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

日期:2020-05-17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 本文关键词:归纳,心理学,章节

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 本文简介: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概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特征是性格,最为稳定的特征的是气质心理学源于哲学1866年。布罗卡发现了位于额叶的“言语运动中心”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顿大学建立了世

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 本文内容:

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特征是性格,最为稳定的特征的是气质

心理学源于哲学

1866年。布罗卡发现了位于额叶的“言语运动中心”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顿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则强调对人的异常行为进行研究,特别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

第二章:【心里的实质】

心里的概念: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现象作为脑的机能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以脑的神经活动为物质基础

反射的概念: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是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三个基本特征:强度

平衡和灵活性

神经生理实验证明,大脑皮层可分为三大区域,即:感觉区

运动区

联络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条件反射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

感觉对比的概念: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

联觉: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蓝,青,绿产生寒冷的感觉。

军事上的伪装,混淆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主要利用知觉的选择性这一特性的规律

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字置于明处还是昏暗处,人们都会吧它的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为恒常性

错觉的概念: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产生不正确的知觉

第四章:【注意】

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的对象,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

即使集中注意,感觉的清晰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直接兴趣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间接兴趣则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

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是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

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要】: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人的主观原因:需要和兴趣

情绪和精神状态

知识经验与期待

第五章:【记忆】

记忆的概念:记忆的一般心理学定义: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感觉记忆:只能讲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

通过复述可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度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告饶作用

表象的概念: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该事物的形象,一般是由其他事物或成语而唤起的

表象的基本特征:直觉性

概括性

可操作性

第六章:【思维及问题解决】

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的概括和间接反映

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_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最基本过程

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创造想象

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称为无意识想象

第七章:【意志】

意志的概念: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自绝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客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培养: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

明确目的增强责任感

参加实践获得经验

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锻炼

融入集体获得归属感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存在形式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情绪与情感:区别

情绪出现早,并且更多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

情感出现晚,更多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

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

情感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也不可能为情景所左右

情绪具有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则更多是内心的体验,很少有冲动性,且不易轻易流露出来

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本质内容

情绪的变化又往往受情感倾向性,深刻性所制约

第九章:【动机和价值观】

需要的概念: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受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概念:基本生理

安全与秩序

归属与爱

尊重

认知和审美

自我实现

动机的概念:是由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而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倾向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呈倒U型曲线

第十章:【性格】

性格的概念: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人心不同,各知其面”,这句话为人格的特征作了最好的诠释

第十一章【气质】

气质概念: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

浪子燕青聪明过人,灵活善变,使枪弄刀,结交朋友等无所不会。心理学家把类似于燕青的气质称为多血质

气质与性格:区别: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更多地受生活环境的制约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窄,性格的表现范围较广

气质的变化慢不容易改变,性格可塑性相对较大改变要容易一些

联系: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性格也可以影响气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

第十二章【智力】

智商是指儿童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

技能形成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练习的高原现象即练习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

篇2:总结归纳非谓语动词用法分析说明

总结归纳非谓语动词用法分析说明 本文关键词:动词,归纳,用法,分析,非谓语

总结归纳非谓语动词用法分析说明 本文简介:www.16fw.com大家网7/7总结归纳:非谓语动词用法分析说明非谓语动词主要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现在分词。为了区分这三种不同的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和含义,我们将分别从三种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表语以及一些特殊结构句型等角度来区分其用法和细微含义。1.不定式和动名

总结归纳非谓语动词用法分析说明 本文内容:

www.16fw.com大家网7

/

7

总结归纳:非谓语动词用法分析说明

非谓语动词主要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现在分词。为了区分这三种不同的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和含义,我们将分别从三种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表语以及一些特殊结构句型等角度来区分其用法和细微含义。

1.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主语的区别

(1)动名词作主语通常表示抽象动作;而不定式作主语表示具体动作。

Smoking

is

prohibited(禁止)here.这里禁止抽烟。(抽象)

It

is

not

very

good

for

you

to

smoke

so

much.你抽这么多烟对你身体很不好。(具体)

(2)动名词作主语时,通常用以表示一件已知的事或经验。

不定式短语通常用来表示一件未完成的事或目的。

Climbing

mountains

is

interesting.爬山很有趣。(经验)

Driving

a

car

during

the

rush

hour

is

tiring.在高峰时刻开车令人厌烦。(经验)

(3)不定式做主语,一般用it当形式主语,把作主语的不定式短语后置。

It

took

me

only

five

minutes

to

finish

the

job.

