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讲课 本文关键词:厄运,讲课,信念,打不垮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讲课 本文简介:《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读中感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教学重难点: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2、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讲课 本文内容: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读中感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2、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词句,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引导复习,发现“厄运”。
1、我们接着学习史学家谈迁的故事。(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中四个字的词语非常多,老师这里有几个,谁来读?
出示:家境贫寒
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
3、你能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
4、这节课我们一块儿走近谈迁,进一步体会他那——(读课题)!
5、课文中的厄运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二、围绕“厄运”,走进谈迁。
1、设疑促读。
谈迁编写的《国榷》被偷,为什么对他来说是一场厄运?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圈、点、勾画重要词,写出自己的理解。
2、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品读,理解《国榷》来之不易。
(2)“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为了这一点的史料,谈迁就走了一百多里路,那完成这部500多万字的巨著,谈迁该付出多少的努力、多少的心血呀!)
3、朗读感受“厄运”
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实际上是偷走了什么?读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如果换作是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三、悟读“打不垮”,读懂谈迁。
就在很多人认为谈迁再也站不起来时,他又毅然地拿起了手中的笔,坐在书桌旁,你看到这样的谈迁了吗?
1、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学生聆听想像: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说说其中最感人的一幕?
2、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A:交流
①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野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②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③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B:引读
(1)为了《国榷》,谈迁背井离乡,来到了环境恶劣的京城郊外,白天,他……;到了晚上……
(2)为了《国榷》,谈迁孤身一人,风餐露宿,白天,他……,到了晚上……
(3)为了《国榷》,谈迁从一个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如今两鬓斑白、百病缠身的老年,白天,他……,到了晚上……
3、是啊!他哪里是在用笔书写,而是在用生命书写啊!那究竟是什么支撑着谈迁这样去做呢?(他从小立志写一部史书)
齐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出示图片)这就是谈迁和他的《国榷》。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看这幅图,你看出了什么?想说什么?
谈迁就像松树那样坚强,……他就这样永远被写入史书。这就是——“名垂青史”。
四、走出谈迁,走向生活。
1、孩子们,此时此刻,我们除了从《国榷》中读到明王朝300年的历史外,还能读懂什么?(齐读最后一段)这是作者的感受。就让我们记住谈迁的故事,记住这一段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
2、老师读了这个故事后,想到了这么两句话,出示、齐读: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小结:只要有勇气,有信念,有意志,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五、读写结合,作业训练。
1)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认真思考,自己写一句励志格言,写完后别忘了署上你的大名。(配上《从头再来》音乐)。
2)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谈迁,课后去读读《谈迁传》这本书。
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战胜厄运
谈迁
名垂青史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怎样就能带领好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呢?教学中,我立足有效,从五步教学(引导---发现---合作---点拨---训练)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味,感悟谈迁的坚强,感受信念的力量。具体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引导复习,发现“厄运”。
在读题、揭题之后,我就给学生出示了几个词语,让他们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回顾了上节课内容。而后直奔主题(自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国榷》被偷,领悟“厄运”,点明课题。
二、围绕“厄运”,走进谈迁。
学生在圈点勾画后,反复品味第一自然段的几组数字。让他们在鲜红、醒目的数字中感受《国榷》完成得不易,感悟谈迁的孜孜不倦、呕心沥血。让学生明白《国榷》就是谈迁的全部,就是谈迁的生命!
