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生大豆棉花大葱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 本文关键词:大葱,性状,大豆,花生,棉花
玉米花生大豆棉花大葱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 本文简介:园艺104刘美君1001081009白菜:行长5.58m,行距0.85m,株距0.4m,一行14颗。大豆:行长5m,行距0.5m,每行33株大豆。萝卜:行长4.75m,行距0.5m,每行22颗。棉花:大行行距40cm,小行行距40cm,株距30cm。玉米:1.5m内有6株玉米,一行株数:16,行距0
玉米花生大豆棉花大葱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 本文内容:
园艺104
刘美君
1001081009
白菜:行长5.58m,行距0.85m,株距0.4m,一行14颗。大豆:行长5m,行距0.5m,每行33株大豆。萝卜:行长4.75m,行距0.5m,每行22颗。棉花:大行行距40cm,小行行距40cm,株距30cm。玉米:1.5m内有6株玉米,一行株数:16,行距0.6m。大葱:行长:0.41m,行距0.95m,颗数:47。这是我记录的数据,仅供参考哈~
玉米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
1.
实验目的
通过对玉米的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玉米产量质量。
2.
实验原理及步骤
1.
测产:
选点取样:5-10个点,每点取代表性植株10-20株。
测单位面积株数和穗数
株数/亩=株数/[行距(m)×株距(m)]
×666.7(m2)
穗数/亩=株数/亩×
单株成穗率
测每穗粒数和粒重
预测亩产(kg)=(亩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g))÷106
实测亩产(kg)=取样粒重÷取样株数×亩实际株数
2.
选取玉米考察性状
1)
穗位高度:指乳熟期地面到植株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2)
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3)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4)
倒伏:玉米抽穗后,因风雨等灾害,主茎倾斜度大于45℃的植株,在1/3以下为轻,
1/3-2/3
为中,2/3为重。
5)
倒折率:玉米抽雄穗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6)
双穗率(%):成熟期有效双穗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7)
果穗长度(cm):指最上部果穗去除苞叶后包括秃尖的长度。
8)
穗粗(cm):指果穗中部的最小直径。
9)
单株有效穗数:平均一株结实的穗数(每穗结实30粒以下的不计)。
10)
果穗长度: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cm)。
11)
穗粗:以周长表示,用线围距果穗基部1/3处的圆周,然后测量线的长度(cm)。
12)
秃尖长度: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cm),并计算秃尖率(秃尖
长占果穗长度的百分数)。
13)
穗行数:数计果穗中部子粒行数,求平均数。
14)
每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求平均数。
15)
果穗重:风干果穗的重量(g),求平均数。
16)
穗粒重:果穗上全部子粒的风干重量(g),求平均数。
17)
穗轴率(%)=穗轴重/
穗重×
100
18)
出籽率(%)=穗粒重/
穗重×
100
19)
千粒重:分别数取两个1000粒(风干)称重。两次重量相差不能超过4-5克。
三.实验结果
穗位:
10
穗位高度:
114cm
茎粗:
9.4cm
主茎叶数:
20
倒伏:
0
倒折率:
6.25%
双穗率(%):
0%
果穗长度(cm):
18
穗粗(cm):
15.3
单株有效穗数:
1
果穗长度:
17.2cm
穗粗:
15.3cm
秃尖长度:
0
穗行数:
14+18+16+14+18=80
每穗粒数:
593
果穗重:
957g
穗粒重:
957-78.5=878.5g
穗轴率(%):
8.20%
出籽率(%):
91.80%
千粒重:
30.1g
测产:
株行距:株距0.3m
行距0.6m
株数/亩=株数/[行距(m)×株距(m)]
×666.7(m2)
=666.7÷0.3÷0.6×1
=3703.89
穗数/亩=株数/亩×
单株成穗率
=3703.89×3
=11111.67
预测亩产(kg)=(亩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g))÷106
=(11111.67×
593×
30.1(g))÷106
=198.33(kg)
花生测产与植株性状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花生的植株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花生产量及质量。
2.
