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来源一流范文网
课件www.JsFw8.CoM小学
教学计划总结:《二泉映月》研究及
反思一、发现《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并不属于我们现在的教学内容。课文内容讲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的创作过程。我们之所以拿出来研究,是因为这篇文章不仅是王崧舟老师特别看重的一篇文章,更加在于这篇文章的艺术性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一个多月前,第一次观看《二泉映月》教学视频,就被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深深吸引,被这篇文章的深层意蕴所打动。于是,我急不可耐地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还原了这篇教学设计,并在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
二、对《二泉映月》的研究
1、由于学生对《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了解很少,所以需要在教学中展现这首曲子,达到“造境感悟”的效果。但遗憾的是,我们
学校没有多媒体。我曾试图寻找这首曲子的录音带,教学中用录音机播放这段乐曲,最终还是没能找到!怎么办呢?没有这段音乐,课堂情境是很难形成的。思前想后,只能用手机来代替了(我知道用手机播放声音很小,渲染效果不会太好,但是很无奈——有总比没有强啊!)。
2、我把所有的资料带到学校,利用周二活动时间与小组成员一起对《二泉映月》这篇文章进行细细地品味,反复论证,经过反复修改,适合我们自身教学的大致结构基本形成:感受“二泉映月”这条美丽的风景线——体认瞎子阿炳的悲惨人生——感受《二泉映月》的优美与凄凉——倾诉一片情怀。接下来,我查阅了阿炳其人以及《二泉映月》的相关资料,为每一个学生打印了这篇文章,一切准备就绪。
三、对《二泉映月》的敬畏
按理说,这样应该可以作课了,但是其他成员的一句劝告,着实让我对《二泉映月》产生了一些畏惧。老师们说:“这篇文章无论是感受二泉映月的美景,还是感受阿炳的坎坷经历,都需要教师纯语言造境,这一难度超乎想象,我们能驾驭吗?我们的学生真的可以吗?”是的,由于多媒体展示环节的缺失,也由于这篇文章的独特——简单由“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八个词语的反复诵读来感受景色的优美;教师利用想象造境引导学生来体认阿炳在那个年代的悲苦,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看来,只有先放一放了。
但是,出于对于这篇文章的喜爱,出于对全体小组成员研究成果的尊重,同时也对挑战自我的一种期待,我还是决定要作这节课。可问题怎么解决呢?苦思冥想之下,只有利用我对文章和教学视频的熟悉,运用丰富的导语和入情入境的诵读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弥补教学设施欠缺的不足,达到语言造境的效果了。剩下的十几天,这段视频我不知看了多少遍,直到感觉各个环节已了然于胸才作罢。同时我在猜想:如果我能够背诵这篇文章,可能课堂教学就会顺利很多。但是很遗憾,可能由于年龄的缘故,最终我还是没能完全的背诵下来。
四、作课前的思考
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的教学,对文章的“定位”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深度,以及对学生教育的准确性。为此,我在反复观看视频和背诵课文的同时,头脑中一直在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对于这篇文章的落脚点,王崧舟老师并没有在教学中清晰地展现出来。那么,《二泉映月》这篇文章真正想让学生感悟并学习的是什么呢?是对阿炳所受困苦的同情?还是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我想这些都不对。为什么呢?我们从文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出来——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对于饱经风霜的阿炳本人来说,在创作完成《二泉映月》的同时,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悲苦之后,却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悲情与愤世,而是在一个排比句中连续出现了四个“爱”,他真的需要我们的同情与怜悯吗?我想不是这样的。一个孤苦伶仃的瞎子,一个靠卖艺为生的穷苦艺人,一个将“情怀”只能倾诉给“茫茫月夜”的“社会弃儿”,在即兴创作《二泉映月》之后,却能表现出这样的博爱胸襟,又怎能不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一切的一切,均在脑海翻腾。瞬间,一个明确的“落脚点”在眼前浮现——那就是:在人的一生当中,无论是悲惨,还是幸福,每一次的际遇都将成为我们受益一生的巨大财富。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合理想象阿炳即兴创作《二泉映月》的激情呈现,才能合理解释他在经历了百般折磨之后,却表现出对世间万物的博爱胸怀。于是,这样的教学导语随之而来:如果没有阿炳的双目失明,《二泉映月》能诞生吗?如果没有阿炳的十年屈辱,能有这民族艺术的瑰宝吗?如果没有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能即兴创作出这世界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吗?这所有的不幸,都变成了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随着文章“落脚点”的确定,作课的时机业已成熟。
五、完成作课
周一来到学校,我向大家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艳坤建议两个班一起上(因为周二正好赶上我们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去保定考试),我思虑了许久——两个班60个学生?师生的适应?语言造境的效果?音乐播放的辐射范围……一个个问号在我眼前浮现。但是,最终我还是决定试一试。因为,这样的挑战,对于我们研究小组而言,无疑又是一次难得的研究机会,也是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
教学开始了,预想的事情果然发生——也许是第一次这么多学生在一起上课,也许是五甲班的学生正在适应我的教学风格,也许是学生们挤在一起上课的新奇,也许现在的学生根本没有看到过“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景色,这一个个“也许”导致个别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太集中。仰仗着我对教学环节和课文内容的熟悉,我一步步引领学生利用诵读来感受二泉映月的美丽;利用小练笔来引领学生体认阿炳在双目失明的岁月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与不平。渐渐的,我能感受到学生在慢慢走进文本,走近阿炳,走近《二泉映月》——五甲班的同学们举手的越来越多;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回答越来越精彩;那一幕幕学生想象到的阿炳的遭遇,也非常到位。当掌声在课堂上一次次响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来到了文本之中,集中到了阿炳身上。当我第二次拿起手机,开始播放这声音“微弱”的《二泉映月》,你能想象吗?整个教室60多个人“鸦雀无声”,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我被学生们那专注的表情深深打动。
课后,我们小组聚在一起,对这节课进行了再一次深入的分析。课堂的亮点、教学中的不足,学生的表现分析,类似情况的对策……被老师们一个个提出来。我们一起分析,结合“课堂实际”进行讨论,最终拿出解决
方案。老师们一边讨论,一边笔记,一起分享着研究的快乐。
六、课后反思:
1、收获:
(1)一次次的研究与磨课,我们的授课能力慢慢提高;我们的研究逐步完善,研究的方向日渐明朗。
(2)教师对教材的熟悉与准确把握,使得我们的教学更加顺利,学生的学习更加明确,课堂效果愈加明显。
(3)教师的感性语言真的可以“造境”。
(4)教学环节之间的“导语设计”,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学生的思路清晰,教师的教学完整,学生的学习层层深入。
(5)利用“学生课堂表现积分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与回答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6)教师的激情真的决定着学生的激情,也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
2、不足:
(1)由于小组教学研究刚起步不久,教师对于“诗意语文”课堂的驾驭,以及学生自身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仍然欠缺——对于大规模学生听课,暂时还没有“利用教师自身素养来吸引学生,达到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这也将成为我今后一段时间努力的方向。
(3)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然欠缺。(小组合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教学、小组学习的具体分工等等)
(4)唤醒学生自身的“言语生命意识”这一命题仍在研究之中。
文章
来源一流范文网
课件www.JsF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