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数字中获得了阅读感官,得到了阅读感悟。在此基础上,我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领到接近生活的感受中,让他们在形象、直观的感悟中解读文本。
大喜之后的大悲,在学生明白谈迁面对完稿的《国榷》,转眼化为乌有。我引领学生在反复品读词句基础上,换角色进行感受自己当时的心情。这样透过文本语言,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三、悟读“打不垮”,读懂谈迁。
第3自然段是领悟人物感情精髓的重点段落,在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谈迁的行动中感受谈迁的“打不垮”。在反复引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需要重组教学,设计成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感悟、理解是多元的,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思想,张扬了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引导学生读书要把文字想像成画面,比如从“终日奔波”一词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谈迁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都在奔走、忙碌,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艰辛,进而感受到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支撑着他。
四、走出谈迁,走向生活。
在学生读懂谈迁后,带着对他的敬仰之情去课文的结尾,将主题升华了一个层次。
五、读写结合,作业训练。
课外写感受,有机地将读写结合在一起。课后去读读《谈迁传》这本书,也扩充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以上是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想,还有哪些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设计及说课
襄
垣
小
学
赵
彩
霞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课前谈话
师:很高兴再次见到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风吹”,规则是老师说“大风吹”,同学们说“吹什么”,老师说“吹戴眼镜的同学,那么戴眼镜的同学就站起来,明白吗”,好开始。
师:大风吹。
生:吹什么?
师:吹没有戴眼镜的女同学
生:(没有戴眼镜的女同学站起来)
师:大风吹。
生:吹什么?
师:吹热爱
古城西安的同学
生:(全部同学站起来)
师:一个热爱家乡的孩子,也会热爱自己的父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
师:大风吹。
生:吹什么?
师:吹上课能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
生:(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站起来)
师:真好,老师感觉到同学们的状态非常好,感觉到大家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开始,有了自信,我们今天的课堂一定很精彩。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二、走进国榷,体会谈迁信念的坚定
1、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就是——
生:谈迁。
师:我们知道他的信念是——
生: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师:谈迁几次撰写《国榷》。
生:两次
2、读课题(读出气势)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谈迁,进一步了解国榷,
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
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激情地)这是坚不可摧的信念,再读——
生(激昂地):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坚定地)这是永不言弃的信念,再读——
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品读重点句,体会谈迁信念的坚定
师: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力量!谈迁第一次是怎样撰写《国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生: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师:你关注的是谈迁写作的细节,还有吗?
生: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课件出示)教师出示投影
师:我想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你为什么关注这个句子?
生:因为这个句子很特别,用了很多数字。
师:你很会很抓句子的关键词,我们不是上数学课,然而这个句子却用了很多数字,数字是枯燥的,有句广告语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老师把这个句子进行了浓缩:
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课件出示)
师:这个句子意思变了吗?
生:没有。
师:既然意思没有变,又这么简单,老师想用这个句子替换课文中的句子,你看行不行?
生:不行。
师:光说不行可不行,要有理由说服我。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观点,我们说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根据。
生:我觉得第二句好,因为这样句子更简练。
师:这是你的观点,的确,第二个句子更简练,其他的同学怎么想的呢?
生:第一句好,我觉得第一句可以体会到谈迁为了编写《国榷》非常辛苦。
师:真了不起,你读出了写国榷很辛苦,能告诉大家,你从哪里读懂的吗?
生:谈迁写《国榷》花了20多年的时间。
师:是呀,人生能有几个20年,国榷就是谈迁的心血呀!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好,我从第一句读出了谈迁做事一丝不苟。
师:你很会用词,你从哪里读懂的呢?
生:谈迁六次修改《国榷》。
师:老师想问一下,你的作文一般多少字呀?
生:400字。
师:一般修改几次?
生:修改两次。
师:谈迁六次修改的是什么?
生:400多万字的国榷。
师:从六次修改,400多万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谈迁?(体会和感悟)
生: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的谈迁。
生:我觉得第一句好,用上数字谈迁写国榷的过程更加具体。
师:看来语文课上的数字还会说话呀!有了数字,我们感受到了国榷来自不易,感受到谈迁治学的严谨,感受到了谈迁信念的坚定!
同学们能理解这个句子,能不能读好这个句子呢?谁来试试?
生:读句子
师:
读得不错,正确、流利,老师给你打98分,想得一百分吗?
生:
想。
师:好,有志气,有信心,还要有方法,怎样才能读好这个句子,谁来当当小老师,给他提个建议。
生:突出数字,把数字稍微读重一点。
师:能说说理由吗?(为什么这样读)
生:这样就能更突出国榷来之不易,突出谈迁意志坚定。
师:你是从句子重音提出的,是个不错的建议。还有吗?
