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上午9:00,重庆市渝中区2018年暑期教师全员集中培训正式拉开帷幕。在教研员zz的组织下,渝中区中学数学组全体教师在重庆复旦中学本部信息楼一楼会议室参加了集中培训。
7月5日上午,我们聆听了黄爱华的专题讲座《教育让幸福来敲门》,为他的语言天赋,刻苦钻研的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所深深吸引,为他那积极上进的心态所折服。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那些精彩的案例,而且还有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
黄老师一直向我们传递一种信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应该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种光辉幸福的职业,应该在从教的过程中,时时处处感到幸福的所在。每位教师都应该竭尽所能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需求,多说一些学生喜欢听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到快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这样我们老师自身也就能体会到幸福。
教师的幸福无处不在,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和体会,要在与孩子们的成长中找到幸福,要在孩子们的幸福快乐中体会幸福。
7月6日上午,我们聆听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晓斌的专题讲座《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教研成果意识》,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成果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撰写论文的一些基本要求。
张老师首先指出:成果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展现。作为数学教师的成果通常展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第二,教研方面的成果。他指出,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想获得丰硕的教研成果,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别人和书本学习,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一些;从写教案与反思入手,因为这是最好的写作练习;从自己最熟悉的方面写起,这样可以降低写作难度;从做小课题开始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积累科研经验。做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获得成功,从事教育科研也一样,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见成效,只有沿着崎岖小路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7月7日上午,我们聆听了重庆南开中学高级教师杨飞的专题讲座《数学与生活 数学与文化》,使我们对数学有另一种认识。
杨老师讲解的内容源自生活,平淡中见精奇。所举实例多来自现实生活,有着浓郁的生活意趣,让高度抽象的数学复归多姿多彩的生活本身。其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数学与灯谜》、《数学与诗歌》、《数学与测字》、《数学与谶言》等。
在《数学与灯谜》中,杨飞指出,制作灯谜的题材很广泛,涉及到语文、历史、地理,也联系到戏剧、小说、体育、医药、外语。目前涌现出很多数学灯谜,有人根据数学符号、运算法则等知识来设计灯谜,有的在揭示谜底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他们将中国文化与数学融汇一体,既有激发数学情趣之功,也有开拓智力之效。在《数学与诗歌》中,他指出,数学是冰冷的科学,以严肃的理性锤炼人的思维;诗歌是火热的艺术,以活泼的形象抒发人的情感。一个冰冷美丽,一个热情洋溢;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他们是人类文化领域中互相排斥的两种文明,也可以看作人类文化领域中的一对矛盾,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数学和诗歌也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一片浮云移动,一次蝼蚁搬迁,常使人联想翩翩。对诗歌的认识和探究,不能停留在表面,如果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认识诗歌、研究诗歌,就会发现诗歌的别样美丽。在《数学与测字》中,他指出,数学运算中最常见的是求和运算,如数的求和、代数式求和等,即A1+A2+A3+┅+An = M。在古代的测字中常使用这一数学原理,就是将所测的字与现场的人或物结合起来,然后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
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文化的,数学是生活的!
7月8日上午,我们聆听了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王跃辉的专题讲座《谈谈如何分析数学教材》,使我们认识了为什么要分析教材?及“读懂教材”的几个切入点,使我们明白了不仅仅重视解题方法的教学,也要重视对教材对概念的分析,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依据学段目标。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前,教师要对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否则,就会造成教学目标确定的失当。依据单元重点。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导语,它告诉我们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与编写意图,而这正是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二个依据。选为教材的文章,大都内涵丰厚,语言精妙,涉及的语文知识点很多,但哪些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哪些是这一课时要训练要解决的,应根据单元重点与编者意图来定。依据课后练习。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还要注意课文特征与课后练习。教材的课后练习或多或少暗示给我们这篇文章该“教什么”。依据学生实际。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认知和能力水平,找准切入点,这样的目标才切合实际,体现层次性。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步骤是:确定目标领域;确定目标领域要达到的水平;确定达到相应水平的时候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表达教学目的。
7月9日上午,我们再次聆听了王跃辉的专题讲座《谈谈如何分析数学教材(续)》,今天的讲座是对8日讲座的深入。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读懂数学知识
1.数学知识的概念
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规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公式、数学方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等内容。
2.读懂数学知识作用
明确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和“教到何种程度” 。
3.如何读懂数学知识?
(1)弄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与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准确区分知识类型(如,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
(3)正确阐述知识的上位知识和下位知识,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
二、读懂数学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课标》为什么要规定某个知识教师必须教和学生必须学,这其实是由该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其中知识的地位将直接决定教师教学时应把所教知识放在何种地位看侍,而其作用则决定了教师应该怎么教。因此,教师实施教学必须读懂所教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三、读懂新旧知识的联系
读懂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不仅可使我们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设置问题,恰当创设问题情境,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完善认知结构。
四、读懂教材的安排意图
《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由于其编写的依据不同,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必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必然会导致内容安排上的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进行分析,看看其安排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很好地体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读懂编者的意图,从而使自己明确为什么要在此时教,而不在彼时教。
五、读懂教材编写方式
读懂教材编写方式就是结合《课标》对教材相应的知识内容从情境的创设、知识的呈现方式和知识的应用三方面进行再解读,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应该“怎么教”和学生应该“怎么学”。
六、读懂教材的拓展点
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教材为了体现课程的这一目标,从知识的呈现方式上以较为隐蔽的点状形式反映出来,它需要教师努力地去发现并进行充分挖掘,才能发挥这些拓展点的教学功能,促使自己的教学达成《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通过讲座,我们知道了研读教材的基本切入点,明白了对一个具体的教材内容如何去研读,如何在较高的观点下把握教材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能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五天的暑期研修活动结束,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思考怎样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转化为成果,思考如何才能使得自己的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思考如何才能使得自己在教材研读方面看得更高,走得更远,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