2.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作表语的区别

(1)不定式作表语

1)不定式作表语一般表示具体动作,特别是表示将来的动作。

To

do

two

things

at

a

time

is

to

do

neither.--次做两件事等于未做。

What

I

would

suggest

is

to

start

work

at

once.我的建议是立刻开始干。

2)如果主语是不定式(表示条件),表语也是不定式(表示结果)。

To

see

is

to

believe.百闻不如一见。

To

work

means

to

earn

a

living.工作就是为了生活。

3)如果主语是以aim,

duty,

hope,

idea,

happiness,

job,

plan,

problem,

purpose,

thing,

wish等为中心的名词,或以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不定式作表语是对主语起补充说明

作用。

His

wish

is

to

buy

a

luxurious

car

in

the

near

future.他的希望是在不远的将来买一辆豪华轿车。

The

function

of

Louis

Sullivan

s

architecture

was

to

provide

large

uninterrupted

floor

areas

and

to

allow

ample

light

into

the

interio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negotiate

with

them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plant.

(2)动名词作表语:动名词作表语,表示抽象的一般性的行为。

Our

work

is

serving

the

people.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

His

hobby

is

collecting

stamps.他的爱好是集邮。

注:动名词作表语时与进行时态中的现在分词形式相同,但其所属结构迥异,进行时态说明动作是由主语完成的。动名词做表语,说明主语的性质或情况。

People

cannot

but

feel

puzzled,

for

they

simply

cannot

understand

how

he

could

have

made

such

a

stupid

mistake.

His

victory

in

the

final

was

no

more

convincing

than

I

had

expected.

(3)分词作表语

分词做表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在分词做表语,一种是过去分词做表语,这两者区别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地方。一般来说,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如excite,

interest等都是及物动词,汉语意思不是“激动”,“高兴”,而是“使激动”、“使高兴”,因而现在分词应该是“令人激动的”、“令人高兴的”,过去分词则是“感到激动的”和“感到高兴的”。所以,凡表示“令人……的”都是-ing形式,凡是表示“感到……”都用-ed形式。换句话说,若人对……感兴趣,就是somebody

is

interested

in.,若人/物本身有兴趣时,就是说sb./sth.

is

interesting.

这类词常见的有:

interesting使人感到高兴--interested感到高兴的

exciting令人激动的--excited感到激动的

delighting令人高兴的--delighted感到高兴的

disappointing令人失望的--disappointed感到失望的

encouraging令人鼓舞的--encouraged感到鼓舞的

pleasing令人愉快的--pleased感到愉快的

puzzling令人费解的--puzzled感到费解的

satisfying令人满意的---satisfied感到满意的

surprising令人惊异的--surprised感到惊异的

worrying令人担心的--worried感到担心的

Travelling

is

interesting

but

tiring.旅行是有趣的,但是使人疲劳。

The

pupils

will

get

confused

if

they

are

made

to

learn

too

much.如果要学生学得太多,他们会感到糊涂的。

The

argument

is

very

convincing.他的论点很令人信服。

They

were

very

excited

at

the

news.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非常激动。

3.不定式和动名词作宾语的区别

英语中大多数动词既可跟不定式,也可跟动名词作直接宾语,但有些动词要求:

(1)不定式做宾语和宾语补足语

1)下面的动词要求不定式做宾语

attempt企图

enable能够

neglect忽视

afford负担得起

demand要求

long渴望

arrange安排

destine注定

mean意欲,打算

begin开始

expect期望

omit忽略,漏

appear似乎,显得

determine决定

manage设法

cease停止

hate憎恨,厌恶

pretend假装

ask问

dread害怕

need需要

agree同意

desire愿望

love爱

swear宣誓

volunteer志愿

wish希望

bear承受

endeavor努力

offer提供

beg请求

fail不能

plan计划

bother扰乱;烦恼

forget忘记

prefer喜欢,宁愿

care关心,喜欢

happen碰巧

prepare准备

decide决定

learn学习

regret抱歉,遗憾

choose选择

hesitate犹豫

profess表明

claim要求

hope希望

promise承诺,允许

start开始

undertake承接

want想要

consent同意,赞同

intend想要

refuse拒绝

decide决定

learn学习

vow起

contrive设法,图谋

incline有…倾向

propose提议

seek找,寻觅

try试图

2)下面的动词要求不定式做宾补:动词+宾语+动词不定式

ask要求,邀请

get请,得到

prompt促使

allow允许

forbid禁止

prefer喜欢,宁愿

announce宣布

force强迫

press迫使

bride

收买

inspire鼓舞

request请求

assist协助

hate憎恶

pronounce断定,表示

advise劝告

exhort告诫,勉励

pray请求

authorize授权,委托

help帮助

recommend劝告,推荐

bear容忍

implore恳求

remind提醒

beg请求

induce引诱

report报告

compel强迫

invite吸引,邀请,

summon传唤

command命令

intend想要,企图

show

显示

drive驱赶

mean意欲,打算

train训练

cause引起

instruct指示

require要求

deserve应受

leave使,让

tell告诉

direct指导

like喜欢

tempt劝诱

entitle有资格

order命令

warn告诫

enable使能够

need需要

urge激励,力说

encourage鼓励

oblige不得不

want想要

condemn指责,谴责

lead引起,使得

teach教

entreat恳求

permit允许

wish希望

(2)有少数动词只能用动名词作宾语

acknowledge承认,自认

cease

停止

mention说到,讲到

admit

承认

tolerate忍受

dislike不喜欢,讨厌

advocate:提倡,主张

complete完成

dread可怕

appreciate

感激,欣赏

confess坦白

endure忍受

avoid避免

contemplate细想

enjoy享有,喜爱

bear忍受

defer拖延

envy嫉妒

can

t

help不禁

delay延迟

escape逃跑,逃避

can

t

stand受不了

deny否认

excuse借口

consider

考虑

detest嫌恶

fancy幻想,爱好

favor

造成,偏爱

mind

介意

repent悔悟

figure描绘,计算

miss错过

resent怨恨

finish完成,结束不得

pardon原谅,饶恕

resist抵抗,阻止

forgive原谅

permit

允许

resume恢复

imagine设想

postpone延迟,延期

risk冒险

involve卷入,包含

practise

实行,实践

suggest建议

hate讨厌

prevent阻止

save营救,储蓄

keep保持

quit放弃停止

stand坚持,忍受

loathe非常讨厌,厌恶

recall回想

例如:I

appreciate

having

been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abroad

two

years

ago.我很感激两年前给我出国学习的机会。

(3)有些动词后使用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差别

1)forget

to

do

忘记要去做某事(此事未做)

forget

doing忘记做过某事(此事已做过或已发生)

2)stop

to

do

停止、中断(某件事),目的是去做另一件事

stop

doing

停止正在或经常做的事

3)remember

to

do

记住去做某事(未做)

remember

doing记得做过某事(已做)

4)

regret

to

do对要做的事遗憾

regret

doing对做过的事遗憾、后悔

5)try

to

do努力、企图做某事

try

doing试验、试一试某种办法

6)

mean

to

do打算,有意要…

mean

doing意味着

7)go

on

to

do

继而(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go

on

doing

继续(原先没有做完的事情)

8)propose

to

do

打算(要做某事)

proposing

doing建议(做某事)

9)

like

/love/hate/

prefer

+to

do

表示具体行为;+doing

sth

表示抽象、倾向概念

(注)如果这些动词前有should一词,其后宾语只跟不定式,不能跟动名词。例如:

I

should

like

to

see

him

tomorrow.

10)

need,want,deserve

+动名词表被动意义;+不定式被动态表示“要(修、清理等)”意思。

Don

t

you

remember

seeing

the

man

before?你不记得以前见过那个人吗?

