求学生。3、突出个性的美国教育。因为只有突出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4、能力本位的美国教育。美国教育注重学生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刘加凤老师还为我们表明了美国小学数学教育给予我们的启示:1、学生发展要个性化。2、教室布置要学科化。3、教材编排要时代化。4、问题意识要普及化。之后刘老师由于我们探讨了数学课改的基本思路:1、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安排教学内容。2、学生的学习内容要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3、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数学。
翟公珍老师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与学的方式两大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当前我市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脱节,然后又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提到了小学生养成自学、预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对未来学习初中数学的重要性。此外,刘老师还谈了当前我们教师存在的课堂评价的一些误区。
市教研室李军老师对三节演示课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这三节演示课和当前我市小学数学具体实际做了“小学数学教学与教师数学素养”讲座。一是克服浮躁现象,理性面对课程改革;二是提升自身数学素养,把数学的根留住。李老师通过具体事例谈了我市教师存在的浮躁现象以及克服浮躁现象的对策等。
三、个人反思、体会。
(一)、在读书中反思。
本次课程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专家与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