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环保滤袋品质管理-厦门职业学院毕业调查报告

环保滤袋品质管理-厦门职业学院毕业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厦门,调查报告,职业学院,品质管理,环保

环保滤袋品质管理-厦门职业学院毕业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编号:XH03JW037-11/0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调查报告题目:环保滤袋品质管理系别:机电工程系班级:机电3142姓名:彭期贤学号:1404302215指导教师:叶高文2017年2月15日摘要环保滤袋不仅对粉尘有很好的捕集效果,而且辅以必要的措施还可以处理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因而,在许多领域

环保滤袋品质管理-厦门职业学院毕业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编号:XH03JW037-11/0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

环保滤袋品质管理

别:

机电工程系

级:

机电3142

名:

彭期贤

号:

1404302215

指导教师:

叶高文

2017年

2月

15

摘要

环保滤袋不仅对粉尘有很好的捕集效果,而且辅以必要的措施还可以处理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因而,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已成为防止大气污染、改善劳动条件、回收有用物料以及保护机电设备等方面的有效装置。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有些滤袋的应用效果不够理想,如排放浓度高、阻力大、维护任务繁重等;有的装设不久就被弃而不用,更为严重的是个别滤袋还曾发生过爆炸事故。另外,在国外已应用二三十年滤袋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火力发电等部门,在国内尚未正式启用。

通过分析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环保滤袋只有当选用与具体情况相适应、配以合格的滤料与配件并实施科学且可控的工作制度时,方可取得高效低耗与安全可靠地运行效果。可见滤袋品质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保滤袋、滤料、质量、可控性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品质管理概述…………………………………………2

2.1名词解释…………………………………………2

2.2品质管理的历史演变阶段…………………………2

2.3检验方式分类………………………………………3

2.4检验方法………………………………………………3

第三章

环保滤袋品质管理………………………………….…….5

3.1环保滤袋分类…………………………………….….5

3.2滤布过程及成品检验………………………………5

3.3表单记录………………………………………………7

3.4滤袋过程及成品检验…………………………………7

第四章

结语……………………………………………….…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第一章

绪论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要去的日益严格,人们关于烟尘和工业粉尘对身体健康、对高精产品质量影响等认识的不断提高,高效的环保滤袋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已成为防止大气污染、改善劳动条件、回收有用物料以及保护机电设备等方面的有效装置。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有些滤袋的应用效果不够理想,如排放浓度高、阻力大、维护任务繁重等;有的装设不久就被弃而不用,更为严重的是个别滤袋还曾发生过爆炸事故。

经验表明,环保滤袋应用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滤料,掌握滤料是不的分析方法和防止滤料失效的措施乃滤袋技术工作者必不可缺的基本知识。

想要保证滤袋的使用性,品质管理十分重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纤维、基本等等一步抓起,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环保滤袋使用性,减少成本、杜绝不合格品、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

品质管理概述

2.1名词解释

1、QC:品质控制(Quality

Control)

(1)QE:品质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

(2)QA:品质稽查(Quality

Audit)

(3)IQC:进料检验(In

Quality

Control)

(4)FQC:线上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l)

(5)OQC: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6)IPQC: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2、什么叫品质:指均有满足顾客余姚和市场潜在能力的总和。

a、有用性

b、安全性

c、舒适性

d、依赖性

3、什么叫管理:指为了达到目标,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活动。

4、什么叫品质管理:指为了最经济的生产出于需要者相符合产品的一切手段。

5、品质管理的基本任务:

正确判定和贯彻执行方针和政策,保证和提高产品品质,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6、品质管理的目的:

(1)、使其与制品标准样一致,是顾客满意

(2)、使下道工序的作业不受影响地持续进行

(3)、使不再发生错误动作

(4)、通过对作业者的检查,使其认识到正在确认的结果

(5)、研究改善检查方法

7、品质管理的效果:为什么品质管理是必要的,为什么要去做:

(1)、使不良品减少,制品的品质均一

(2)、制品的成本降低

(3)、生产量增加

2.2、品质管理的历史演变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QC

(1920-1940)

(a)特点:专职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作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断,才能够保证达到用户手中都是合格产品。

(b)优点:不合格产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c)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2、统计之路控制阶段——SQM