生:还要读出对谈迁的敬佩。
师:说得真好,你是从句子的感情提得建议。来试试(刚刚那个读书的同学)
生:再读。
师:真好,学了就用,老师给你打100分,我们像他一样,一起读这个句子(给孩子多一次机会,给机会的过程就是让他和同学们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生:齐读。
二、信念遇挫,感受谈迁的不幸
1、遭受厄运
师:经过20多年的努力,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谈迁欣喜若狂,然而,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做到故事性)
生:国榷书稿被盗了。
师:小偷偷走的仅仅是国榷的书稿吗?
生:还有谈迁的心血。
生:还有谈迁的辛苦。
师:书稿被盗,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就化为乌有,这对谈迁来说就是遭受了---(用题目中的词语)
生:厄运。
2、品读重点句,体会谈迁心情
师:遭受厄运的谈迁心情怎么样呢?你会想到用什么词来表达谈迁走此时的心情呢?
生:悲痛欲绝
生:
痛苦万分
生:
痛哭流泪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此时此刻谈迁的心情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找到描写谈迁心情的句子。
生: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师:谁来读这句话。让我们能感受到谈迁此时此刻的心情
。
生: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师:你读得不错,如果能注意读好句中的标点,就能读得更好。老师把这个变了一下,你看看课文中的句子应该用那种读法?
出示:(课件出示)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生:我觉得应该用第一种读法,第一句要读慢一点。
师:为什么要读慢一点呢?(为什么这样读)
生:逗号的停顿要长一点。
师:你是从标点本身说的。
生:第一句读慢一点,可以体现谈迁内心的悲痛。
师:说得很好,我们知道句子要读慢一点,还要知道为什么读慢,
你再来试试。
生:再次朗读句子。
师:
有进步!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谈迁内心的悲痛,我们一起读(个别到一般)
生:齐读
三、信念坚定,再次撰写国榷
1、过渡
师过渡:厄运当头,许多人认为谈迁再也站不起来,然而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第二次撰写国榷呢?
师:同学们,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站了起来呢?
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再读,为信念坚定的谈迁加油打气!
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是信念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
2、读、画四字词语,体会谈迁再次撰写国榷的困难
师:
谈迁第二次是怎样撰写国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与谈迁写国榷有关的四字词语。
生:默读,画,批注
3、品读词串,体会谈迁信念的坚定
师:这个自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四字词语很多,四字词语内容丰富,表现力强,老师把其中的一些四字词语进行了一个组合。
出示:(课件出示)
一袭破衫
年老体弱
四处寻访
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
奋笔疾书
师:谈迁为了撰写国榷,
战胜了许多困难,但课文没有直接写困难,同学们读读这组词语,想一想谈迁第二次撰写国榷碰到了那些困难呢,还要说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生:贫穷,从一袭破衫看出来的。
生:从终日奔波看出谈迁非常劳累。
生:孤独,从面对孤灯体会到的。
师:这么多的困难,谈迁有没有畏惧呢?
生:没有。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奋笔疾书。
师:奋笔是摇动笔杆,书是写的意思,疾有两个意思,一是疾病,二是快速,同学们说这里疾是什么意思呢?
生:快速。
师:谈迁在时间赛跑。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四字词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不怕贫穷,不怕劳累,不怕孤独,信念坚定的老人形象,我们来合作读这组词语,让这位老人的形象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老师读一个,你们读一个。
(师生合作读词串)
师:同学们,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词语只有放在句子里才有生命,我们来读读这组句子:出示:(课件)
(1)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2)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3)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4)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4、理解名垂青史,体会谈迁的人生价值
师:想请四位同学来读,一人读一句。
生:(分别读四个句子)
师:同学们知道名垂青史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说说名垂青史的意思。
生:名声在历史里流传。
师:南宋有两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一个是岳飞,一个是秦桧,
他们的名字都在历史中流传,都可以使用名垂青史吗?
