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动摇与出路 本文关键词:动摇,出路,信仰,力量
信仰的力量、动摇与出路 本文简介:关于信仰与其他材33班张金宇说起信仰,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宗教,认为信仰不过是一群狂热的信徒追求着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念想。这种观念,无疑是狭隘的、缺乏人生体验的表现。他们毫无经验的推断出自己的观点,将迷信与信仰混为一谈。信仰,是独立于宗教之外的,人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建立起的崇高而神圣的,具有指导性的观
信仰的力量、动摇与出路 本文内容:
关于信仰与其他
材33班张金宇
说起信仰,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宗教,认为信仰不过是一群狂热的信徒追求着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念想。这种观念,无疑是狭隘的、缺乏人生体验的表现。他们毫无经验的推断出自己的观点,将迷信与信仰混为一谈。
信仰,是独立于宗教之外的,人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建立起的崇高而神圣的,具有指导性的观念。
信仰,是方向,是力量。信仰指引每一个信仰者,在实践中挖掘生命的力量之源,在仰望中超越生命场中种种难以避免的不快。或许信仰的方向不一定真实,如同高悬人们心中的上帝般。客观主义者可能会傻傻地论证上帝存在的合理性。但只有真正的信徒明白:我无法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但你亦无法证明上帝是虚妄的。那么我信上帝,只要它的存在与我的内心自洽,存在与否的讨论便显得不那么必要了。
信仰的存在问题并不重要,但选择信仰是一场有意义的冒险。信仰的价值在于它指引我们的行为,在人生中实践自己的信仰。行胜于言,一个张口闭口都是信仰上帝但却从不去教堂的人根本不会是基督徒。真正的信徒,是会在空无一人一车的马路上等红灯,因为他知道上帝看着他;马克思为国际工人运动笔耕不辍,因为他相信解放工人的斗争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共产党宣言》,我一次又一次被其中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震撼:就算被当作欧洲上空的幽灵又怎样,那只能说明共产主义成为一个公认的势力;就算公开告诉强大的敌人自己推翻他的目标又有什么要紧,那只说明马克思对胜利必将来临的决心。
“在这场斗争中,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是信仰带给共产主义者者怎样的神圣和坦荡啊!
信仰的力量来源于仰望的距离,“如果我知道上帝是什么样的了,那么我不会再信仰上帝了。”可是,信仰的动摇亦来源于这虚无缥缈的距离感。回到中国,文革将建国后那种精神饱满的状态演变为混乱,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由于社会环境的变革遭受动摇,至今令许多老人感叹不已。曾经的处处矗立的毛主席雕像大多淡出视野,曾经劳动群众脸上热情洋溢的笑容早已定格在荧幕。直至今日,中国仍被认为是处于信仰缺失,充斥着功利和拜金情绪的世俗时代。
那么出路在哪里?我难以给出一个建设性的建议,来组建一个新的集体的信仰。但我想说:我们不应抱怨社会缺少信仰,应该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力量,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信仰。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一个非群体化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为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立体性的变革。人们不再是相同的穿着,不再活动于一小块地域,不再手拿毛主席语录。相反,3D打印技术使产品生产随心所欲;便利的交通产生了地球村的概念;多样化的媒体传播着五花八门的资讯。这种变化,使每个人的经历大为不同,非群体化的生活环境直接导致了人的价值观念的非群体化,也就造成了集体信仰的缺失。这种缺失是科技进步的必然,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接受并直面,寻找到个人心灵深处的信仰。正如习主席所言:“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只有牢牢抓住个人的信仰,将个人信仰与国家信仰紧密相连,将自己的命运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前途紧密相连。那么,我们才会找到信仰困境的出路,中国必将找到信仰缺失的出路。
其他
上面是我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就我自己而言,我的信念是认真踏实做好自己的事,问心无愧。来到清华,我突然感到这一点格外的重要。对比于过去在成都,所有的市民包括同学都带着一份闲适的心态,在很多旅游景点都有老太太打牌,有朋友们在茶棚喝茶摆龙门阵,宽窄巷子里的两边的露天咖啡厅都坐着各色吸引眼球的俊男靓女。成都七中的学习生活紧凑但大家都认为懂得享受生活懂得玩耍的人,学习才会更好。来到北京,其实还是多少让人有些失望的。课上老师也提过,很多的人和集体想的太多,想完成很多的事很多的活动,反过来每件事都做得不认真,做事总是十分浮躁。这里有高大上的思想教育,但这里的同学都玩掉节操的游戏,虽然很多人都在心中觉得这种游戏的无意义和颓废。看到不少同学选了许多的课,结果思修课上却在做作业。选多门课是为了刷GPA吗?参加各个组织是为了简历增色吗?感觉很多人都被一种盲目的力量带领着向前,却忽视了现在的路、前方的路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想我们用了十年从应试教育的山谷中爬出,却带上了应试教育中互相比较的习气和市场经济下功利的追求。其实,一次考试结果、一次社工实践,在很多年后我们都会忘记其中的细节,我们不知道在曾经的哪一道题上犯了错,我们不知道曾经做了多少具体的工作,我们可以记得的,是为了一个目标,每天从早到晚的愉快地奋斗,我们可以记得自己对理想的那种纯真的追求,我们可以记得曾经奋斗的孤独和孤独的享受,我们可以记得困难时朋友间相互鼓励的温情。其他的结果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自然的事情了,尽人力而知天命。况且我相信,结果只会改变人一时的处境,而走过的路,才会对人生的塑造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成都,老师就告诉我们,现在大城市里学生的发展障碍就是两点:一是比较,二是功利。那么思修课就让我更加深刻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自己的信念,站好自己的姿态。每次上课我都会坐在前两排,包括思修;学习时我会认真地看书而不是急着做作业;我放弃了社工因为不愿生活就此被束缚;这些大家都不理解,都感到奇怪,但是我想在这个信息发展的时代,需要有自己的执念,更多地关注内心,才可以不被外物所累,才可以真正地追求自己的生活状态。正如君子应是独立的,“君子不党”,我想无论他人怎样,我都会从实际行动出发,做好自己,践行自己的信念,不经意地影响身边的人,其他的,都可略去。
