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本文关键词:复习,当代,西方哲学,笔记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本文简介: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第一节现代西方哲学一、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1、关于现代(1)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终结(2)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3)20世纪初一战、俄国十月革命(4)20世纪50年代二战哲学: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学科。2、为什么将19世纪40年代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1)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本文内容: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第一节

现代西方哲学

一、

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

1、关于现代

(1)19世纪40年代

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2)19世纪70年代

巴黎公社失败

(3)20世纪初

一战、俄国十月革命

(4)20世纪50年代

二战

哲学: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学科。

2、为什么将19世纪40年代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

(1)一种崭新的哲学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工业革命以及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

(3)1848年德法资产阶级革命;

(4)西方资产阶级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3、现代西方哲学与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不同:

(1)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特点:

①政治上是革命的,思想上是进步的;

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占主要地位;

③理性主义哲学。

(2)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

①在本体论上,主观唯心主义占上风;

②在认识论上,非理性主义占上风;

③对待辩证法的态度,或否认或歪曲;

④在社会历史观上宣扬唯心史观和悲观主义。

4、现代西方哲学的定义;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指19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至今100多年来在欧美各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主要哲学流派和思潮。

二、

两大思潮的对立

1、

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的特征:

拒斥“形而上学”,以追求实证知识为目的,企图超越哲学党派;

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

重视方法论研究(分析法、现象学方法、辩证法)。

2、

人本主义思潮

重视对人的研究;

在认识论上重视非理性的直觉或体验;

重视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宣扬悲观主义人生观。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

1、人本主义:叔本华

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

2、实证主义:孔德(早期实验主义)

马赫主义(经验批判)

逻辑实证主义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现代西方哲学

1、三次思想交锋

第一次,1978年左和右;

第二次,1991年,讨论姓资还是姓社;

第三次,1997年,讨论姓公还是姓私。

2、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

①既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利于我们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有助于我们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能力。

第二章

意志主义

第一节

概况

一、意志主义的形成

1、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2、思想来源:西方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东方佛教;

3、理论渊源

①古希腊新柏拉图主义

普罗提诺

“太一”

②中世纪教父哲学

奥古斯丁

意志自由与恶

③中世纪唯名论

司各脱

意志高于理智

④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

绝对命令

二、意志主义的流传和影响:自己编吧。

第二节

叔本华

一、《论女人》

1、缺点:①智力低下;

②浪费;

③虚伪、狡诈、嫉妒性强;

④女人一生的工作只为了获得男人的关心。

2、不能对女人有太多奢望,不能给予太多

①反对男女平等;②反对一夫一妻;③反对女性继承财产

二、本体论

(一)生存意志

1、什么是意志?

①意志是一种奋斗不懈、百折不挠、不可遏制的欲望冲动,其本质特点是求生存;

②这种意志是超出人类认识范围的非理性的存在;

③这种意志既无空间性也无时间性,却存在于占有时空的个体中;

④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2、意志是人的本质(近代—理性是人的本质)

①人的肉体;②人的性格;③人的记忆力、注意力;

④人的理解力;⑤人的智力;⑥意志优于智力。

3、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意志:→动物、植物、无机物

(二)生殖意志

1、种族意志高于个人意志;

2、爱情是最佳优生学;

①直接关系:种族典型之条件

A年龄(18--28);B体格;C肤色;D互相矫正;

②关于精神性质之条件—性格、智慧;

③互相对称之条件:性格、体格;

④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三、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一)生活在痛苦世界之中

1、意志是人生苦难之源;

2、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

3、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两大基本要素;

4、生命越高等,痛苦越大;

5、人生就是战争,人便是吃人的狼(霍布斯)

(二)摆脱痛苦的方法

1、精神错乱;

2、自杀;

3、从事文学艺术创作;

4、学习哲学;

5、信仰宗教。

第三节

尼采

一、1、三反:反女性;反道德;反传统。

2、发疯的原因:①性格;②新旧思想的冲突;③对一切的厌恶,尤其是人;④疾病的折磨。

3、尼采思想的分期:

①合群时期

肯定

②沙漠时期

否定

③创造时期

自己

A审美艺术阶段

1870----1876

B科学怀疑阶段

1876----1883

C伦理阶段

1883----1889

二、尼采的本体论: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一)酒神精神

日神

阿波罗

理性

绘画、雕刻、史学

酒神

狄俄尼索斯

生命本能

歌舞、音乐、戏剧

(二)强力意志

1、强力意志是人的内在本质;