生:不能。因为秦桧的名声很坏,不能用名垂青史。
生:岳飞精忠报国,可以说名垂青史。
师:那如果要送一个意义相近的词给秦桧,会送一个什么词语呢?
生:遗臭万年。
师:词语意思差不多,但感情色彩完全不一样。我们课文是说谁“名垂青史”呢?
生:谈迁。
师:名垂青史的仅仅是谈迁和国榷吗?
生:不!更是他的——坚持不懈、严谨认真、顽强意志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5、关注写法
师:刚刚我们一直在关注谈迁,在关注《国榷》,现在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作者,这篇课文两次写到谈迁写《国榷》,但第二次写的详细些,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这样就能详略得当。
师:嗯,这是你的看法,还有吗?
生:第二次写《国榷》更能体现谈迁在厄运面前的精神。
师:你认为是第二次写《国榷》更能体现中心,体现主题。真好。
6、小结板书
师:谈迁第一次写国榷后遭受厄运,面对厄运,谈迁再次撰写国榷,最后实现了愿望,(边说边连线成v字,他的胜利靠什么呢?(学生总结板书:坚定的信念)
四、以写整合、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面对厄运,信念在,希望在!作者蒋光宇在文章最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蒋光宇
师:我们一起读这个句子,向谈迁表达我们的敬意。
生:(读句子)
师:这样的句子我们要用心去读,再读
生:(再读句子)
师: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人像谈迁一样,面对厄运,不低头,不气馁,依靠顽强的毅力,努力拼搏直到成功,让我们静静的来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来聆听一下他们的教诲。
(播放课件。张海迪、贝多芬、
残疾人等的事迹及名言的图片,师读介绍的句子,生读这些人面对厄运的语言。)
师:张海迪-----作家,哲学硕士,五岁因病高位截瘫。
面对厄运,她说----
生: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的站起来!
师:贝多芬——,世界著名钢琴家,中年耳聋。面对厄运,他说——
生: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
师:他们虽然国籍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和谈迁一样的
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读)
……
师:老师在读完谈迁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用一句话写了自己的感受:
信念是力量的源泉,有了信念,即使在冬天也能感受春的气息!
————王先云
师:我想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一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一句名言的形式写下来,要署上自己的名字。
生:也许我们都会碰到困难,但只要我们像谈迁那样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就会战胜困难。
生: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生: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许我们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有信念,就会有希望;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下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20课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
王先云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主题单元──“美好品质”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条件下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课文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进行叙述,短短600
多字却讲述了谈迁两次撰写《国榷》的经历,时间跨度长,具有很强的概述性。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体会运用数字的表达效果,通过品、读、感悟、体会谈迁完成《国榷》的艰辛。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困难是对谈迁这个人物了解很少,课文又没有详细的故事情节。这就要靠教师依靠信息技术补充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描述前后联系,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谈迁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三、设计理念
1、立足文本,按照“文本讲了什么——文本是怎么讲的——我读文本有什么收获”来组织教学。
2、立足学生,强调课堂学生学有所得,这种“得”包括发展语言能力,体会一种精神,学到一种品质。立足学学生的基本方式就是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明确目标的任务,学生可以围绕目标和任务来解决问题。
3、立足语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结构特点,去学习语言,去体验人物情感和精神。
四、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3、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一、走近《国榷》,了解谈迁信念
1、复习导入。
2、齐读课题。
3、谈迁的信念是什么呢?(从文本中了解谈迁的信念,就是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4、《国榷》是一本怎样的书?谈迁是如何完成《国榷》这本书的呢?(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任务一:比较句子,体会数字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课件出示:
句子1: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句子2: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
预设:学生比较后体会到:
20年说明写作《国榷》时间长,是谈迁生命的体现。
6次修改说明谈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改什么”“怎么改”)
50多岁说明《国榷》是谈迁心血的结晶。
(2)、读完这个段落,你觉得《国榷》是一本怎样的著作?