实验原理
1、生育时期
发芽出苗期:发芽最低温度12-15
℃;幼苗期(团棵期):从种子出苗到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生长特点:①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②大批花芽分化完毕;③大量根系发生。开花下针期
: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开花50-60%以上,其中30-50%形成果针。结荚期
果针发育形成荚果,营养生长最盛;果数占最终单株总果数的60-70%。饱果成熟期
生殖生长为主,荚果增重。
北方春播中熟品种约需40~50d,晚熟品种约需60d,早熟品种约30~40d。北方夏播一般需20~30d。温度低于15℃荚果生长停止,若遇干旱已无补偿能力,会缩短饱果期而减产。
2、花生果针与荚果形成
果针由子房柄及其先端的子房组成。子房柄伸长弯曲,把子房推入土中,称下针。
3、荚果发育的过程
荚果膨大阶段:
荚果体积急剧增大,果针入土后10天左右即成鸡头状幼果,入土后20-30天荚果体积达最大。
荚果充实阶段:
荚果干重迅速增大,含油量显著提高,入土后50-60天干重增长停止,果壳变厚变硬,种皮逐渐变薄,显现品种本色。
荚果成熟:
果皮与种皮分开;荚果表面出现网纹,有果喙、果腰。
4、花生成熟的特征
(1)形态特征
地上植株停止生长,中、下叶片脱落,上部叶片变黄。荚果外壳表皮由黄褐色变青褐色;内果皮海绵组织变薄而破裂,并由白色变褐色;籽仁充实饱满,种皮呈固有色。
(2)生理特征
叶色逐渐变黄,净光合生产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系吸收能力显著下降,根瘤不再固氮。茎叶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大量向荚果转运,荚果迅速增重
5、花生收获时期的确定
饱果指数
珍珠型:饱果率大于75%
中间型中熟:饱果率大于65%
普通型:饱果率大于45%
荚果发育要求结荚层的温度在15℃以上,而以18-30℃最有利于荚果发育,温度降至12℃,荚果即停止发育。果针入土到荚果充分发育成熟约需50-60天
花生成熟期
北方花生区一般不晚于10月上、中旬收获
东北早熟花生区收获期在9月上、中旬
南方春花生区收获8月下旬-9月上旬,夏花生在10月上中旬,秋花生在11月中旬-12月
种子安全贮藏含水量小于8%
三.实验内容
1
主茎高:从第一对侧枝分生处至顶叶节的长度
2
总分枝数:除主茎外,全株所有长于5厘米的分枝的总和
3
有效侧枝长:第一对侧枝上最远结实节与主茎连接处的距离
4
株型指数:第一对侧枝长与主茎高的比值
5
有效果枝数:全株所有结果枝数的总和
6
果针数:全株入土与未入土子房柄的总数
7
饱果数:壳外皮发黄、壳内海绵体变黑褐色、籽仁饱满的单、双仁荚果数
8
饱果率:单双仁饱果数占总结果数的百分数
9
百果重
10
百仁重
11
出仁率
测定亩株数:3-5点,20行/点,20-50穴的穴距。
株数/亩=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株
距(m)
)×平均每穴株数
测定每株荚果数:
预测产量:
亩产量(kg)=亩株数×单株荚果(饱果)数×荚果重(
×
出仁率)
四.实验结果
性状:
主茎高:
67
总分枝数:
5
有效侧枝长:
31
株型指数:
80/67=1.19
有效果枝数:
4
果针数:
43
饱果数:
12
饱果率:
97.8%
百果重:
213.2g
百仁重:
55.2g
出仁率:
95.15%
测产:
株数/亩=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株
距(m)
)×平均每穴株数
=666.7÷0.25÷0.6×2
=22223.33
预测产量:
亩产量(kg)=亩株数×单株荚果(饱果)数×荚果重(
×
出仁率)
=20203.03x12x82.15%x1.92g/1000
=382.39
(Kg)
大豆考种及测产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大豆的植株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大豆产量及质量。
2.
实验原理内容
1)
株高:子叶节到植株顶端最后一节的高度。
2)
主茎节数:子叶节到顶端节的数目,不包括子叶节和顶花序的节。
3)
结荚高度:子叶节到最下部豆荚的高度。
4)
有效分枝数:主茎上结荚的分枝数,有效枝上至少1-2个节,不计二次分枝。
5)
节间长度
6)
单株粒重:10株的豆粒筛去杂质,包括所有未熟粒、虫蚀粒、病粒。计算均重,g/株。
7)
单株粒数:除未成型的粒以外,所有未熟粒、虫蚀粒、病粒均包括。
8)
单株荚数:有效荚和无效荚之和。
9)
单株荚重
10)
分枝荚数
11)
每节荚数
12)
单株秕荚数
13)
百粒重:随机取出100粒完整粒称重,两次重复,取平均值,以“g”表示,重复间误差不得超过0.5g
14)
粒色:分白黄、黄、深黄、绿、褐、黑、双色
15)
脐色:分白黄、黄、淡褐、褐、深褐、蓝、黑
16)
粒形:分圆、椭圆、扁圆
17)
光泽:分有、微、无
18)
虫食率:
从未经粒选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取100粒),挑出虫食粒
19)
病粒率:从未经粒选的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时取100粒),挑出病粒
3.
实验结果:
性状:
株高:
82.3cm
主茎节数:
18
结荚高度:
15.2cm
有效分枝数:
0
节间长度:
4.6
单株粒重:
53g/株
单株粒数:
153
单株荚数:
67
单株荚重
18g
分枝荚数:
0
每节荚数:
5
单株秕荚数:
38
百粒重:
22.5g
粒色:
白黄
脐色:
褐
粒形:
椭圆
光泽:
微
虫食率:
7/160=4.4%
病粒率:
13/160=8.1%
测产:
测定亩株数:
株数/亩=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株距(m)
)
=666.7/0.12/0.45
=12346.30
(株/亩)
测定每株粒数:153
预测产量:
亩产量(kg)=亩株数×单株粒重
=12346.3*0.053
=654.35(kg)
大葱生物学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大葱的植株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大葱产量及质量
2.
