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用“任务驱动”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窗口的组成与操作》教学案例

“任务驱动”法,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其使用的条件及有效性,要注意“任务”的实际意义及可操作性,必须坚持科学、适度、恰当的原则。不能简单地为了“任务”而做任务,以免造成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及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等问题的出现。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用“任务驱动”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呢?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执教的《窗口的组成与操作》(江苏科技版初中《信息技术》)一节为例。

一、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小学阶段的自然延伸,又是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的恰当表现,更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前期准备。”
本教材是依据xxxx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编写的一部地方性教材,在知识结构体系上比较完整,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由于编写时考虑到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性,依据“零起点”组织教材,导致不能很好地与小学阶段承接。第二,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实施,越发体现出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认识的不足。第三,与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存在的明显的脱节现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该要做到围绕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第二章操作系统基础中第三节Windows98的基本操作的第一课时。操作系统基础是学生学习利用计算机获取、交流、处理信息等一切其他知识技能的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则是本章中的核心环节,为后继章节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撑。本课窗口的组成和操作是学生形成Windows操作系统知识链体系的必要环节,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对今后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分析

初中生在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上都较小学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学的重点应着重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后的“个性化”塑造和长远意义上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养成。
在学生心理方面,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虽然迈入了初中学习的殿堂,但其心理特征上还是更偏向于小学生。“兴趣既是学习的起点,往往一个直接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的热情;同时兴趣也是学习的归宿,学习者能忍受繁复的学习探究过程,是因为间接兴趣——对结果的执着的追求。”所以“激趣”是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吸引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手段,从兴趣出发,最终仍然归结到兴趣。在设计时,以简单易答的提问和小游戏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进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激起间接兴趣为展开的学习过程提供持久动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前阶段对鼠标操作和Windows98操作系统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虽然本节课内容在学生们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涉猎了一些,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较为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教学内容中应着重于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理顺思路,简化操作过程。但这种学习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和创新地思考。所以在设计中,应该通过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任务。从而达到一个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了解窗口的含义,掌握窗口的组成和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
2、采用简单合适的分组方法,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般的信息表象分析,探索现象本质的意识——培养学生超越工具局限,探求一般规律的意识。注重开放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并注重于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地养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教学重点是窗口的组成和基本操作。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超越工具局限,探求Windows98程序窗口相关知识技能一般规律的意识。
在设计中利用任务驱动法,在学习窗口的组成和基本操作时,将知识点融入游戏和两个相关联的任务中。注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自然过渡到任务的提出。然后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探讨已知和未知的解决任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任务,提出问题。教师从旁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提出解决任务各种可能方法——明确思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感性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做理性的知识梳理,从而检查结果,总结经验。
在探求Windows98程序窗口相关知识技能一般规律时,先利用上面的窗口相关知识作为铺垫,教师提出任务,通过前面学生实践过的任务作为背景引导学生去分析一般现象并交流讨论,在学生已有的认识上,来进行任务活动,大大降低了难度。

五、主要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教师针对Windows操作名字来由提出问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题,并打开几个程序文档窗口,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应用程序往往是以一个个窗口的形式展现的。
[板书]§2.3窗口的组成和操作
2、窗口的组成
教师展示小游戏——“大家来找碴”,让学生在两张同样是名为“C:”的窗口图中寻找起不同点。提出问题:“大家仔细观察,寻找这两张图之间的不同处,最多共有几处?并可以借助课本,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不同处在窗口中的部位。”
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来认识窗口的组成各部分。
[板书]1、窗口的组成
学生们顺着教师鼠标指针引导,依次将窗口组成各个部分的名称读出,并简述其用途。(教师指导学生的用语规范,并将各部分名称书写板书)
提出问题:“刚刚游戏里看到的那两张图都是教师机磁盘“C:”的窗口,它们之间为什么会不同呢?(设置悬念,为下面和以后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等我们学习完这一章节就能解决这个疑问了。”