(3)、指导朗读重点句(带数据的句子。)
(4)、小结:用把握关键词的方法理解重点句。
二、信念遭厄,体会谈迁的不幸
过渡:过度:谈迁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面对这部凝聚了他20多年心血的国榷,他怎能不欣喜若狂,然而,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国榷》被盗。
1、以文解释词语“厄运”。
2、厄运仅仅指《国榷》被盗吗?
(1)从“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这句话可以看出,编写《国榷》是他人生的志向和信念,可如今已全部化为乌有。
(2)如今年老体衰,重编《国榷》有心无力。
(3)家徒四壁,想实现信念难上加难。
(4)《国榷》的遗失,再加上贫穷、伤病、衰老,对50多岁的谈迁来说真可谓是“厄运”了,厄运的打击使这位老人一蹶不振。
3、遭受厄运,此时此刻,谈迁的心情会怎么样呢?用几个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来表现此时此刻谈迁的心情。(凭借语境,积累词语。)
4、课文是怎么表现谈迁遭受厄运心情的,找出表现谈迁心情的句子。
5、指导朗读表现谈迁心情的句子。
三、信念坚定,谈迁第二次写《国榷》
师过渡: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当生活风平浪静时,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然而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时,真正的英雄就会显出他的强者本色,厄运当头,在许多人认为谈迁再也站不起来时,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1、读题目。
2、为了撰写新的国榷,谈迁又付出了哪些努力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动的描写谈迁再次撰写国榷的四字词语。
(1)请大家小声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一些你认为重要的四个字的词语来。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词语组块。
一袭破衫
年老体弱
四处寻访
奋笔疾书
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
一袭破衫仍然奋笔疾书,体会到谈迁不怕(
)
年老体弱仍然奋笔疾书,体会到谈迁不怕(
)
四处寻访仍然奋笔疾书,体会到谈迁不怕(
)
面对孤灯仍然奋笔疾书,体会到谈迁不怕(
)
面对逆境谈仍然奋笔疾书,他靠的是(
)。
教师: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谈迁在你心目中是一个什么形象?
生活中的谈迁
历史学家谈迁
坚定信念的谈迁……
3、
第二次写《国榷》,信念得以实现。
任务2:比较句子:,体会新国榷的来之不易
多媒体课件出示:
句子1;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句子2: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对比读
(2)、翔实精彩背后是什么?
(3)、名垂青史教学,体会谈迁和谈迁的精神以及《国榷》名垂青史。
4、两次写《国榷》,品味写法
(1)、这一节课我们一直在关注谈迁,下面我们来关注作者。作者写谈迁两次写《国榷》是不是一样?
作者着重描写了第二次写《国榷》。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内容或情感上:让读者更感到他坚韧不拔,更能体现谈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形式上:详略得当
小结:好钢用在刀刃上,笔墨用在最能表现中心的地方。这也是作者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同学们,谈迁是可敬的,他没有被厄运打垮,因为他心中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古今中外,有许多人也像谈迁一样,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2、从刚才介绍的人物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
3、这也正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蒋光宇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句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齐读)(板书:信念
希望之光)
4、读完课文,我们都有很多感受,有很多话要说,我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任务3:情境写话
多媒体课件出示:
我想对谈迁说,(
)
我想对《国榷》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
)说,
(多媒体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老师送名言:
多媒体出示:
(1)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2)春天最难过的是没有收获的耕耘;人生最难过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
(3)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
(4)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5)如果大海里没有风浪,海燕绝不会美名远扬。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信念
战胜
厄运
信念在
希望在
附:本课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点
1、按照“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2、设计的核心是以任务驱动,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都指向语言的学习和品位。
3、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比如《从头再来》的歌曲,可以营造一种昂扬的,向上的氛围,也与谈迁的事例和精神吻合。
4、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基本的角色定位,整合的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篇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本文关键词:厄运,信念,打不垮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本文简介:《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安丘市青云山小学韩杰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本文内容: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安丘市青云山小学
韩杰
教材分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围绕学生最关注的问题运用问题解决的六步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多种互动的交流,给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发问、探究,通过自主的尝试、实践升华为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回顾你十年的成长经历,你觉得自己遭遇到的可以称之为不幸的事情是什么?面对这样的不幸,你又是怎么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教你如何面对正确不幸的文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二、检查预习
在走进课文,感受人物的曲折命运和可贵品质之前,我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自读、同桌合作读,同桌展示读。
2.检查课文重点段落的朗读:谁来点将?(由一生挑选另一生读指定的自然段)
三、问题学习三部曲
(一)提出问题
大家都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能抓住课文的主旨。下面我们从课题入手走进课文。那么,通过课文的阅读,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谁拥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厄运是什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信念?)他面对厄运是怎样做的?
