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去年换美元的人是掉坑里了吗?

去年换美元的人是不是掉进陷阱了?

“我去年最失败的投资就是年初跟风兑换美元。” 昨天,市民杨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女士有每年年初盘点家庭投资理财收入的习惯。 这几天算了一下,去年元旦兑换的美元亏了不少钱。 按照今年的汇率,今年兑换10万美元只需要65万元。 短短一年时间,杨女士就损失了4万元。

资料图:山西太原银行工作人员点钞。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从2016年11月开始,美元汇率出现强劲上行趋势,2016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超过6%。因此,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很多担心的人得知人民币持续贬值,杨女士就赶紧去银行兑换美元。 一些银行网点甚至出现罕见的货币兑换排队现象。

一年过去了,一些人担心的人民币贬值并没有发生。 相反,2017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过6%。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没有出国旅游、留学、就医等实际迫切需求,从投资理财,老百姓无需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资金充足的高净值人士可以配置一些美元资产。 不过,只要你保管好已经兑换好的美元,也不一定是亏本的交易。

如果兑换10万美元,一年就少赚7万元。

杨女士告诉记者,2016年底,她经常在手机新闻上看到美元汇率屡创新高,有专家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肯定会破7,并可能跌至7.2。 她身边的几个同事和朋友也发生了变化。 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有一天,家里的一位老人去附近的银行办理业务,看到兑换外币的人排起了长队。 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于是2017年元旦,杨女士和丈夫也去银行兑换了10万美元,用完了当年的额度。 她记得当时的价格是6.9172,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9万元。

一年过去了,杨女士这笔钱的收入怎么样了? 北青报记者昨天查看了中国银行的外汇行情。 今年1月1日,中国银行100美元兑人民币现汇卖出价为652.63,即期买入价和现金买入价分别为649.93和644.59。

这意味着,今年兑换10万美元仅需65万元。 短短一年时间,杨女士就损失了4万元。 如果杨女士现在要将这些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损失就更大了。 按照1月1日现货交易所买入价计算,损失将超过2000元。

当然,你可以把美元换成美元,不像杨女士选择把美元存入经常账户的外汇,也可以做美元理财。 当时银行一年期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约为1.8%,10万美元每年利息为1800美元。 但远低于人民币理财产品。

根据普益标准提供的历史数据,去年初银行一年期封闭式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约为4.3%。 杨女士69万元,通过人民币理财,一年可赚取29670元。 但由于换算成美元,再加上汇率损失,她少赚了7万元。 尽管她买了美元理财,但赚的钱却少了。 赚的钱近六万元。

算完这笔账后,杨女士仔细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投资理财千万不能跟风。

海外购房房价上涨弥补汇率损失

已移民美国的方女士去年在美国买了一套房子,陪伴读四年级的儿子。 她的家族企业还在美国开设了分公司。 房价为100万美元,当时的汇率约为6.90。 如果你现在还花100万美元买房,那么只需要650万元,不到一年就可以节省40万元。 不过,美国楼市一直火爆,方女士的房子现在已经升值了至少10%,几乎弥补了汇率带来的损失。

但方女士也表示,她家周围有很多中国投资者买的房子,有的还没有租出去,还空着。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投资的海外房产不能持续升值,那不一定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除了汇率损失之外,还需要考虑每年缴纳的各种税费。 这些是总投资成本。

香港保费上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香港购买保险。 促使他们做出这一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配置一些海外资产以避免汇率损失。 毕竟港元与美元挂钩。

金女士于2016年春天前往香港购买了储蓄型终身寿险,每年缴费15万港元,缴费期限10年。 当时的汇率约为100港币折合人民币83.65元,溢价为人民币12.55万元。 一年后再次缴纳保费时,人民币已经贬值,港元汇率已升至100港元兑89元人民币左右。 金女士的保费上涨至13.35万元,比上年增加了8000元。

不过,经过去年的升值,目前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已经回到了2016年金女士第一次购买保险时的水平。 她说:“看来今年我的保费可以省下一大笔了。”