3、窗口的操作
教师依次打开“word”文档,“画图”和“媒体播放器”三个窗口,并且窗口间各有部分是相互遮盖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我们都知道Windows98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我们可以同时边听音乐、边画画或输入文章。但大家观察,这三个被打开的程序窗口状态怎样?”引起学生注意,初步了解任务背景。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快速了解“当前窗口”(活动窗口)的概念。引导学生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它的概念,并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当前窗口的唯一性(单用户干预)。
[板书]如果同时打开多个窗口,那个正在工作的窗口标题栏会高亮显示(呈现出蓝色渐变),这样的窗口称为活动窗口或当前窗口。
出示任务:[电子板书]要察看某个被遮挡的窗口该如何办?
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已知方法和未知可能的方法,教师在学生实践中提示重点(如窗口大小、移动等),引导学生明确解决任务的思路。安排分组,让学生按照已有学习经验分为5人一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与合作。
学生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经过实践操作和简短的交流讨论后,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解答任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各学生小组展开交流讨论,对上面的各个操作进行比较评价,让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出以上的几种窗口操作。
[板书]2、窗口的操作
(1)移动窗口
(2)改变窗口大小
(3)切换窗口
(4)关闭窗口
学生对以上操作通过解决实例任务进行练习。教师在学生演练过程中提出注意点:如“最大化/还原”按钮,窗口角操作等。在全体学生操作完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任务问题。
出示任务:[电子板书]要同时让所有的窗口同时出现,互不遮挡,该怎么办?
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学生分析任务,发现问题重点后,自主探索。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来寻求帮助,降低难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评价,让学生动手进行“组织窗口”的各项操作演练,完成任务。
[板书](5)组织窗口
教师引导:“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已经成功的完成了任务,解决了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Word文档中的内容(一段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共有三段,但最后一段与前两段间有很大一块空白。”)
让学生开始阅读,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故事未完”。通过学生们间互助的问答,引入“查看窗口内容”。老师引导学生熟悉并快速地使用滚动条来察看窗口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窗口“滚动条”是否起作用(或有无)的原因——窗口是否能够完全显示其内容。
[板书](6)查看窗口内容
快捷键功能
↑向下滚动一行
↓向上滚动一行
PageUp向前滚动一屏
PageDown向后滚动一屏
(电子板书——表:用键盘显示窗口内容)
在学生使用鼠标对滚动条、滑块进行操作时,展示电子板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结合鼠标操作的复习,巩固当堂学习成果,完成连线题。
例:请将下面左侧的窗口操作与右侧要完成该操作对应的鼠标主要操作相连,并用较为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具体操作过程。
移动窗口单击
关闭窗口双击
打开窗口拖动
组织窗口右击
学生进行连线,并阐述具体操作过程。(教师从旁引导其用语规范,及纠正一些语病)

4、创新任务
创设情境:“我们各位专家在一次交流会上,了解由微软公司设计的“word”文档,“画图”和“媒体播放器”三个程序窗口,各位专家在经过激烈的讨论研究后,决定自主开发设计出一个国产的、能够满足大部分程序需要的最简约的一个窗口。”
让学生选择窗口组成的各个元素,动手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基本的窗口样式。
学生小组进行简单交流,推选出符合小组大多数人要求的窗口设计图,请其作者上台展示其画的窗口,并阐述选择相关窗口组成元素的理由。(教师即时引导学生们一起进行激励性评价和指出其不足)
5、小结提高
提出问题:“上面各位“专家”展示的窗口设计,有的非常实用,有的构思巧妙,我对大家就更充满信心了。大家觉得对这节课还有什么遗憾或是疑问吗?”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提出问题。教师部分回答,并引导学生对前面设置的悬念进行解答并小结学习内容,并为下节课内容开展作铺垫
6、布置预习作业,结束教学(略)

六、课后反思
1、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一个个任务目标的完成,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成就感的出现”,课堂气氛自然就非常融洽,从而师生共同构建起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2、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几点:
a、思想性,它体现在任务的过程中,传授或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的思想教育等内容,做到寓德于教。
b、合理性,任务的设计在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也要充分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心理为基准,由浅入深、合理安排。
c、实用性,它主要指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d、创新性,设计任务时要富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以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主编高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等教育出版社xxxx年6月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以上《用“任务驱动”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用“任务驱动”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设计一等奖)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用“任务驱动”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设计一等奖)》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