(1940-1960)

(a)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用于质量控制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如排列图、柏拉图等)通过统计手法来获得品质的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产品波动的异常因素,提高一次性成品率,减少废次品造成损失。

(b)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c)局限性: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护士了生产者的能力和技术,因而,使人们误以为品质管理就是统计专家、数量专家的事,影响了它的普及。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当代)

(a)优点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课维修性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光靠在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已无法达到,要达到上述要求,势必需要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中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因而,就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除此之外,它还蕴含着“预防为主”“下工序是有用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b)优点2:不仅能确保企业持续稳定低生产出品质负荷规定要求的产品,还能充分地满足客户。

2.3、检验方式分类

1、按生产流程顺序分

a、进货检验

——首批样品检验

——成品进货检验

成品进货检验有常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类检验,如:

Ⅰ类:关键件,必检,加强检;

Ⅱ类:重要件,抽检;

Ⅲ类:一般件,可免检,但对合格标准必须检查。

b、工序检验(过程巡检)

——首检检验:上班或接班后对制造的第一件或前几件进行检验。为了及早发现系统缺陷,防止成批报废;

——巡回检验:其重点是关键郭旭,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流动检查,并做好检验后合格与不合格的返修、报废及存放处理工作;

c、成品检验:即最终检验,对生产结束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一般包括:性能、外观、尺寸、安全性、包装等反面的内容。

2、按检验目的分

a、验收性质的检验

b、监控性质的检验

2.4、检验方法

1、感官检验

①感官检验的概念:

感官检验有称官能检验,是领先人的感官(视、听、嗅、味、触觉等)对来自产品本身的各种有效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程度,来评价和判定产品质量的一种检验方法。

其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反面:

(a)视觉:凭目测能力对客观事物判断,使用仪器时也离不开视觉作用,凭视觉易疲劳,注意不要产生错觉。

(b)听觉: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说,这种检验和判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c)触觉:用指尖或手掌抚摸被检物体表面,靠感觉来判断。如表面粗糙,冷热等。

此外还有嗅觉、味觉等检验。

②感官质量表示法:

a、虽然没有仪器那么精确,但是亦能给出数量检验结果。

b、语言表示如:光滑、毛糙、酸、甜等,也可用描述轻微、明显、严重等。

C、图片、样品比较方,对差异大小作出质量评价和判断。

缺点:应人而异,精确度低。

2、器具检验

器具检验又称理化检验,它借助于物理和化学手段应用计量器具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优点:精确度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稳定,多次测定课方便地计算误差或校正仪器。

第三章

环保滤袋品质管理

3.1

环保滤袋分类

1、空气过滤

2、水过滤

3.2

滤布过程及成品检验

目的:滤布生产过程检验,保证产品质量。

范围:适用于滤布过程生产检验,包括所有的检验,所有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一、定义:

首件检验时机:是指开机生产,更换原料,生产型号,生产工序,机台故障维修/更改主要工艺参数后的检验。

开机生产:指停机≥2小时后开机,每个生产班组当班开机第一次生产;更换原材料:指同一批号产品使用不同的原材料且原材料规格有较大的变化时;更换生产型号:指不同批次使用

不同原材料;更换生产工序:指同一产品同一天生产第一次更换生产工序时;机台故障维修/更改主要工艺参数:指机台故障维修后或更改主要工艺参数时。

巡检:首件确认后,在生产过程中,过程检验人员(PQC)在生产现场按规定时间间隔对相关工序进行流动性监督检查。

出货检验:滤布成品出货应该检测的项目,包括内在特性品质与产品外观品质。

二、管理职责

1、各生产线班组做首件生产或生产过程中检验到原材料或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半成品不合格产品时,应该及时更换红色流程卡并通知管理人员确认处理。

2、品管部PQC人员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做好首件及过程检验,除了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巡检外,对于生产线人员反馈的不合格现象应该及时根据不合格控制程序,开出产品异常单据,上报反馈品管部负责人,做好原因调查,分析与处理。

3、品管部负责人:班长、品质工程师,对于车间反馈的质量不合格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召开品质会议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

三、内容

1、滤布生产工艺流程:

(1)、常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是PPS、PI、MX、DT类。

(2)、湿定型、防油水、定防一体过程检验标准:热收缩率:横向≤1.0%,纵向≤1.5%。防油水等级≥3级。成品烧压前一道工序的热收缩标准要求按照此标准。

(3)、外观检验标准:外观检验安排在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由生产工序在线自检,品管负责根据针刺毯检验标准让尺统计,并将具体卷号信息录入SAP系统与出具成品标示卡。

四、滤布生产过程中主要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1、工艺执行情况:对于每个针刺毯产品,在现场生产工序中都应该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且处于受控状态,品管部PQC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应该认真记录实际的生产工艺参数,并与作业指导书对比,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应该及时反馈给当班作业人员和各车间负责产品质量的工程师。

2、原材料使用情况:品管部PQC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应该认真记录实际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并详细记录原材料的来料批次),检查审核其是否合格,并与订单工程与排单表核对,检查是否按单生产。如有不符合应该及时反馈给当班作业人员和各车间负责产品质量的工程师。

3、滤布幅宽

a、使用工具:不锈钢卷尺,规格:0-3m,测量精度:1mm

b、检测方法:卷尺与被测针刺毯垂直,测量针刺毯两侧宽度。

c、判定标准:W≤Wx≤W+1cm(W表示工序要求的幅宽)

4、滤布克重:单位面积试样具有的质量,计算成每平方的质量,单位g/m2。

a、整卷克重:整卷克重g/m2=(整卷质量-纸管质量)/(整卷长度*滤布幅宽)*1000

b、抽样克重:按规定尺寸数取试样测定其质量。

5、滤布厚度:规定的压脚面积,规定的压力下,两夹板的垂直距离,单位mm

a、自动测量仪:使用压脚直径50.46mm,面积为2000mm2,压重砝码为100g,测试时间为10秒,测试试样的厚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点。

b、手动测量仪:现场使用,灵活方便。但是压脚面积小,测得数据均与自动

测量仪数据偏小0.1-0.3mm,具体要与修正数据表对照。

6、滤布透气量:是指空气透过滤布的性能,以在规定的试验面积50cm2,压降200Pa和时间条件1min下,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值,其单位是:L/dm2.min。透气量与透气率的转换公式为:1L/dm2.min=0.6*nm/s。

7、滤布强力:是指规定尺寸试样(宽度50mm,长度200mm),以恒定速度100mm/min拉伸至试样断裂,此时的强力与断裂虑就为试样的断裂强力与断裂拉伸率,50N定强力拉伸率:在预加的张力下,试样的伸长率。

8、滤布热收缩率:试样的耐温特性与其热处理后的热收缩率表示。都在其连续工作温度下90min的收缩程度,热收缩率%=(收缩尺寸-收缩后尺寸)/收缩尺寸*100%。

9、滤布防油水等级:疏水滤布的疏水特性以淋水等级表示,淋水等级大于或等于4级,正常烧压后的防油水等级会提高一级。

10、滤布表面效果:滤布表面效果是指滤布表面外观品质,包括:

a、针刺效果:影响因素有原料、针刺工艺、针刺磨损等。

b、烧毛效果:影响因素有原料、烧毛火焰稳定、火口清洁、压光温度稳定等。

五、滤布生产过程中主要抽检比例与判定标准处理:

1、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首件检验测试,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过程中正常检验标准为5000m2检验一次,若过程中有检验到特性不符合现象,则应该加严取样测试,如果连续两个批次均不合格,则应执行“质量事故管理规定”,调整直到各种指标均合格,才能放宽检验至正常水平。

2、滤布生产过程相应技术指标以订单工程表上的要求为标准,对于产品外观与不良型与滤布产品外观标准样和不良限度样板为判定依据。

3.3、表单记录:

1、滤布过程检验:主要是按单记录每个订单实际生产情况,包括:

a、检验时机:首件检验或过程巡检;

b、生产工序:实际生产加工;

c、检验时机:实际检验时间;

d、生产卷号:实际生产卷号;

e、幅宽:实际产品幅宽测量值;

f、主要工艺执行情况:实际生产工艺参数;

g、原材料使用情况:实际纤维、基布的规格名称与来料批号;

h、产品特性:按照要求进行抽检,记录产品主要特性;

i、产品外观:以产品标准样板、上下限度样板为依据,目测判定;

