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高支模方案A》

《高支模方案A》word版 本文关键词:方案,高支模,word

《高支模方案A》word版 本文简介:高支撑模板体系施工方案一、概述:绿景花园二期工程裙楼的施工中,层高达5.2米,属高支撑模板的施工。依据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及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二、支撑体系的布置1、材料的选择支撑体系采用钢木混合支撑。材料使用Ф48×3.5钢管,同规格的直角、旋转和对接扣件。木枋选

《高支模方案A》word版 本文内容:

高支撑模板体系施工方案

一、概述:

绿景花园二期工程裙楼的施工中,层高达5.2米,属高支撑模板的施工。依据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及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支撑体系的布置

1、材料的选择

支撑体系采用钢木混合支撑。材料使用Ф48×3.5钢管,同规格的直角、旋转和对接扣件。木枋选用硬杂木,性能同樟子松。模板使用18mm厚胶合板。

2、支撑布置

在模板的施工中,采用满堂支撑。梁底模支撑立杆间距为800×1100mm,梁高度≥1000的在梁底加一排顶撑,板下支撑为1000×1400。所有立杆在距地面200高处设扫地杆,满堂架步距为1.8米,顶部水平杆根据梁底标高和板底标高设置;支架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不大于6.5米,宽度不小于4跨、不得大于6米,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度之间。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所有水平杆与立杆相交处均有扣件连接,扣件的紧固力矩要大于40N.M,小于65N.M。支撑体系验算的计算书附后

附图

三、模板施工

1、支模材料: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枋50×100

2、支模须序:柱模→梁底模→梁侧模→板模

3、柱模:木枋坚楞按400间距布置,且四角必须有木枋,外用Ф48×3.5的短钢管抱箍。根据柱截面,在柱中设对拉螺栓。

4、梁模:梁底木枋间距300布置,当梁高大于800时设对拉螺栓固定,≤800时用木枋加固。

附图

四、砼施工

墙、柱、梁板的砼施工采取一次性整浇

1、砼施工时,要分层浇筑,每层砼浇筑高度控制在1米左右,每层砼浇筑间隔时间1~2小时,在底层砼未初凝前浇筑第二层砼。

2、墙柱砼浇筑至二层柱子时,按指定浇筑方向,将周围梁板砼浇筑完成。

3、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及振动平板,振动棒振捣施工时,须伸至下层砼内100。

五、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清理地面。将剩余的钢筋杂物等清理干净。

(2)根据规范要求对钢管、扣件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根据梁、柱位置为立杆定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要求调整立杆的间距,保证立杆间在要求范围之内。

(4)吊运材料。

2、搭设

(1)搭设前,在施工现场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2)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垂直度。

(3)满堂支撑中严禁使用Ф50的钢管。

(4)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5)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得少于两个扣件固定。

(6)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7)螺栓拧紧,紧扭力矩不能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8)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

六、检查与验收

1.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旧钢管要平直,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和深的划道。

2.

钢管的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在规定允许范围之内。

3.

新钢管必须涂防锈漆。

4.

严禁使用壁薄及锈蚀严重的钢管。

5.

检查立杆的间距,水平杆的布置是否符合要求。

6.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安装后的扣件螺栓紧扭用扭力扳手检查。

七、拆除

1.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时,并报监理审批后才可拆除。

2.

拆除作业必须有上而下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

拆除现场应设警戒线,并派人现场监督。

4.

拆除后的材料及时堆放整齐,做到工完场清。

5.

拆除模板后,混凝土及时养护。

八、安全管理

1.

施工现场安全员应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注前后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2.

严格检查支撑系统,确保按要求施工,保证质量。

3.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变形、断裂、脱焊的钢管及螺栓松动的扣件。

4.

操作人员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防滑鞋。

5.

当有六级及以上的大风天气、雨天,应停止支撑的搭设。

6.

拆除时,现场应设专人指挥,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

7.

各片区搭设安装完毕后,经技术及质安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作业

计算书

支模高度5.2M,楼板厚为120mm,梁截面为400×1200,混凝土标号:梁板C30,梁底支撑采用钢木混合支撑,底模为18mm厚的胶合板,方木采用50×100mm,钢管采用Ф48×3.5的钢管。

一、梁底模板计算

(荷载):1、恒荷载标准值

1)

400×1200梁混凝土:24

KN/M3×0.4×1.2=11.52

KN/M

2)

钢筋:

1.5

KN/M3×0.4×1.2=0.72KN/M

3)

模板:

0.5

KN/M2×0.4×1.2=0.24KN/M

恒载

q=

12.48

2、活荷载标准值

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

q1=2.5

KN/M

3、支撑承载力设计值:

P承

=1.2q+1.4q1=18.48KN/M

梁底模内力计算:

(一)、梁底模板计算

(荷载):1、恒荷载标准值

1)