You

must

remember

to

leave

tomorrow.你可要记着是明天动身。

I

don

t

regret

telling

her

what

I

thought.我不后悔给她讲过我的想法。(已讲过)

I

regret

to

have

to

do

this,

but

I

have

no

choice.我很遗憾必须这样去做,我实在没办法。(未做但要做)

You

must

try

to

be

more

careful.你可要多加小心。

Let

s

try

doing

the

work

some

other

way.让我们试一试用另外一种办法来做这工作。

I

didn

t

mean

to

hurt

your

feeling.我没想要伤害你的感情。

This

illness

will

mean

(your)

going

to

hospital.得了这种病(你)就要进医院。

4.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定语的区别

(1)不定式作定语

1)不定式与其所修饰的名词可能是主谓关系

He

was

the

last

one

to

leave

school

yesterday.昨天他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

The

train

to

arrive

was

from

London.将要到站的火车是从伦敦开来的。

2)不定式与其所修饰的名词可能是动宾关系

Get

him

something

to

eat.给他拿点儿东西吃。

She

has

a

lot

of

work

to

do

in

the

morning.早上他有很多工作要做。

3)不及物动词构成的不定式做定语,要加上适当的介词和被修饰的名词形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这里的介词不能省去。

I

need

a

pen

to

write

with.我需要一支笔写字。

There

is

nothing

to

worry

about.没有什么值得发愁的。

4)不定式修饰一些表示方向、原因、时间、机会、权利等抽象名词如:

ability能力,本领

drive赶,驾驶

movement运动,活动

ambition抱负,野心

effort努力,尝试

need需要,需求

campaign战役,运动

failure失败,不及格

opportunity机会

chance机会

force力,压力,要点

promise许诺,希望

courage勇气

intention意向,意图

reason理由,原因

decision决定

method方法,方式

light光,光线,亮光

determination决心,决定

motive动机,目的

struggle奋斗,努力,

tendency倾向,趋势

wish希望,愿望,祝愿

5)被修饰的名词前有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或next,

second,last,only和not

a,the等限定词时候,只能用不定式。

6)不定代词something,nothing,little,much,a

lot

等习惯上用不定式做定语。

John

will

do

anything

but

work

on

a

farm.除了农活,约翰什么都愿意干。

7)如果其动词要求用不定式做宾语,或者其形容词要器接不定式做补语,则相应的名词一般用不定式做定语。如:

tend

to

do---tendency

to

do;decide

to

do

=

decision

to

do;be

curious

to

do

=

curiosity

to

do

His

wish

to

buy

a

car

came

true.他要买辆车的愿望实现了。

Their

decision

to

give

up

the

experiment

surprised

us.

他们放弃这个实验的决定使我们大吃一惊。

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

and

the

last

to

leave.

他总是第一个到来,最后一个离去。

(2)分词作定语

分词作定语时有下面几个特点:

1)现在分词表示主动意义,过去分词一般表示被动含意。

2)现在分词表示正在进行,过去分词表示状态或做完(完成)的事。

He

rushed

into

the

burning

house.他冲进了正在燃烧着的房子。

The

child

standing

over

there

is

my

brother.站在那儿的男孩子是我弟弟。

The

room

facing

south

is

our

classroom.朝南的房间是我们的教室。

Have

you

got

your

watch

repaired?

你拿到那个修好的表了吗?

He

is

an

advanced

teacher.他是个先进教师。

3)下列不及物动词也以过去分词形式做定语或表语,但不具有被动意义,这点要注意:

departed,elapsed,faded,fallen,gone,frown-up,retired,returned,risen,set,vanished,much-traveled,newly-arrived,recently-come

(3)不定式和分词作定语时的时间关系

一般来说,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后;现在分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过去分词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前。例如:

Do

you

want

to

see

the

doctor

to

be

sent

for

from

Beijing?

你要见那位将从北京请来的医生吗?

Do

you

want

to

see

the

doctor

working

on

the

case

report

in

the

office?

你要见那位正在办公室里写病历的医生吗?

5.不定式和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1)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现在分词做状语与过去分词做状语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两者与所修饰的主语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的区别。

1)现在分词作状语时,现在分词的动作就是句子主语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动关系。

He

went

out

shutting

the

door

behind

him.

他出去后将门随手关上。

Not

knowing

what

to

do,he

went

to

his

parents

for

help.

由于不知如何办是好,他去找父母帮忙。

2)过去分词作状语时,过去分词表示的动作是句子主语承受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Given

more

attention,the

trees

could

have

grown

better.

