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是全球化智库学术委员会专家、西湖大学董事会主席、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近日,由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新华网思科共同主办的“参赞讲座”正式开班。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以“创新人才教育”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在钱颖一看来,创新人才的教育仅仅依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 教育必须超越知识。 对于创新人才的教育来说,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价值取向。
01
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中国的教育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优势就藏在这些特色之中。
首先,个人、家庭、政府、社会对教育投入大量。 这种投入不仅包括金钱和资源的投入,还包括学生和教师时间的投入。 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对教育的重视所决定的。
其次,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仅数量大而且范围广。 因此,中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呈现出“平均水平较高”的特点。
我觉得在了解中国教育的优势的基础上反思教育中的问题可能更有意义。
我认为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存在系统性偏差。 这种偏见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将其局限于知识。 传授知识是老师的工作,学习知识是学生的职责。 高考也考知识,所以知识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深入人心,但创新人才的教育能否仅仅依靠知识的积累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必须超越知识。 这是我关于创新人才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我们提出教育改革建议的出发点。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第一次访问美国时,有记者问他音速是多少。 爱因斯坦拒绝回答。 他说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书中查找答案。 然后,他说了那句特别有名的话:“大学教育的价值不是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思考。”
如今,很多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知识机器可以帮你查。 因此,爱因斯坦的话值得现在和未来深思。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的深度学习来实现的,这个学习过程就是对已有的大量知识积累的认知和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取代甚至超越通过死记硬背和大量练习来掌握知识的人脑。 死记硬背、多做题是我们目前培养学生的常用方法。
因此,一种很可能的情况是,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消除我们教育系统中培养学生的优势。
不久前,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了高考数学考试。 报道称,有两款机器人的得分分别为134分和105分(满分150分)。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据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够参加所有高考。
因此,经济发展需要“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 这些都让我们认识到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和方式的紧迫性。
02
更多的知识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创造力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之一就是好奇心和想象力。
创造力确实需要知识的积累,但除了知识之外,还需要什么? 爱因斯坦说了两句话:“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极度好奇”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他提到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我想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
受此启发,我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假设:创造性思维=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个简单的公式告诉我们,更多的知识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创造力。
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创造性思维的作用,积累的知识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就会相应减少,所以创造力并不会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为什么? 因为我们后面学习的知识,无论是什么样的知识,都有一个框架和设定。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知识框架。 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挑战是错误的,所以你被打击、被拒绝,客观上压制了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就连爱因斯坦也曾感叹:“好奇心和想象力能够在正规教育中幸存下来,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这就造成了创新人才教育的一个悖论——更多的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提高创造力,但另一方面又通过抑制好奇心和想象力而降低创造力。 两者的合力使得我们很难判断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影响,但它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一些辍学的学生实际上非常有创造力。
因此,并不是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力所必需的其他要素。
03
功利主义扼杀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仅取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还与价值取向有关,所以当我们讨论创新人才教育时,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和能力的问题,更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短期功利主义的社会,这对于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害的。 不久前,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主题是人应该有追求和更高的追求,即超越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我把创新的动机分为三个层次,代表三种价值取向:1.短期功利主义;2.短期功利主义;3.短期功利主义。 2、长期功利主义; 3.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
对于短期功利主义者来说,创新是为了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上市公司; 为长远功利,创新有更高的追求,以填补空白,争创国内一流,创造世界一流; 而对于内在价值的非功利性来说,创新有着更高的追求:追求真理、改变世界、让人们更幸福。
我们的现实是,具有第一种动机的人很多,具有第二种动机的人也有,但具有第三种动机的人却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很少。
所以,我们之所以缺乏创新人才,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还在于我们过于急功近利,在价值取向上过于功利。 急于求成的心态、看重成败的心态,导致抄袭、抄袭多,而真正的创新少,更不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04
改革并不容易,但变化令人鼓舞
基于以上反思,我认为创新人才的教育需要创新的教育模式。 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教育要创造更加宽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其次,教育要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第三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在教育中,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义。
这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目前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大多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作为出发点和考核点,总感觉学生学得不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不够切合——足够锋利。 但如果我们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那么我们的教育模式就应该发生重大改变。
在实践中我也认识到改革并不容易。 传统观念、市场压力、社会环境都是制约因素。 然而,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关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共鸣; 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被提升到越来越高的水平。 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变化。
因此,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创新人才的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文章选自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2019年2月13日
CCG概述
⊙CCG赴美国与主流智库进行学术交流,增进中美了解,促进经贸关系
⊙回访美国三大保守智库:CCG智库专家组探讨中美关系新方向
⊙CCG智库专家团队参加华盛顿美国总商会中国商业论坛,关键时刻发出中国智库的声音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拉米在CCG发表演讲,探讨世贸组织改革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
⊙美国前财长、哈佛前校长萨默斯和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在CCG发表演讲
⊙全球化智库(CCG)报告合集
⊙慕尼黑安理会闭幕,中国智库就全球安全与治理问题发声
⊙中国智库在欧洲政策选择中的声音——CCG受邀参加欧洲智库CEPS思想实验室年会
⊙中国智库首次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举办官方边会,汇聚国际声音,共商“一带一路”新机遇
⊙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发布,CCG入选14个榜单,跻身全球智库百强。
⊙ 凤凰卫视《质疑中国》专访CCG董事长王辉耀
⊙CCG砥砺十年再次扬帆起航
⊙CCG 2018国际交流让国际舞台听见中国声音
⊙CCG2018国际访问关键时刻讨论全球重要问题
⊙2018年度CCG报告摘要:汇聚全球视野、中国智慧
⊙2018年CCG书籍摘要
⊙CCG 2018年度名人演讲及国际交流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