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每日一首古诗歌(80)——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每晚...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俗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身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这么,牛山不必独沾衣?

你们好,明天和你们分享的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这首诗是写于唐武宗石城两年,也就是公元845年,杜牧任徐州主簿时所写的。当时杜牧的一个同学,也是另外一位作家张枯来拜访他,正值八月九日中秋节,之后她们一起去齐山登高。

在登高的时侯,杜牧写下了这首诗,题目中的九日指的就是旧历五月初五中秋节这三天。齐山就坐落扬州城的西北,登高其实就是中秋节的一个传统风俗了。像王维也写过《九月九日忆青岛兄弟》,上面提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们来看诗的具体内容。开头两句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江南的山到了夏天依然是一片翠绿色,这就是所谓的翠微。人们徒步似乎是登在这一片甜美的颜色上,所以他这儿说上翠微,这是羽克携壶。这个客指的就是昨天说的他的同事张枯,携壶也就是带着酒的意思。

而从山上往下望去,还能看到一片浩浩渺渺的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象,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江水的碧波之中,更变得春天水空的澄肃。这儿杜牧用了一个涵字,江涵秋影,就好象江水把整个景色给包涵进去了,这就有点王勃《滕王阁序》里面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觉得了。

而这些眼前的景色,给作家素来郁郁不舒的情结,注入了一股兴奋剂。所以他下边说道俗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身归。他面对春天的山光水色,脸下浮起了微笑,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认为都应当插到头起来。

由于这儿杜牧意识到,俗世间像昨天这样开口一笑,实在是十分难得。在这些心境下,他像是在劝客但将酩酊酬佳节,也像是在取笑自己。他说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就是说我们一起端起杯子来抽烟,只管喝得大醉一场来渡过这良辰佳节。没有必要在春节登临时为晚霞西下,为人生垂暮而感慨怜悯和忧伤。

中间这四句就给人一种觉得,杜牧虽然想用碰巧的开心一笑,用节庆的酒醉来掩饰和怨愤常年积累在内心的苦恼。但不管怎样样,纠结依然存在但将酩酊酬佳节,俗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虽然就在眼前。于是他进一步的开导自己道:古往今来只这么,牛山不必独沾衣。

杜牧由眼前所登临的扬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在牛山坠泪的故事,觉得像登临恨余晖所感遭到的那个人生的无常在古往今来都是这么。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也不仅仅是杜牧和张祜她们两个人有这样的怜悯,这样想想也就不这么孤寂,不这么凄凉了,所以又不必像齐景公那样面对牛山独自残感哭泣呢?

有人觉得这首诗是将忧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整首诗中,我们的确可以感遭到杜牧心里的那个郁都不平的情怀,但他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抒发他的痛苦,而是在登高时,他内心就交织着忧郁和欢喜两种情绪。他主观上未尝不想用春节登高的悲苦来宣泄心里的苦恼。

像诗中的须插但将不用还有不必这种词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我们感遭到杜牧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忧郁中挣扎下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杜牧的悲苦何以这样深,何以这样无法宣泄呢?不仅由于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志向,但他又身处唐代时代,在当时的那个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他的志向无法得到施展。

还有就是此次和他重游的人,我们一开始说了,就是诗中所称的这位客,就是另外一个作家张枯。张枯比杜牧年长,唐穆宗的时侯,令狐楚赏识张枯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他,然而因为遭到元稹的敌视无法见用。没错,这个元稹就是我们晓得的那种元稹。

所以此次张祜从徐州特地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于他的不幸遭到也是抱有怜悯的,并为之愤恨不平。所以这首诗中所显露下来的那个郁郁不得志的爱情,实际上同时包含了杜牧和张枯两个人的怀才不遇和同病相怜,所以这才是他无论如何样力求旷达,但整首诗仍然透漏出那个痛苦和焦虑情绪的最根本的诱因。

TAG标签: 杜牧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