2、强力意志本质上是自我超越、扩张、创造性力量;

3、强力意志就是世界的本质。

(三)评价

1、是唯心主义观点,不以物质作本原;

2、有提倡自强精神的一面。

三、重新评估一切的价值

(一)对宗教的批判

1、揭露基督教复仇精神;

2、揭露基督教禁欲主义;

3、揭露基督教荒诞不经。

(二)对传统道德的批判

1、道德相对主义(善←→恶)

2、贵族道德

古希腊

奴隶道德

基督教

羊羔

3、从三个方面批判传统道德

①认为基督教道德提倡柔弱,压制生命的本能;

②认为基督教道德提倡谋私,抹杀个性;

③认为基督教道德反对创新,扼杀了有创造精神的人。

4、怜悯

①怜悯真正的目的是为自己;

②怜悯否定了他人与自己的平等地位;

③同情是虚伪的。

5、关于中国传统道德

①压制本能生命,“存天理,灭人欲”;

②提倡无私,抹杀个性;

③不重视创新。

(三)推广到其他领域

①对科学的看法;②国家;③医学;④历史。

(四)评价

1、尼采能在基督教统治了大多数人思想的19世纪对宗教和道德大加批判,这种胆略和勇气令人钦佩;

2、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虽然使人类失去了信仰,但他赋予了人类更多的东西;

3、尼采对传统道德的批判肯定了人的生命力、人的价值、人的创造力,符合历史发展要求;

4、尼采对传统道德和人类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不科学的。

四、超人哲学

1、超人与末人相对

末人:无个性,谨小慎微。

2、超人的产生过程:

精神三变:骆驼→猛狮→婴儿

重负

凶猛

天真、新的开始

3、超人的基本特征:

①超人是天才,是天生的精华;

②超人有极大地权力欲与统治欲;

③超人处于善恶的彼岸(超人不受传统道德的约束);

④超人喜欢冒险,喜欢斗争,具有高昂的激情;

⑤超人最孤独。

第三章

早期实证主义

孔德

一、生平著作

法国思想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社会学之父、人道教创始人

圣西门

孔德

革命方式

强调暴力革命,推翻人

革命建设,改良王制度

再建社会的基础

实业制度,强调经济

重视精神、道德、制度

宗教

宗教神秘主义

创立人道教

目的

建立人民幸福的小康社会

二、实证的要素:

1、实证知识必须是

真是的而不是幻想的;

2、实证知识必须是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实证知识必须是

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4、实证知识必须是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实证知识必须是

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6、实证知识必须是

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7、实证知识必须是

有感情的。

三、思想发展三阶段(人类智力发展规律)

1、基本内容;

⑴神学阶段(虚构)

封建神学统治人类思想

原始社会→封建社会

(A拜物教B多神论

C一神论)

⑵形而上学阶段(批判)

改头换面的神学阶段,用抽象的概念代替神

⑶科学阶段(实证)

实证主义思想统治人类

最高阶段

2、孔德认为这是一条普遍规律,无论个人、各门学科、人类社会

各门学科:古代科学知识受神学统治。

3、分析和评价:

①孔德把人类思想的发展同科学、同政治制度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是正确的;

②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采取了历史的态度,肯定了它们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③把思想本身当作社会发展的原因,陷入了唯心主义;

④过于简单,没有看到人类认识及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第五章

实用主义

第一节

一、实用主义

1、强调哲学要立足于生活,把确认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作为主要手段,把获取实际效果作为最高目的。

2、Pragmatism的含义:实践主义、语用主义、实用主义、实效主义。

二、历史发展

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发展时期。

三、实用主义在中国

1、解放前的旧中国:宣传与论战

宣传:胡适全面通俗传播;蒋梦麟传播伦理思想;陶行知传播教育思想。

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2、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彻底的批判与否定。

3、80年代至今

重新认识与误解

四、中国的实用主义

邓小平的“猫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反唯成分主义,反空谈政治。

第三节

詹姆士(第二节皮尔士不考,故略)

一、生平著作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奠基人。

二、彻底的经验主义—本体论

1、基本内容:

⑴彻底的

⑵中立的→

智者

状态、意识、角色

所知的物

客观内容、物质角色

⑶多元的

2、特点:

①把纯粹经验说成是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东西;

②纯粹经验有流动性、变化性;

③对经验主义的解释具有意志主义的色彩。

三、真理观

1、真理是人们的一些观念或信念,是人的思想认识;

2、真理是与实在相符合的观念;

