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气象与气候的野外实习报告

气象与气候的野外实习报告 本文关键词:野外,气象,气候,实习报告

气象与气候的野外实习报告 本文简介:气象与气候的野外实习报告一、观测实习的目的与意义《气象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基本技术训练课程。因此,气象观测实习是《气象与气候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培养学生诸多地理能力和锻炼学生良好科研品质的重要途径。作为未来的中学地理教师,通过《气象

气象与气候的野外实习报告 本文内容:

气象与气候的野外实习报告

一、观测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气象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基本技术训练课程。因此,气象观测实习是《气象与气候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培养学生诸多地理能力和锻炼学生良好科研品质的重要途径。作为未来的中学地理教师,通过《气象与气候学》的学习,除了能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气象、气候部分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能带领中学生进行课外气象观测等课外气象活动。因此,气象观测实习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课外气象活动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

通过此次实习,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已学过的气象学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为对已学习的知识点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我们的实际观测动手能力,以及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二、野外实习的时间:6月1号到6月3号。

三、野外实习的路线:广西师范学院的气象观测场,吴圩气象站,仍降雨基地,广西气象影视中心,广西气象大厦。

、在校内观测实习的程序和所用仪器的说明

我们在校内观测的主要内容是气压计,风向、风速、百叶箱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地中5cm温度、地中10cm温度、地中15cm温度、地中20cm温度、蒸发量,云状等,观测项目按各个组的实际条件进行。

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到的仪器有:

测温仪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地面温度计、曲管温度计、

测湿仪器:干湿球温度计

测风仪器: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计

看云状仪器:墨镜

注意事项:

(1)地温表的安装:

地面三支温度表水平地平行安放在地面上,从北向南依次为地面零度、地面最低和地面最高,相互间隔5cm,温度表感应球部朝东,球部和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漏出地面。

(2)曲管地温表的安装:

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cm处,按5、10、15、20cm深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朝北,表间相隔10cm,表身与地面成45度的夹角。安装时,先挖一段45cm的沟:沟的北壁垂直向下,与东西向的南壁成30度角,南壁随深度挖成与北壁成45度交角的斜坡面。再沿南壁量出各地温表的水平位置,在北壁量取所需深度,并在该深度处作出一水平小洞穴,然后分别把地温表放入沟内,使感应部嵌入北壁的小洞,并检测深度是否准确,最后小心用土将沟填平。

五、观测实习的内容与与数据分析

我们此次气象观测的地址是校内的气象观测园,主要观测的内容有:空气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地中5cm温度、地中10cm温度、地中15cm温度、地中20cm温度、水温等。

这里我的数据分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比各点的同一项指标,从中总结数据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地表温度

地表温度是反映天气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我们按各个时间点记录下相应的地表温度,并在早上八点记录在最低温度,在晚上八点四十分

记录下最高温度,所使用的工具为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温度表。所得数据如下:

地温

时间

0厘米

地面最高

地面最低

5厘米

10厘米

15厘米

20厘米

8:40

32.0

32.2

24.4

26.8

27.3

27.5

28.0

14:40

43.0

56.8

32.5

37.5

34.5

31.5

29.5

整理成折线图如下:

地面的温度受外界影响很大,当太阳越升越高的时候,0厘米和最高温度的变化很快,二最低气温则不怎么受影响。随着深度的加深,温度就越是稳定,5cm处受外界地表的影响还是很大的,15cm和20cm处的温度就和外界地表的温度关系不大了。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10厘米以下的深度在一天8:40——14:40内温度的走向大致是递增的。

(二)干湿球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

时间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8:40

27.2

21.2

31.6

25.6

14:40

33.2

24.1

33.4

25.7

整理成三维簇状图得: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百叶箱中的干球温度早上的时候比较低,到下午的时候升高的较快,湿球温度早上的时候也比较低,到下午的时候湿度也稍微增大了一点。在百叶箱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早上跟下午差不多。可见,百叶箱对温度的传递的灵敏度比较小,对湿度和干度的传递比较灵敏。

(三)风向和风速

主要是吹南南西风,风速零

(四)云状

早上8:40的时候主要是高积云,无晕。云高大概是6000米。下午14:40的时候主要是但积云和碎积云。云高大概是1400米。

(五)气压

早上8:40的时候的气压是1005.3Pa,下午的气压是1003.2Pa.。

六月二号

第一部分

一、早上,我们来到了吴圩气象局,在这里我们在陈工程师的讲解下,我们理解到2011年世界气候日纪念主题是“人与气候”。影响人类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海啸灾害等。

而影响我们广西的气象灾害种类很多,频率高,危害大。主要有:干旱灾害,暴雨灾害,低温霜冻灾害,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吹倒大树,破坏庄稼)。广西是各种气象灾害最齐全的地方之一。

二、我们了解都天气预报制作的流程:

1、气象资料的采集;2资料的传输:3天气预报的制作;4天气预报产物;5预报天气。

三、观测的的途径:

1、高空探测站

2、雷达观测

3、气象卫星观测,卫星云图的影响

4、地面观测

5、飞机报

四、资料传输:宽带传输

卫星传输

数字数据网

公用电话网

计算机网络处理

气象台站

五、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的方法:

1常规天气分析,经验;2动力过程

;3热力学;4、统计学方法;5诊断方法。

六、广西的气压系统

1高气压系统影响天气晴朗

2低压系统影响天气多变,狂风大雨

3冷空气南下影响带来降雨,降低天气。

4广西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压会下沉。

七、天气预报时数和内容

预报时数:

短时:0~12时

短期:1~3天

中期:3~10天

长期:10天以上

预报内容:降水、湿度、风、台风、霜冻、低温阴雨、寒露水等

八、人工降雨

人工降水,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第二部分

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自动气象观测站。在介绍员的讲解下,我们明白了一下内容:

一、

气象观测站由现代化的仪器观测和传统观测组成。现代化仪器与传统仪器相比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比如以前只能知道某个时段内的最高或最低气温,而不能知道是在哪个时刻的气温是最高和最低饿,而现在的传感系统就能准确的知道。以前测量空气的湿度,干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需要4个仪器,但现在只需要一个仪器就能把这几个全部都测量出来,并且不用在去观测场观测,直接通过采集器和传感系统就能把非常小的时间段的各个数值都很准确的测量出来,并且传送到技术人员的值班室。

二、

地温观测

1草温:长为1*1米的正方形,草高10cm

,感应部位6厘米深

2

深层地温观测;1.5米,3米、60米、80米

三、日照计:记录一天中太阳直接辐射达到一定辐照度的时间的仪器。

上部是一个黄铜制的圈筒,两边各穿一小孔。两孔距离的角度为120度,但孔要前后错开,以免上下午午日影重合。筒内放一涂有药水的感光纸,光线在上下午都能穿过小孔而射入筒内,使感光纸感光,而留下一条蓝色线条。筒上装一隔光弧板,使上下午光明确分开(除正午一、二分钟内,阳光可同时进入两孔,其余时间阳光均只能从一孔进入)筒口有一盖紧紧盖住筒口,以免日光进入使感光纸失效。从感光纸上感光线条的长度就可计算出日照的时间。

四:蒸发器

现代的蒸发器是利用超声波测距方法了测量蒸发量的,它与传统的蒸发器相比它更加精确更加灵敏更加拥有时刻性,它能很灵敏的测量出不同时段的蒸发量,能直接通过采集器和传送系统直接的把采集到得数据传送回到值班室。

五、雨量器

高度70cm

±3

cm

主要有一下两种:

虹吸雨量计

仪器自身高度

翻斗式遥测雨量计

仪器自身高度

雨量传感器

高度不得低于70cm

口缘

雨量计的测量是有限制的。在风力过大(热带风暴或飓风)时使用雨量计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对雨量计本身造成伤害的同时,所记录的结果也会有过大的误差。此外,雨水粘附在筒壁或漏斗上,会导致测量结果略微偏小。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当温度接近冰点时,雨水在落到雨量计上时可能会结冰,从而导致漏斗堵塞或其他问题。与其它气象学仪器一样,雨量计应当放置在远离建筑物和树木的空地上,以最大程度地减小观测误差。

六、酸雨测试

用收集皿收集雨水,用PH值试纸来测量雨水的值。如果干旱很久的话,由于空气中的尘埃和二氧化硫很多,雨水会特别酸。在吴圩气象站近年来测得最酸的一次是PH值为2!

六月三号

广西气象影视中心

这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气象影视中心,天气预报员陈薇薇接待了我们,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方法。原来影视中心接受了各个气象台的观察数据,汇总在这里,再由这里的工作人员经处理,再由天气预员播出给大家。在这里我们才知道原来天气预报员身后根本就没有动着的地图,他们的后面是空白蓝色的背景,他们所指的某个地方的天气怎么样都是指着空气说的。只是也是指空有的地图的大致方向。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是经过技术人员重新将人和地图的重新组合。

气象大夏

我们在气象大夏听了那里的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气象数据的收集——资料的传输——天气预报的制作——天气预报的产品——气象预报。关于高空探测,原来世界上有数千的高空气象站每天都放气球,利用气球对高空进行探测,收集各种数据通过雷达发送回到大地。了解到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常规天气分析,经验预报方法,大气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学方法,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诊断方法,大型计算机数值预测诊断法。

天气预报的产物有:预报时效:短时0—12小时,短期1-3天,中期3-10天,长期10天以上。预报内容有降雨,湿度,风,台风,霜冻,低温阴雨,汗露风……

广西南宁国家气候观象台探空站

工作概况:

气球探空时间:7:15一次

19:40一次

1:15一次

高空气象观测以测定大气各高度上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为主,

高空气象探测一般是用探空气球携带探空仪器升空进行,可测得不同高度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并以无线电信号发送回地面。利用地面的雷达系统跟踪探空仪的位移还可测得不同高度的风(风向、风速)。

大量利用无线电遥测、遥控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微处理机定量控制,实时处理,是当前各高空观测系统的技术特点。

全球性高空站网的合理分布、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充分利用各种探测系统是构成现代高空综合的观测系统的特点。由各系统测定和提供的大量高空气象观测数据,对揭示大气的结构、建立大气科学的理论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各种手段高空探测的一致性和资料的可比较性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共同关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总结

通过此次气象观测实习,我们实地体验了各项气象要素的测定方法,了解并掌握了各种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从获得数据到自己总结的过程,也培养了我们自主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加强了我们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

7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