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汉滨区教研室张老师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市级小课题研究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更加深入的探究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主要设计两方面重点:情境导入和有效朗读。
新课改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诗圣”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的限制,对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改变黑暗现实愿望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为学生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备课组活动中,我听取了同行的意见后,这样导入新课: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那他怎么会沦落到身居简陋草堂的地步?在这个条件恶劣的地方,大诗人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和感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跟随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去了解一下。
接下来我简要的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44年)秋天,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定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有效诵读方面的设计原因和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字词障碍;再读诗歌,疏通诗歌大意;三读感悟,体会作者感情;四读品析,揣摩精美语言。采用教师范读,互读互评,学生赛读,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层层深入和理解,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无论是为深入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目的。
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但在课堂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诗歌教学该不该深究字词赏析,还有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等。最后,借用屈原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未来的教育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