这个表单主要是记录,反映每个订单生产加工情况。

2、滤布过程巡检记录:主要是按照实际记录每个车间,每个班组,每条生产线实际生产加工符合特性情况,包括:

a、检验时间:实际检验时间;

b、生产工序:实际生产加工;

c、品名规格:产品规格名称;

d、生产卷号:实际生产卷号;

e、幅宽:实际产品幅宽测量值;

f、表单记录情况:包括工艺记录自检表数据与实际工艺参数符合情况,生产记录表与实际生产加工符合情况;

g、主要工艺执行情况:实际生产工艺参数与产品工艺符合性;

h、产品特性:按照要求进行抽检,记录产品主要特性;

i、产品外观:以产品标准样板、上下限度样板为依据,目测判定;

j、其他事项:包括不合格品是否放置红卡,隔离是否按要求进行,物料表示是否正确等;

这个表单主要是通过巡检记录生产线加工时各项指标符合性情况,通过统计整理不符合项目数量,来反映整个产品生产加工时的系统符合性问题。

3.4

滤袋过程及成品检验

1、检验时机:

a、首件检验:订单批量生产之前,生产部按照工程设计人员开具出来的《滤袋生产工艺卡》及相应图纸生产出一条首件,以确保各项工艺参数合理可行;

b、过程巡检:在生产过程中,过程检验人员(PQC)子啊生产现场按照规定时间间隔(每一个小时)对相关过程进行流动性监督检查;

c、成品检验:对绿地啊成品出货前应该检验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包括长度、折径等各项规格品质与产品外观品质。

2、检测重点:

a、裁片的规格,如幅宽、长度是否按工艺卡要求?

b、钢带的尺寸,试制的袋头与花板配合是否合适?

c、缝制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按照工艺卡的要求?

d、滤袋成品的长度、折径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检验项目:

a、滤袋长度:按图纸要求;

b、滤袋折径:按图纸要求;

c、缝制质量情况:按《滤袋技术条件及检验标准》

d、袋头加固片长度:按图纸要求;

e、袋底加固片长度:按图纸要求;

f、与花板配合长度:按《滤袋技术条件及检验标准》

g、滤袋外观情况:按《滤袋技术条件及检验标准》

4、检验规则:

a、抽样规则:滤袋检验按订单数量的5%进行检验,每单不少于10只;

b、判定规则:

①、滤袋尺寸抽检数量≤50条:Ac=0

Re=1;≤100条:Ac=2

Re=2;>100条:Ac=2

Re=3;

②、滤袋外观抽检数量≤50条:Ac=1

Re=2;≤100条:Ac=2

Re=3;>100条:Ac=3

Re=4;

第四章

实习这几个月,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可谓收获良多。对公司的物料及相关产品加深了解,因为检验各种原物料,我这些物料的特性越来越熟悉。加入公司之前,对环保滤袋、环保工程认识很少,而现在对公司的各类产品,各种标准,生产过程以及环保等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相关的检验方法、检验仪器,能独立去完成检验工作,对品质管理有个全面的认识。

总之,这次的实习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感想,我觉得我还不够深入了解,还需继续努力。通过这次实习,我深深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需躬行”的道理,大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体会到“功夫在课外”的重要性了。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生活的不易,这次实习给了我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忆。

经过长时间的忙碌和不懈努力,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制作毕业论文,我翻阅了大量有关环保滤袋与品质管理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阅读,不但完成了所做的毕业论文,还使自己对工作情况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许多的帮助。在做毕业论文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自己从没遇到过的问题,使毕业论文的制作走到了死胡同。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和指导,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完成这次毕业论文是很难的。所以我很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品质管理基本知识》

[2]、《袋式除尘器滤料及配件手册》

[3]、《滤料与滤袋作业标准》

[4]、《品管测试作业指导书》

[5]、《针刺毯检验作业标准》

[6]、《不合格控制程序》

[7]、《YC026C电子织物强力操作指导书》

[8]、《YG(B)141D型数字式厚度仪操作指导书》

[9]、《YG461E型电脑式透气性测试操作指导书》

[10]、《DOC-9108A型电热鼓风烘箱操作指导书》

[11]、《YG813织物沾水测定仪操作指导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