金女士对于这款保险的汇率风险比较平静,因为保费是长期每年缴纳的,就像基金定投一样,可以均摊汇率风险。 现在让她烦恼的是,把外汇资金汇出国非常麻烦,而国内的保险产品却越来越好。

外汇理财不仅仅是兑换外汇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500黄金研究院院长肖雷发文提醒大家,在2016年底美元飙升、人们兑换货币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兑换美元。

在肖雷看来,外汇投资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杠杆,提高效率。 货币的定价,特别是主要货币之间的波动很小。 许多投资者错误地认为外汇市场更加波动。 其实这是因为外汇交易本身就是杠杆交易,市场对波动比较敏感。 就这样。 二是要有足够的利差。 如果利差很小,外汇交易只能依靠判断价格波动,套利空间就丧失了,普通投资者很难参与。 第三是他很聪明或者影响力很大。 例如,像索罗斯这样的投资者不仅可以判断外汇市场的波动,还可以创造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索罗斯总是出手之后就迅速出手。 退出并很少在外汇市场进行长期投资。

如果你没有以上三点,只是出于担心而盲目地用美元兑换美元,那么你获胜的机会不会太大,而且可能会增加机会成本。

对比这些条件,肖雷认为,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中国市场尚不具备外汇投资的条件。 在货币兑换过程中,投资者失去效率,放弃进入其他投资市场的机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没有非常安全的套利空间或盈利模式,外汇投资只会增加。 风险大。 所谓外汇理财并不是简单的外汇操作。

具体到今年的操作,肖雷认为,今年美元的走势可能不会有太大波动,人民币汇率也很难继续走强。 经济层面会受到一定压力,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出口市场对中国经济贡献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汇率仍然很大,需要更加平衡的汇率。 从资产价格来看,外汇需求依然较大。 大宗商品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反弹趋势。 我国原油等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也是对外汇的消耗。 因此,今年人民币汇率不能过于乐观。 即使换成美元,收益率也不会理想。

如果您已有美元,可以考虑投资QDII产品。

对于已经兑换了美元的投资者来说,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甚至保值增值呢?

“肯定没有必要把这些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事实上,还有更多更好的投资选择。”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新杰昨天对北青报记者表示。

对于美元汇率,王新杰预计,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加息,欧洲今年将缩减QE规模,非美货币将收紧,这将导致利差缩小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之间。 利差的缩小将推动资金流向其他非美货币。 这样的情况将导致美元今年下半年保持相对温和的走势。 美元不会大幅下跌,但会经历温和弱势走势。

从投资类型来看,渣打2018年比较看好新兴市场美元国债和亚洲美元债,这些债券特别适合想要稳定、安全收益的投资者。

尽管美股屡创新高,但市场已经担心估值过高。 不过,王新杰认为,美股中的金融股和科技股仍然具有投资价值。 只是估值已经不再便宜,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

由于外汇管制等技术原因,中国境内投资者直接投资美国股票和美国债券还不太方便。 王新杰建议大家可以考虑一下相关的QDII产品。 很多QDII产品既可以人民币购买,也可以美元购买,非常适合手头已有美元的投资者。 北青报记者昨日从渣打银行理财公众号提供的产品信息中看到,渣打银行有多款QDII境外基金产品去年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例如,投资于海外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每天开放交易,最低认购门槛为10万元或18000美元或18000欧元。 该产品自去年3月1日以来的绝对回报率已达到32.1%。 如果我们当时投资10万美元购买这个产品,排除汇率损失后我们会获得非常可观的利润。 当然,如果这类QDII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低于10%,去年兑换外汇的投资者仍然赚不到钱,但比兑换成美元藏在家里要好得多。或者只做低息美元存款和美元理财。 。

文/记者 程杰

新闻跟进

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汇率“灰犀牛”

经过去年底开始的一轮人民币升值,这两天终于放缓了升值速度。 不过,与一个月前的2017年12月9日相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仍升值超过1.8%。 由于本轮人民币集中升值恰逢岁末年初,不少赶在年底前结汇的出口型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汇兑收益压力。损失。 事实上,即使不是年底必须急于结汇的出口型企业,从去年以来人民币活跃的双向波动来看,汇兑损益也会更直接地置于摆在企业面前。

