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学推进科学发展丰富内涵彰显育人特色
——阜宁县郭墅中心小学自评报告
随着学校的搬迁,尤其是学校办学成绩、办学声誉的不断提高和学校内部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显著成效。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教师有为,学校发展”的宗旨,用卓越的办学成就和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凝聚人心,营造和谐舒畅的工作氛围赢得人心,用制度规范和激励措施留住人心。通过实施“行政干部聘任制”、“行政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八项举措”、“三名工程”、实施班主任选拔和培训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举办“班主任论坛”等活动,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为教科研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完善了教科研工作五项制度,教科研工作有章可依,目标明确,注重过程性监控,计划有落实。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为教科研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三是校领导率先参与,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校领导班子和行政干部不仅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而且主动承担基础性研究工作,促使学校教科工作呈现出领导引领垂范,教师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四是积极搭建平台,创新形式求实效。学校以理论学习、教学反思、主题活动为途径,以微型课题研究、教学沙龙活动、论文撰写、课题研究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当前学校教育科研蔚然成风,每年教师发表、获奖的论文在100篇左右,大部分教师每年都有研究成果。
为使学校发展更加符合教育改革趋势,满足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系统梳理了学校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学生成才,教师有为,学校发展”的办学宗旨,以“树业”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树人”为育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具有现代教育设施、先进教育理念、科学管理模式、一流教育质量的学校。经过五年的励精图治,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科学管理、素质教育等方面不断发展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易地新建,加大投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和优质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进一步提升了郭小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学生享受郭小优质的教育资源。
校园布置彰显品位。新校园布局更加合理、校舍更加宽敞、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学校在自然环境布置上力求净化、美化、艺术化。精心布置的橱窗、读报栏,从整体绿化布局到每一个角落的造型点缀,不仅力求自然优美,更诠释学校以“树业”为核心的办学理念。
(二)多措并举,发展为本,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切实为教师提供成长的条件、机遇、空间和舞台,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的年龄、知识、学科、经历、特长互为弥补,相互交融。他们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他们既要管好“一个条线”,又要管好“一个年级”;既要做好行政工作,又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真正做到“三心”,即静下心来抓质量、潜下心来抓管理、沉下心来抓落实。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测评中,领导班子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学校实行行政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积极推行行政干部“五个一”(一身正气的自身形象、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心一意的奉献精神、一如既往的团队合作、一往无前的争先意识)的行为准则,坚持“目标清晰、计划周密、措施落实、重心下移、率先垂范”的管理策略,形成了“主动、到位、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所有行政人员都积极主动,敢于担当,深入课堂、教师、学生和宿舍,深入备课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在教学研讨中的领头羊作用,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目前我校行政队伍结构合理,人心齐,能力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教育,着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学校以“八项举措”为抓手,以“十个重点”为内容,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形成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八项举措”即“千名家长评师德”、“师德师风宣誓承诺”、“十佳师德标兵”评比、“师德师风论坛”、“百名教师走访千个家庭”、“校园网先进事迹专项宣传”、“师德零违规”和“爱心帮困捐助基金”等。“十个重点”即重点查找:是否体罚、变相体罚和歧视、侮辱、讽刺、谩骂学生;是否借故停课或驱赶学困生、调皮生,训斥和指责学生家长;是否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是否超量增加学生学业负担;是否借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或礼品;是否有偿家教;是否穿奇装异服进校园;上课时接打手机、收发短信;是否工作日中午饮酒、酒后上课,酒后驾车;是否参与色情和进入不健康的娱乐场所,赌博或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打牌。多年来,我校从未出现教师违法违规现象。
(2)加强校本教研,着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加强梯队建设。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坚持开展“四课”(青年教师研讨课、推门课、督导课、汇报课)活动;精心组织三种竞赛,即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评优课比赛。二是加强校本培训。学校有3-5年校本培训规划和年度专题培训计划,并有充足资金保障。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教学论坛、同课异构、“我课我反思”、优质课录像观摩与评课研讨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三是加强学科组建设。学校把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阵地,注重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有效性。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做到