3、观念的真理性在于其证实过程;

4、真理是有利于人们生活的行动工具。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真理即效用

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

5、真理是多元的、相对的。

第四节

杜威

实践的探索理论

1、“刺激—反应”是杜威关于实践的基本含义;

2、实践是一种尝试,一种冒险;

3、杜威把实践探索分为五个阶段,又称思维五步法。

①感到疑难的存在;

②确定疑难之所在和一般性质;

③假定种种解决疑难的办法;

④通过推理看哪种方法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

⑤进一步观察或实验引导出可信或不可信的结论。

第六章

弗洛伊德主义

第一节

概论

一、弗洛伊德主义的形成

1、最初只是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和技术----自由联想法;

2、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心理学理论;

3、弗洛伊德主义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历史演变

1、古典弗洛伊德主义

⑴产生和创立时期

1895—1911

⑵修正和分化时期

1911----20世纪30年代

2、新弗洛伊德主义

三、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特征

1、从心理学角度----对人和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2、特别突出了“无意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格外关注“性”的问题。

四、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自己找吧。

第二节

弗洛伊德

一、无意识理论

(一)三个系统

1、意识系统①清晰的思想;②面向外部世界;③意识的地位和作用;

意识是人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意识不是心理的实质,只是心理的一个属性。

2、前意识

3、无意识

定义:没有被我们的意识所意识到的意识

①掐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服从快乐原则;

②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意识不到也体验不到;

③它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特点:原始性、主动性。

弗洛伊德抬高无意识,贬低意识,认为无意识在先,意识在后;

无意识是因,意识是果;

无意识为主,意识为次。

(二)分析与评价:

1、在精神病分析与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提供了哲学研究的新视角;

3、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

二、泛性欲主义

(一)性

1、19世纪90年代

与生殖活动有关的性欲

2、20世纪初

快感

3、爱欲

(二)力比多对人格影响的五个阶段

1、口唇阶段

0—1岁

接受、咬嚼、吐弃、闭合、咬住不放

2、肛门阶段

1—3岁

3、男性器官崇拜阶段

3—5岁

恋母嫉父

俄狄甫斯情节;恋父嫉母

伊莱克戳情节。

4、性潜伏阶段

7—12岁

5、青春期

12—18岁

(三)评价:

1、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对冲击西欧禁欲主义道德观,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起了某些积极作用;

2、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预见了性荷尔蒙这种物质的存在;

3、过分夸大了性的作用。

三、人格结构理论

(一)本我

相当于无意识的别名,遵循快乐原则;

(二)自我

相当于人类的意识性,代表理性和常识,奉行现实原则;

(三)超我

在父母、教室和文化影响下,儿童逐渐形成一种伦理道德感、法律观、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等。具体来说,超我表现为人的良心和理想,遵循至善原则。

四、两种本能理论

(一)本能的来源:身体内部的需要和冲动。

(二)本能的最终目标:解决身体需要问题。

特点:保守、回归、重复

(三)本能的种类:自卫本能、生殖本能、死的本能。

(四)本能释放和转移的途径:

1、移位:从一个对象向另一个对象能量转移的过程;

2、升华:替代对象比原来对象高的文化目标;

3、精神病爆发方式;

4、梦。

①关于梦的解释:A把梦看作神谕;B把梦看作托兆;

C把梦看作灵感的来源;D把梦看作精神作用。

②弗洛伊德对梦的观点:

A梦是愿望的满足或达成;

B梦所满足的愿望最根本的是性;

C梦的工作是指梦的加工,伪装工作。

5、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第八章

存在主义

第一节

概况

一、存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战争的爆发以及战后的危机所造成的残酷现实

1、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最早萌芽于19世纪初期,代表人物是丹麦的克尔凯戈尔----“存在主义之父”;

2、为什么存在主义思想最早萌芽于克尔凯戈尔?答: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

3、为什么克尔凯戈尔的思想没有很快流行?