实验内容
植株:株高(捋直,从根到叶片最高处)、重量
叶片:叶片数、叶鞘长、叶片长;
假茎:长度(根到出叶口的距离)、粗细、重量
产量测定:
种植密度(株/667m2)=666.7÷株距÷行距
产量=平均单株重×种植密度
3.
实验结果
植株:
株高
129
cm
重量493g
叶片:
叶片数9
叶鞘长
58.5cm
叶片长71cm
假茎:
长度30cm
粗细
10.3cm
重量362g
产量测定:
种植密度(株/667m2)=666.7÷株距÷行距=666.7÷0.09÷1=7407.78
产量=平均单株重×种植密度=3652.03kg
棉花考种及测产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棉花性状调查及测产,掌握棉花主要经济性状考察方法,及乙烯利催熟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1.棉花田间测产
测定亩株数:3-5点,20行/点,20-50穴的穴距。
株数/亩=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株距(m)
)×平均每穴株数
测定每株荚果数:
预测产量:
亩产量(kg)=亩株数×单株荚果(饱果)数×荚果重(
总果重×
出仁率)
子棉产量=株数×单株铃数×平均单铃子棉重
皮棉产量=株数×单株铃数×[平均单铃子棉重×衣分]
(或×平均单铃皮棉重)
铃数=株数×单株铃数
2.性状调查
1)
铃重:2~3次收花,50个的平均值。陆地棉一般为4~7克。
2)
衣分(%)=(皮棉重量/子棉重量)×100
3)
衣指:100粒子棉中纤维的重量,陆地棉一般为4~7克。
4)
子指:100粒子棉脱去纤维后棉籽的重量,陆地棉一般为9~12克。
5)
不孕子数
6)
正常种子数
7)
不孕子率(%)=不孕子数/总种子数
×100
3.棉花纤维品质指标
1.
纤维长度:
棉花纤维在长度上存在着天然的差异。
纤维长度和长度均匀性影响纱线强度、棉纱均匀度以及纺纱效率。
①伸直长度:伸直纤维两端间的距离
②自然长度:自然伸展时两端间的距离。
纤维长度的测定(检验)方法:
(1)
手扯尺量法
(2)
仪器测试法
(3)子棉分梳法
2.
纤维长度整齐度=(平均纤维长度±2mm)的子棉数/考查子棉总数×100%。
3.棉花纤维的其他品质指标:
色泽
、净度、含水率(回潮率)、纤维粘性、纤维细度、纤维强度、纤维成熟度
细度:纤维的直径或截面面积的大小。
规定细度法定计量单位为特克斯。
成熟度:棉纤维细胞壁的加厚程度。
强力:纤维拉伸到断裂所需的外力。
强度:拉断单位细度纤维所需的外力。
4.分别测定地膜棉与露地棉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铃数(2株)、单株铃重和单位面积产量。
5.
分别测定地膜棉与露地棉下、中、上三个部位(共6个“处理”)的铃重、衣分、衣指、子指、不孕子率、纤维长度(5粒)和纤维长度
、整齐度。
4.乙烯利催熟
乙烯利的通用名称是ethephon,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结构式为Cl-C2H4PO(OH)2,纯品为无色结晶,熔点为75℃,它是有机酸,pH约为1。在室温及pH=3以下时较稳定,随着温度及pH值升高,它在溶液中就变得不稳定,并释放出乙烯。乙烯利作为外源激素用在棉花上,能迅速被棉植株各器官吸收,在体内分解产生乙烯,促进棉花早熟,最终能达到早熟、增产和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的目的。乙烯利处理棉铃,一般可提早7~10天吐絮。
播种较晚或苗期遇低温、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晚发棉田;肥水施用不当而导致中后期徒长的棉田;需要早腾茬的棉田,以及秋桃比重较大的高产田,都可喷施乙烯利。
用40%乙烯利水剂,按10平米计算,即取3毫升药液,兑水1升,处理10平米。比较处理对照(喷清水)棉铃的变化,,2周后数开裂吐絮的铃数,比较乙烯利喷施效果。
3.
实验结果
铃重:
6.5g
衣分:
38.7%
衣指:
4.5g
子指:
11.8g
不孕子数
0
正常种子数
11
不孕子率(%)
0
纤维长度(上):
2.50
3.85
纤维长度(中):
2.80
3.82
纤维长度(上):
3.20
4.65
测产
测定亩株数:
株数/亩=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株距(m)
)×平均每穴株数
=666.7÷
0.3÷
0.36×1=6173.15
测定每株荚果数:
预测产量:
子棉产量=株数×单株铃数×平均单铃子棉重
=6173.15×15×6.5=601.9kg
皮棉产量=株数×单株铃数×[平均单铃子棉重×衣分]
=6173.15×15×6.5×0.387=232.6kg
而乙烯利催熟实验中可以看出乙烯利可以促进棉花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