人民币升值,毛利率或下降50%

上周,A股上市公司百隆东方公告称,预计2017年将产生汇兑损失约1.5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司解释,公司尚存在2.5亿美元的外币资产负债净风险敞口。 尽管这一数据未经审计,但短期内人民币持续升值给部分企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业绩压力。 事实上,在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的2017年,这一因素对不少出口型企业的业绩影响更为明显。

一位出口企业财务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企业可以选择在最合适的时间开展结汇业务美元对兑人民币是多少,避开汇率高的时期,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往往还是按计划进行。以资本流动效率为基础。 结汇尤其是年底往往是高峰期,所以去年年底开始的汇率上涨浪潮确实影响到了很多企业。 这位企业人士表示,“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前几年人民币单边升值虽然给我国出口型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但单边走势基本让企业觉得是可以预见的;” 而去年以来,汇率的双向波动让很多没有外汇经验的企业越来越难以应对,有的甚至将汇率风险比作难以预测的‘灰犀牛’。”

该人士表示,事实上,这种汇率风险在去年9月就已经出现过一次,引起了当时不少出口型企业的担忧。 去年9月初,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进入“6.4时代”,创下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最大单月升值纪录。北青报记者当时查阅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至6.5,机械出口企业的汇兑损失可能对全年业绩造成50%以上的影响。 公司包括三一重工、华东重机、徐工机械等。 ,恒力液压; 受影响20%至50%的企业包括海洋石油工程、杰瑞股份、山东威达、惠博普等。

110家上市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随着人民币双向波动趋势明显,外贸业务占比较大的出口型企业锁汇难度也明显加大。 例如,人民币升值和外币贬值会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营收数据,汇兑损失的增加也会直接影响出口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利润率。 其实,这从去年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就可以看出。 申万宏源去年8月家电类上市公司财报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家电企业出口毛利率产生影响——2016年人民币贬值,家电毛利率下降出口业务利润率普遍大幅提升。 不少出口型家电企业出口毛利率同比增长3%至4%甚至更高。 原因是人民币贬值。 如果在报告日之前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导致营业收入增加,则毛利率将会增加。

2016年净利润中,莱克电器汇兑收益占比24.17%,格力电器占比24.01%,美菱电器占比23.21%,惠而浦占比9.89%。 但进入2017年之后,人民币兑美元逐渐升值,外币折算人民币时确认的收入减少,从而降低了公司出口业务的毛利率。 尤其是2016年汇兑收益较大的企业,2017年往往面临较大的汇兑损失。据测算,随着2017年人民币升值,上述企业的净利润将受到一定影响,部分企业的净利润将受到一定影响。汇兑损失可能占其2016年同期净利润的近30%。

面对这种情况美元对兑人民币是多少,北青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广东多家拥有较大出口业务的制造企业。 许多大型企业经历了多年的出口实践,对于汇率风险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管控体系,比如通过外汇对冲锁定利润,规避风险。 事实上,通过远期结售汇来规避汇率风险,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所采用。 尤其是有“报告压力”的上市公司,这方面似乎更为迫切。 近期,多家企业发布公告,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

数据显示,2016年,仅有80多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新推出此类业务,而2017年,已有11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新推出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部分企业在海外设厂规避风险

另一位广东本土大型家电制造企业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一些产品在海外占有较大份额的中国制造企业,也试图通过在海外设厂、开设分公司的方式“制造更多产品”。 把赚到的钱花在海外。”“比如,多雇佣本地员工,尽量将公司运营链的成本本地化。”该人士表示,一些中国制造企业在海外开设工厂,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本地化生产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用这种方式对冲汇率风险。“这些手段一方面帮助企业本土化品牌和产品,同时也可以规避汇率带来的风险。”波动。”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为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做好准备。 渣打银行去年11月最新的中小企业信心指数调查显示,当月接受调查的540多家中小企业中,超过半数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主要双向波动,而非单边波动。 “随着人民币双向波动日趋常态化,汇率风险最终将成为中国出口企业的必修课,这也是中国企业最终融入全球化的必修课。”

文/记者 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