如果对这些树多关心一些,它们本来会长得更好。

Faced

with

difficulties,we

must

try

to

overcome

them.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必须设法克服。

(2)动词不定式和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1)分词作状语一般表示伴随,而不定式常常表示目的。

They

stood

by

the

roadside

talking

about

the

plan.他们站在路边谈论着这个计划。(伴随)

They

stood

by

the

roadside

to

talk

about

the

plan.他们站在路边为的是谈论这个计划。(目的)

2)分词作状语放在句子开头,除表示原因之外有时表示时间或条件。动词不定式作状语时,除了表示目的以外,还表示结果或原因。

Reading

attentively,he

forgot

the

time

for

lunch.由于在专心读书,他忘了吃午饭的时间。(原因)

Reading

carefully,he

found

something

he

had

not

known

before.他仔细读书时,发现了一些从前不知道的东西。(时间)

Reading

carefully,you

ll

learn

something

new.只要你仔细阅读,你会学到一些新的东西。(条件)

His

family

was

too

poor

to

support

him.他的家庭太穷,不能维持他的生活。(结果)

The

boy

is

not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book

shelf.这男孩个子不够高,手伸不到书架。(结果)

We

are

glad

to

hear

the

news.我们很高兴听到这消息。(原因)

(3)下面一些句型是不定式做状语时候应该注意的:

a:not/never

too…to,too…not

to,but/only

too…

to,too

ready/eager/apt/inclined

to

表示肯定意义

b:做结果状语的不定式只能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常见的不定式动词有:find,hear,see,be

told,form,give,make,produce

等。

c:不定式做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一般为句子的主语,否则用for引导主语。

6.非谓语动词常考的其它结构

(1)疑问词+不定式结构

疑问词who,what,which,when,where和how后加不定式可构成一种特殊的不定式短语。它在句中可以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双重宾语。如:

When

to

start

has

not

been

decided.何时动身尚未决定。(主语)

I

don

t

know

what

to

do.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宾语)

The

difficulty

was

how

to

cross

the

river.困难在于如何过河。(表语)

I

can

tell

you

where

to

get

this

book.我可以告诉你哪里可以买到此书。(双重宾语)

注)A.有时疑问词前可用介词,如:

I

have

no

idea

of

how

to

do

it.我不知道如何做此事。

B.动词know

后面不能直接跟不定式作宾语,只能跟疑问词(如:how,what)+不定式:

While

still

a

young

boy,Tom

knew

to

play

the

piano

well

and

as

he

grew

older,he

wrote

operas,the

most

famous

of

which

is

Carmen.

(2)介词except和but作“只有…,只能…”讲时跟不定式结构(but与不带to的不定式连用)。

When

the

streets

are

full

of

melting

snow,you

cannot

help

but

getting

your

shoes

wet.

(3)不带to的不定式

1)在表示生理感觉的动词后的不定式不带to。这类词有:

feel

觉得

observe

注意到,看到

overhear听到

watch注视

listen

to听

perceive察觉,感知

notice注意

see看见

look

at看

hear听

On

seeing

the

young

child

fell

into

the

lake,Eric

sprang

to

his

feet,and

went

on

the

rescue.

2)另一类是某些使役动词,如make,let,have等。如:

Let

him

do

it.让他做吧。

I

would

have

you

know

that

I

am

ill.我想要你知道我病了。

(注):

①上述感觉动词与使役动词转换为被动结构时.其后的不定式一般需带to,如:

He

was

seen

to

come.

The

boy

was

made

to

go

to

bed

early.

②在动词find与help之后,不定式可带to亦可不带to,如:

He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e

sheep

(to)

break

fence

at

this

season.他发现羊在此季节越出栅栏,感到惊讶。

3)在do

nothing/anything/everything

but(except)结构中。例如:

Last

night

I

did

nothing

but

watch

TV.昨天晚上,我除了看电视别的什么也没有干。

但是,如果谓语动词不是“do

nothing,anything,everything”,那么but(except)所跟的不定式则仍须带。

The

doctor

told

him

nothing

but

to

stop

smoking.医生除了让他戒烟,其它什么都没有说。

There

was

nothing

for

them

to

do

but

to

remain

silent.除了保持沉默以外,他们没有别有别的办法。

(4)不定式与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和分词独立结构

1)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为:for

+名词(或代词宾格)+

不定式。例如:

I

found

it

impossible

for

him

to

do

the

job

alone.我发现他—个人干这活是不可能的。

(注)在表示人物性格、特性等的形容词后面,常用of引出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例如:

It

was

wise

of

him

to

do

that.他那样做是明智的。

2)动名词的逻辑主语为;①人称代词的所有格+动名词;②名词

s+动名词。例如:

Tom

insisted

on

my

going

with

them.他坚持要我和他们一起去。

He

dislikes

his

wife

s

working

late.他不喜欢他妻子工作得很晚。

3)某些形容词,如:careless等不定式后可以加of来引导出其逻辑主语。这类词主要有:absurd,bold,brave,courageous,careful,careless,clever,wise,foolish,silly,stupid,good,nice,kind

thoughtful,considerate,greedy,generous,honest,modest,polite,rude,cruel,selfish,wicked,wrong等

It

i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你帮助我太好了。

间或也可用for

+

there

to

be表示(而且there后面的不定式只能是to

be)。

It

s

a

great

pity

for

there

to

be

much

trouble

in

the

company.太遗憾了公司里有这么多的麻烦。

更多精品在大家!http://www.16fw.com大家网,大家的!

篇3: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本文关键词:下册,归纳,七年级,要点,知识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本文简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本文内容: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②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③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④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②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③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④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⑥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

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民族

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南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纥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满族

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民族

吐蕃

回纥

靺鞨

南诏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一带

色楞河流域

东北松花江、黑龙江

云南苍山洱海

生活习俗

游牧、农耕、纺织和冶铁水平高

崇尚勇敢、作风淳朴

骁勇强悍、能歌善舞

建筑艺术高超

杰出首领

松赞干布

怀仁可汗

渤海郡王

云南王

与唐关系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建筑: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二、文学:诗歌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诗人:

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

三、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四、绘画

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五、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1、唐初:《秦王破阵乐》

2、盛唐:《霓裳羽衣曲》

以上内容用表格可简化归纳为:

一、科技方面

类别

朝代

设计者

成就

建筑

隋朝

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雕版印刷术

唐朝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学方面(诗歌)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代表著作

诗歌特点

人称

李白

盛唐时期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诗圣”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

代表人物

著作

成就

书法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创立了新书体“颜体”,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

《玄秘塔碑》

自成“柳体”

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历代帝王像》

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艺术

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流域分裂局面。

联系: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人物或政权(东汉末的曹操、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二、辽、宋、夏的和战

1、宋与辽──澶渊之盟

(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一分为二评价。①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负担老百姓,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2、宋与夏和战

1)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2)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1、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

郾城大捷

4、宋金和议: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杀害了岳飞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契丹

10世纪初(916年)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宋(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

大夏(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1038年)

元昊

兴庆

女真

12世纪初期(1115年)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中都)

宋(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四、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

从远古到西晋期间,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在北方,主要是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较好,中华先民最早开发这一地区和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等原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地区虽然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开发仅属局部开发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这正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但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直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开始南移,其主要原因有:①自唐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政权的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时期。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继续南移并能够最终完成的原因是:①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②政治因素:这表现为: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③经济因素: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了南方。

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规律和启示: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是从北向南、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从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的。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往往是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史之乱后、五代十国时期、宋金对峙时期等等)。③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④由于战乱,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⑤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⑥政治中心南移对于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如南朝都城在建康、南宋都城在杭州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具有一定影响。⑦经济重心南移是漫长历史变迁中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当前,在祖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保持协调发展,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

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住:百姓住房多为低矮茅屋,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两侧有耳房和偏院。

4、行:宋代缺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的兴起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元朝的建立

1、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

3、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

4、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行省制度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的内容:

1、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2、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包括管理北方的岭北行省、管理东北的辽阳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等)。

3、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表现: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④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

2、作用: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特点: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这种融合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第13、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发明

1、科学技术的发明

类别

发明者

朝代

成就

活字印刷术

毕升

北宋

经济、省时大大促进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指南针

战国时期

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宋时期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末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2、两位杰出科学家:①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②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二、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

1、史学: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史学上的“两司马”

史学家

年代

著作

体例

叙事范围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到五代

2、文学: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特点(或内容)

宋词

北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派”: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两宋之交

李清照

《声声慢》等

“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

南宋

辛弃疾

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元曲

元朝

关汉卿

《窦娥冤》

鞭挞社会黑暗势力

3、艺术

绘画:

朝代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特点(或内容)

宋朝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元朝

赵孟

    以上《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心理学章节归纳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