400×1200梁混凝土:24

KN/M3×0.4×1.2=11.52

KN/M

2)

钢筋:

1.5

KN/M3×0.4×1.2=0.72KN/M

3)

模板:

0.5

KN/M2×0.4×1.2=0.24KN/M

4)

恒载

q=

12.48

KN/M

2、活荷载标准值

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

q1=2.5

KN/M

3、支撑承载力设计值:

P承

=1.2q+1.4q1=18.48KN/M

荷载刚度设计值:P刚=12.48

KN/M

(二)梁底模内力计算:

接四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2-13,得:

KM=-0.121;

KV=-0.620

KW=-0.967

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得胶合板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为:

fv=1.2

N/mm2;

fm=20

N/mm2;E=6500×0.9=5850

N/mm2;

所以:

M=Km.P承.L2=-0.121×18.48×0.32=-0.201KN.M

可知符合抗弯要求。

V=Km.P承.L=-0.62×18.48×0.30=-3.44

KN.M

τ

=3V/2bh=3×3.44×103/2×400×18=0.68

N/mm2

N/mm2

可知符合抗剪要求。

ω=KW.P刚.L4/100EI=0.967×12.84×3004×12/100×5850×400

×183=0.89

mm<[ω]V=min(L/250)=1

mm

可知挠度符合要求。

(三)梁底模横楞木方验算:

1、计算简图:

2、计算资料:

木方为红松:E=9000

×0.85=7650

N/mm2

木方断面:

50×100

mm

fm=13

N/mm2;

fv=1.4

N/mm2;

3、横楞木方承受的荷载:

由多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情况可知:最大支座反力出现在连续梁第二支座,查表可知,Kvb左=-0.625,

Kvb右=0.625.

支座反力:

Rb=(Kvb左+Kvb左).

P承.L

=(0.625+0.625)×18.48×0.3=6.93

KN

则:作用于横楞方木的均布荷载为:

q=

Rb/Lm=6.93/1.1+0.1=5.82

4、求横向木方内力:

按二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

KM=-0.125;KV=-0.625;

KW=0.912

M=KM.q.L2=-0.125×5.82×0.552=-0.22

KN.M

σ=M/W=0.22×106×6/b.h2=2.64N/mm2

可知抗弯符合要求。

V=km.q.L=0.607×5.82×0.55=1.95KN

τ=3V/2bh=3×1.95×103/2×50×100=0.585N/mm2

可知抗剪符合要求。

ω=KW.

q.L4/100EI=0.912×5.82×5504

×12/100×7650×50×1003

=0.153

mm<[ω]V=min(L/250)=1

mm

可知符合挠度要求。

(四)梁底纵向钢管验算:

1、计算简图:

2、计算资料:

选用Ф48×3.5钢管:A=4.89×102

mm2

;

g=3.84kg/m;i=15.8mm;

E=2.1×105;f=215Mpa;

3、纵向承受的荷载计算:

由多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情况可知:最大支座反力出现在连续梁第二支座,查表可知,Kvb左=-0.625,

Kvb右=0.625.

Rb=(Kvb左+Kvb左).q.L

=(0.625+0.625)×5.82×0.55=4.0

KN

则作用于纵向钢管的集中力为:

F=4.0

KN(木方自重忽略)

简化为均布荷载为:

q=4.0×1/0.3=13.34

KN/M

4、求纵向钢管内力:

按钢管纵距0.8m计算,则按四跨连续梁查表有:

KM=-0.121;KV=-0.620;

KW=-0.967

M=Km.q.L2=-0.121×13.34×0.82=-1.04

KN.M

σ=M/W=1040×103/5078=205N/mm2

N/mm2

可知符合抗弯要求。

ω=KW.P刚.L4/100EI=0.967×8.2×8004/100×206000×1218

×102=1.3

mm<[ω]V=

L/250=3.2

mm

可知符合挠度要求。

(五)力杆稳定计算:

1、力杆相关参数:(采用Ф48×3.5扣件式钢管)

A=4.89×102mm2;g

=38.4N/M;i=15.8mm;E=2.1×105;f=205MPa;支柱高5.2-1.2-0.12=3.88

m

2、长细比验算:

中间设两道水平拉杆,底部设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300mm,步距1.8m。

λ=L/i=197mm

<[λ]=210

符合要求

3、承载力验算:

查表得:ф=0.38

σ=N/ф.A

N=上部荷载+杆件自重=18.48×0.8/3+0.0384×(3.88×0.8×4+0.55×4)

+10×0.01=5.38KN

σ=

N/ф.A=5.38×103/0.186×4.89×102=59.15KN/M2

KN/M2

稳定性符合要求

二、板底模板计算

(一)、

荷载

(1)恒载标准值

130厚混凝土板:

24KN/m3×0.12=2.88

K

N/m2

钢筋:

1.5

K

N/m3×0.12=0.195

KN/mm2

模板:0.30

K

N/m2

所以,恒载标准值gk=3.