答:①危机没有全面爆发;②科技异化;③理性至上。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运动,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雅斯贝尔斯《世界观的心理学》,海德洛尔《存在与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存在主义由德国转到法国。代表人物:萨特。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加深了人的异化;

1、最显著特征:丧失自我。

2、丧失自我的原因:科技异化(对象化且对立)

①一方面使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使人们分离,变得苦闷孤独;

②一方面使人生活舒服、方便,另一方面使人变得懒惰。

第二节

克尔凯戈尔

一、宗教哲学研究对象:孤独个体。

1、含义:指一种非理性的主观心理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是只有与上帝相联系的个人才能在自己的存在中领会和意识到的。

2、特征:精神性、非理性、个体性、和上帝相联系。

二、宗教哲学的研究内容:孤独个体的存在状态

1、恐慎

恐慎是人生最基本的存在状态,区别于畏、怕(具体的事物)

A虚无;B选择;C人的条件。

2、厌烦

3、忧郁

4、绝望

绝望是致死的病

三、伦理学(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

1、美学阶段

①偶然性;②空虚性;

2、伦理阶段

①承认及普遍遵守道德规律;②仍处于理性和感性的矛盾之中;

3、宗教阶段

①必须认识到自己有罪;②要选择去信仰,而且要带有极大的热情。

第三节

海德格尔

一、本体论

关于存在的学说

(一)存在的真正含义:此在或亲在

1、批判以往哲学都是关于“存在物”或“存在者”的学说,是“无根的哲学”;

2、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关于“此在”即“人的哲学”。

(二)此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1、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即可能性;

2、此在总是“我”的存在,①此在是一种个体的存在;②此在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三)“此在”在世界中何为?

1、“此在”在世的非本真状态

①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利用自然,人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②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A用自我代替他人

介入,B使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

成为常人。

常人的特征:平凡、服从、迁就、公众性、不负责任、适应感。

2、“此在”在世的本真状态----烦、畏、死

①烦

烦心(人与物之间)、麻烦(人与人之间),担心、渴望、焦虑

②畏

虚无

③死

死亡的定义: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是不确定的,超不过的可能性。

A死亡既是一种可能性,又是一种必然性;

B死亡既本己,又无关;

C死亡既是确知,又是不确定的。

(四)分析和评价:

1、它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了宿命论;

2、它在政治上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死去。

第四节

萨特

一、思想分期

1、介绍存在主义本体论

《存在与虚无》

2、人道主义“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3、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辩证主义批判》

4、研究福楼拜(心理学)

《家庭傻瓜》

二、自由观

(一)自由观的理论前提—存在先于本质

1、物:裁纸刀

本质先于存在

2、有神论者

本质先于存在

3、无神论者

本质先于存在

抽象人性论

(二)自由观的重要内容--自由选择论

1、自由是一种思想上、精神上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

2、自由选择的特点:

①选择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自由不受任何外在的人和物的限制;

③选择没有任何先验的道德标准;

④自由选择必然排斥他人的自由。

(三)自由和责任

1、必须要对自己负责;

2、必须对全人类负责。

(四)分析与评价

1、在政治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了号召人们同德国法西斯作斗争;

2、反对了宿命论、决定论;

3、萨特的自由观从性质上讲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第九章

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节

概况

一、产生和演变

(一)定义: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学流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70年代衰弱。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为中心的社会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者集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批判,创立了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

(二)产生和演变

1、欧洲时期:1924—1939

2、美国时期:1939—1949

3、德国时期:1949—1969

(三)基本特征:

1、主张把哲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对社会作综合研究;

2、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3、把否定辩证法作为社会批判学的方法论;

4、政治上坚持超然独立。

第二节

阿多尔诺

一、文化工业伦

(一)什么是工业文化论?

1、定义:阿多尔诺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现代形态及文化工业以商业化、标准化、快速化为标志、操纵。控制人的思想及情感,扼杀人的个性,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集权主义的一种表现。

2、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现代形态。

(二)大众文化:商品化、标准化、操纵性、肯定性

操纵性:①通过娱乐的方式控制人们的闲暇生活;

②通过灌输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

第三节

马尔库塞

一、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

(一)、存在的单度性:

1、定义:单向度性指在发达工业社会的自动化与工业化过程中,人们丧失了最本质的品质,即批判性和否定性,从而丧失了主体性,依附现实、顺从现状。

2、这种单向度性广泛地表现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个功能中。

政治:各种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生活:生活方式的同化;

文化:高级文化和现实的同一。

(二)发达的工业社会是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

1、为什么?

①它控制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它不仅是一种恐怖的政治协作,而且是一种非恐怖的技术协作。

2、极权性的表现:

①市场需求代替了人们的实际需求;

②控制了人们闲暇时间;

③控制了人们的意识甚至是无意识。

(三)发达工业社会是具有攻击性的社会

1、高生产、高工资、高消费的恶性循环;

2、富裕社会的军事化;

3、爱欲的受压抑和环境污染;

4、法西斯先兆;

5、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混乱。

(四)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

制作人:第五纵队(T.

McGrady)

13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