“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效果。在活动内容上有所侧重:教研组活动重点放在对本学科教学内容、重难点把握探讨、学生学科能力培养的探索,以及本学科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提高上;备课组活动重点放在教学进度的部署、作业的精心编制,教学中具体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以及学生学习中突出问题的解决上。四是加强教科研工作。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首先完善制度建设,为教科研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每年有明确的教科研工作目标及计划,注重过程性监控管理,每学期对教师教科研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同时加大经费投入,为教科研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校领导率先参与,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当前学校教科工作已呈现出校领导引领垂范,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局面。此外积极搭建平台,创新形式求实效。学校以理论学习、教学反思、主题活动为途径,以教学沙龙活动、论文撰写、课题研究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学校教育科研蔚然成风,每年教师发表、获奖的论文在100篇左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坚持“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负责”的原则,重视对班主任和协管员队伍的选拔、培养和考核,不断壮大德育队伍。通过教学论坛、师德师风论坛、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德育水平。对班主任工作提出“四要”要求:一要加强特殊时段班级管理,二要深入了解学生,三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四要积极探索和提高德育工作艺术性。从而不断强化班主任工作,提高有效性。
上述举措,有力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支数量适当、学科配套、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满足我校当前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三)优化管理,突出精细,管理效能不断增强。
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办学水平。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着力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实行“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障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制度。凡学校重要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以及大额资金使用,均由校长办公会讨论形成方案,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行政会议组织落实实施。充分发挥了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监督作用。
突出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一是建立“部门+年级组”的学校管理机制。各部门和年级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提高了管理的信度和效度。一是坚持值班检查制度。学校每天巡视检查。各时段巡查年级卫生情况,做好详细记载,并对突出问题及时开整改反馈,跟踪整改落实情况。二是坚持行政例会制度。每周召开行政干部会议,讨论分析上一周工作的得失,研究制订下一周、下一月的工作目标、任务及措施。寒暑假全体行政人员集中进行工作反思,总结学校工作的得失,共谋学校发展。
狠抓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强化了四项教学常规:一是每月一次的教学“六认真”检查。学校聘请了各学科骨干教师作为督导员,每月对教师备课、听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评分,评分结果在校园内网公示,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整改。二是专项教育教学调研。每学期教导处、组织力量对各年级进行一次教育教学情况集中调研,采取听课、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调研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情况。三是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督导。教导处每学期面向大部分教师,采取推门听课、学生座谈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督导。四是抓好作业设计。分层布置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练。
加强考绩考核,形成竞争机制。近年来,学校完善了多种考核条例,通过各种考核工作不断优化激励竞争机制。学校每学期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对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进行科学、全面、公正的考评和奖励,把平时各种教育教学调研情况、“六认真”检查结果和学生评价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把组内教师个人考核与教研组、备课组考核挂钩。对考核不理想的教师实行诫勉谈话,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转岗和分流,从而逐步优化教师结构。
加强学生管理,促进班风学风建设。在学生常规管理上反复抓,抓反复。对文明礼仪、自修纪律、升旗仪式、红领巾佩戴、诚信考试等问题分阶段进行专项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学生早读须大声朗读,课桌上不能胡乱堆放书籍,上课必须坐姿端正,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作业书写必须工整清楚等。同时以“三本”为抓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创新育人,彰显特色,素质教育不断推进。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人才培养上有所成就,才能真正办出特色,办出个性,实现学校的持续高位发展。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在育人模式和教学特色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校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打造“生动、主动、互动、心动”的“四动”课堂教学特色。“生动”是要求教师从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精心设计课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主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觉态度。“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形式多样的对话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课堂气氛的灵动与和谐。“心动”是在前三者合力作用下,灵魂的激动和智慧的涌动。通过自主参与、有效互动、经验建构下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的智慧之旅,让学生在灵魂的激动和智慧的涌动中感悟升华。将之与学校四步走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在此基础上,学校推出了10项举措(教学理论学习、“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当堂达成率调研、备课组活动观摩、优秀教案优秀教学反思评比、教学“六认真”检查、数学青年教师拜名师、“我的课我反思”录像课研讨、教育教学集中调研、师徒结对听课情况专项检查),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以育人为根本”,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共同追求。
注重促成学习方式转变。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形成严格制度,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严格执行江苏省“五严”规定,提请家长如实记录学生周末学习生活情况,要求班主任每周检查家校联系手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严格规范
课程管理。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按新课程要求开足、开齐各门课程。广泛开展特色活动。学校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鲜明的个性发展特长”为培养目标,开展三项特色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学年开展“红五月”大合唱、感恩主题班会等活动。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施科学精细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