篇2:学习《面向未来的赶考》的体会——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
学习《面向未来的赶考》的体会——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 本文关键词:赶考,理想信念,不动摇,面向,体会
学习《面向未来的赶考》的体会——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 本文简介: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学习《面向未来的赶考》的体会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邹占才本人认真学习了新华社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感受很深,获益良多。今天,面对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赶考远未结束”的谆谆告诫和对焦裕禄精
学习《面向未来的赶考》的体会——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 本文内容:
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
——学习《面向未来的赶考》的体会
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邹占才
本人认真学习了新华社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感受很深,获益良多。今天,面对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赶考远未结束”的谆谆告诫和对焦裕禄精神的深刻阐述,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大力弘扬“赶考”精神,才能交出优异答卷。文章的主旨,是告诉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理解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和价值;三要以党章为镜,对照“四风”切实加以整改,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赶考”。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人谈谈对“坚持理想信念”的一些体会。
理想信念就像迷雾中的一盏明灯、十字路口的一块路标、浩瀚海洋中的一个航标,有了它,我们的人生路才会更加清晰明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在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对理想信念都不能动摇和放弃。必须时刻牢记,共产党员活着不是单纯为自己,而是为了让别人活的更好。
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共产党员终身必修课。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够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就能够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
坚定理想信念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的精神动力,是精神家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是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因素,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支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好比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外表看起来再美,也会得“软骨病”。现实当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滑向腐败的深渊,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事实一再证明,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理想信念从来都是具体的、现实的。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体现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个根本要求上来,体现到纠正“四风”上来。自觉克服形式主义,讲实话、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自觉克服官僚主义,想一切问题、做一切决断,都应站在学校立场上,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以家长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标准;自觉克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
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融入到依法履职的实际工作中。理想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把这种力量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正能量。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始终保持理想信念不动摇、精神状态不懈怠;防止和克服“二线”思想,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和进取精神;克服短期行为,增强责任意识,无论是进行管理、服务,还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从维护和实现学校利益出发,把学生放到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做到权为学生所用、利为学生所谋、情为学生所系,使学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自己为教育事业服务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