36K

N/m2

(2)活荷载标准值

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2.5

K

N/m2

所以,活荷载标准值qk=2.5

K

N/m2

(3)荷载承载力设计值P承=1.2gk+1.4qk=7.53

K

N/m2

荷载(刚度)设计值:P刚=g=3.615

KN/m2

(二)、内力计算:

按四跨连续梁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2-15,得:

KM=-0.121;KV=-0.620;KW=-0.967

按木方搁栅间距400

mm考虑:

M=km.P承.L2=0.121×7.53×0.402=0.146

KN.m

可知符合抗弯要求。

V=Km.p承.L=0.62×7.53×0.4=1.87

KN.m

τ=3V/2bh=3×1.87×103/2×1000×183=0.0087

N/mm2

=1.2

N/mm2

可知符合抗剪要求。

ω=KW.P刚.L4/100EI=0.967×7.53×4004×12/100×5850×1000

×182=0.653

mm

<[ω]V=

L/250=1

mm

可知符合挠度要求。

(三)、板底纵向木方验算:

1、计算简图:

2、计算资料:

木方为红松:E=9000

×0.85=7650

N/mm2

木方断面:

50×100

mm

fm=13

N/mm2;

fv=1.4

N/mm2;

3、纵向木方承受的荷载:

每条木方承受的荷载;q=3.01

KN/m

木方自重:0.1

KN/m

总的荷载值为:P=3.01+0.1=3.11

KN/m

4、求纵向木方内力:

M=0.125×3.11×1.42=0.76KN.M

σ=M/W=0.76×106×6/bh2

=9.12N/mm2

N/mm2

可知符合抗弯要求。

V=Km.p承.L=0.62×3.11×1.4=2.7

KN

τ=3V/2bh=3×2.7×103/2×50×100=0.81

N/mm2

=1.4

N/mm2

可知符合抗剪要求。

ω=KW.P刚.L4/100EI=0.967×3.11×14004

/(100×7650×50

×1003÷12)=3.67

mm<[ω]V=

L/250=5.6

mm

可知符合挠度要求。

(四)、板底纵向钢管验算:

1、计算简图:

2、计算资料:

选用Ф48×3.5钢管:A=4.89×102

mm2

;

g=3.84kg/m;i=15.8mm;

E=2.1×105;f=205Mpa;

3、纵向承受的荷载计算:(按均布荷载考虑)

(1)新浇砼自重:

1.4×24×0.12=4.32KN/M

(2)模板重:

0.3×1.4=0.42KN/M

(3)钢筋自重:

1.1×1.4×0.12=0.18KN/M

(4)活荷载:

2.0KN/M

(5)横钢管自重:

0.04KN/M

则作用于纵向钢管的集中力为:

F=6.96KN/M

4、求纵向钢管内力:

按钢管纵距1.1m计算,则按四跨连续梁查表有:

KM=-0.121;KV=-0.620;

KW=-0.967

M=Km.q.L2=-0.121×6.96×1.12=-1.02

KN.M

σ=M/W=1020×103/5078=200.9N/mm2

N/mm2

可知符合抗弯要求。

ω=KW.P刚.L4/100EI=0.967×4.96×10004/(100×206000×1218×

102)=1.91mm<[ω]V=L/250=4

mm

符合挠度要求。

(五)力杆稳定计算:

1、力杆相关参数:(采用Ф48×3.5扣件式钢管)

A=4.89×102mm2;g

=38.4N/M;i=15.8mm;E=2.1×105;f=205MPa;支柱高5.2-1.2-0.12=3.88

m

2、长细比验算:

中间设两道水平拉杆,底部设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200mm,步距1.8m。

λ=L/i=197mm

<[λ]=210

符合要求

3、稳定性验算:

查表得:ф=0.186

[N]=Фaf=18.6

KN

力杆承受荷载:

N=S.P承

=7.53×1.5=11.4KN

力杆及相关横杆重量:

G={5×4+4×4+5×2}×g+10×3=1.94KN

R=N+G=13.34KN<[N]=18.6KN

符合要求。

三、基础面承载力验算:

1、相关荷载:

新浇砼自重:

25×1×0.12=3KN/M

模板自重:

0.3KN/M

支撑自重:

(5×2+4×4+5×2)

×0.0384+0.01×4=

1.42KN/M

活载:

2KN/M

则:q=(3+0.3+1.42)

×1.2+2×1.4=8.47KN/M

2、楼板自重:

25×1×0.18=0.9KN/M

3、楼板承载验算:

按单跨简支板验算

P=8.47+0.9×1.2

=9.55KN/M

M=0.125×9.55×42=19.1KN.M

As’=408.4mm2

原设计配筋:As’=518mm2

符合要求。

18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