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反思,理论
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简介: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信息及其特征》晋江市磁灶中学电教组孙建新从教材地位和作用看:《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为后继的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学生的素养为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
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内容:
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
晋江市磁灶中学电教组
孙建新
从教材地位和作用看: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为后继的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学生的素养为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也就是说本教材的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信息进行扩展的。那么什么是信息及其特征,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实际的联系。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了解有关信息的基础性内容,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门课程的学习作好积极的准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授的是: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应该让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理解信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中等偏下。对于信息技术,仍然停留在感性的程度,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总结。对多数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课,就是学习操作课,他们对理论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有效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策略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因此我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探究法。老师主要是讲授、引导、引发讨论和组织评价,把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讨论、分组协作进行学习。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
前导一、活动——成语猜一猜(学生表演)
最有默契组合评选
两位同学,一人比划,一人猜成语。
如:狐假虎威等
以一个活动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引用的活动要是趣味性强,会更加吸引学生,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注意力就会更加的集中
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观看“北京申奥”有关图片、资料。
问题1:从下面资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问题2、从下面的资料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学生活动:与同桌或前后桌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大家自由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对其它同学的观点进行补充。(学生的热情很高,场面气氛非常好)
通过老师展示的资料,同学们从中获取了不同的信息,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理解。那么,究竟信息其本身是什么?它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信息.
教师活动: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信息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那么请大家列举一些例子。
学生活动: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路边众多的广告。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生5:通过电视新闻获取最新资讯
…………
思考:这些信息的存储形式是什么?
(由于时间的关系,要注意控制回答学生的人数)
通过两个事例和学生们的回答,让学生们感受到信息的丰富和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教师再提问:“同学们,好好思考一下刚刚举的这些信息的存储形式是什么?”老师归纳总结学生们的答案,用PowerPoint播放出“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传递内容。)
三、信息的特征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
资料1:
A、读书以明理
B、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资料2:
有一句广告词说:一传十,十传百,终于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
资料3:
空城记的资料(略)
资料4:
肯德基的优惠券资料
(把以上资料以书面形式复印给生,每小组一份)
学生活动:学生们热情很高,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总结信息的什么特征。然后进行小组代表发信,老师再进行总结
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进行猜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大脑。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资料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万物的一种,也有其共同的特征。
信息的一般特征有: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共享性
在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信息的其它特征如: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概括性、可识别性,可再生性等
四、完成P4页的实践
举一些信息,并注明信息的类别、用途、有效期、存储形式(载体)。并且要(可与邻桌)与相互评价一下你对信息的描述是否准确,分类、有效期、存储形式说明的是否正确,最后综合评价一下你这次实践的表现是优、良、中,还是差。
五.
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教师与学生一起简短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将前面从零散事例中所获取的知识汇总,使学生所掌握的理性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环节六.
知识的自主利用(课后完成)
搜集相关资料和问题,讨论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来为生活、生产服务的。(4人一组)
以上作为作业,下节课可做讨论发言,便于引出第二节《信息技术极其影响》。
板书设计:
一、信息的定义: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依附性
2、价值性
3、时效性
4、真伪性
5、共享性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到利用多媒体上课的的信息技术课,通过实际的授课,效果非常不错。整个课堂中学生讨论很热烈,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这节课中,我们以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力争一下子就吸引住学生,争取打消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都是在电脑机房完成教学,有部分学生知道不到电脑教室上课,有情绪,可以说是一百个不愿意),所以作为这一学年的第一节课,是一个好的开端,可以为以后整个学期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现在回顾本节课,觉得有几点想说一说:
1、现在我们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是一本非零起点的教材,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强调提升理论,淡化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素养的提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能在课堂中真正地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我们在教学中,应多注意对书本知识的扩展、延伸,让学生能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对于知识的扩展,也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少讲大道理,多摆事实,多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从而从共同经验总结出一般规律。这样学生学习就更有积极性,也更为投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入。所以在讲授什么是信息时,由于本环节为信息概念的理解,比较抽象,故采用教师先引导学生举例后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上理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2、现行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所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理论性也很强。作为学生,他们上信息技术课,更多想的是玩,上网或玩游戏。对于理论的学习他们没有兴趣,也就不愿意去学。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完成这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要多花费一定功夫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容易理解的例子来引出问题,说明问题。这样学生才有能力去总结一般的经验,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3、在这节课中,对于信息的特征,我并没有机械地向学生说出信息的一般特征,而是采用学生先通过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从中体味信息的特征。任务完成后的交流、评价和改善,并要说出典型的事例。这样学生的学习的不会那么枯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也使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小组学习后能完成学习任务,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4、在进行小结时,最好是老师能与学生共同分析,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一些闪光点,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一些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纠正。这样学生既可以从老师的表达中得到启示,也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个比较活跃、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接受事物的能力会比较好。
5、最后一点就是,针对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已经淡化了对计算机一些基本操作教学的特点。如果每一点课都在机房上课,学生都是心不在焉的。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开始上机,根本无心听课,这样很多理论课就无法完成。因些,我建议,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上机房与理论课的教学一定要合理安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本人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