(二)筛选问题
这些问题中,有很多是同学们可以自己通过课文的阅读来解决的,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
问题一.
谁拥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谈迁)
问题二.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信念?(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问题三.厄运是什么意思?
1.生答
2.速读课文,思考一下: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可以用课本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交流评价:谈迁只是书稿被盗而已,为什么对他来说是“厄运”呢?
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4.学生交流:(师出示)
整整奋斗了20年,整整追求了20年,花了20年的心血编写成的鸿篇巨制顷刻间化为乌有,这不得不说是一场厄运。
(三)解决疑难
1.同学们,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为了自己的信念,谈迁面对厄运到底是怎样做的?针对这个疑难问题,我们继续运用六步学习法来解决。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按下面的步骤进行自学和合作。
课件展示:
2.自学后小组交流展示。
①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这段话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谈迁?
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②“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一袭破衫”什麽意思?文中的插图谈迁的衣服怎么样?
你是怎样理解“终日”的?我们读书要把文字想像成画面。谁能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文字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出示课件:
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人们还_____,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中午,烈日炎炎,人们正_____,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晚上,月黑风高,人们已_____,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最后引读: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他都在奔走、忙碌,一句话——你能通过读,让同学们也体会到很苦吗?(指导朗读)
③“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④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3.在谈迁的心目中,除了国榷还是国榷,为了这矢志不渝的信念,他在努力,在抗争,当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时,他是在与什么抗争?(环境)当他面对孤灯,仍不停挥毫书写,他是在与孤独抗争,当他明知自己年老体弱,却奋笔疾书,这是与身体抗争,当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时,他要与时间抗争,他重新编写巨作,这是在与厄运作顽强
的抗争。
4、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
A引读“又经过了几年------名垂青史”
b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名垂青史的仅仅是谈迁这个人吗?还有什么?(不屈不挠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
5.有一首是这样赞美谈迁,谁来读一读。(出示诗)
师唱诗
生齐读
四、整体感悟,悟出道理
1.谈迁成功了,他用自己不幸的遭遇,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什么?(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
2.请同学自己读一读,有什么感触?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感受。(有信念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
人生岂能虚度,只要生命还在,就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3.师: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古今中外,有许多人也像谈迁一样,我们再来看几张熟悉的面孔。
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
http://ting.baidu.com/player/index.html?__methodName=mboxCtrl.playSong&__argsValue=7275306&fr=mp3#loaded
3.教师小结:就让我们把这段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铭记在心。
师出示最后一段话,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4.在此,老师想把心中的感受凝成两句话,送给大家:
5.你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把心中的感受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学生用一句话书写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生命的强音》中的《风雨彩虹》模块的文章,准备下一节进行读书交流。
教学反思:
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的教学中,我努力以文本为依托展开教学。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怎样就能带领好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呢?教学中,我立足文本,本着提出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思路一步步深入。首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即时解决,将学生群体难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关键问题运用六步阅读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六步阅读法顺应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锻炼了学生在读、思、写、议、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由此,学生很自然地关注语言,走进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味,感悟谈迁的坚强,感受信念的力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交流中“拨开云雾见青天”,教师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引导、点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度的提升。雁过无痕,润物无声,以文本为例子,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从一叶障目到一叶知秋。
教师情况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职工子弟小学
姓名
韩杰
职称
一级教师
电话
0536-4362401
电子
邮箱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山小学
自我介绍:韩杰,生于1978年5月,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五年,2009年评为一级教师,撰写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