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信息加工到底要我们做什么?是编辑还是美化,是讲究内容还是讲究格式?它与以前的文字处理软件应用到底又有怎样的继承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与信息素养的要求密切相关,与人类必需的文化、技术丝丝相连。人类使用文字的地过程中,竟然有着分明的两个需求层次,即基础的内容和拓展的修饰……
学习“文本信息加工”这一部分内容时,好多学生向我提出了同样一个问题:“我们高中的文本信息加工与初中学过的文字处理有什么不同?”回答这个问题看似并不太困难,可就在解答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越解释越麻烦,越探索越是复杂,看来要说清楚文本信息加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我去查阅了目前全国通行的五套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却发现它们的说法竟然也很不一致!有的,侧重在针对文本内容的编辑加工处理。有的,却侧重在文本修饰、排列的格局以及图形化的表示这样的加工处理。各种教材的偏差之大,的确让我很难有清楚的结论。
为此,我又去查阅了大量信息科技学科方面的资料。包括国外著名的信息科技教材《计算机文化》、《计算机通论》,也包括国内专家的《信息素养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等。虽然,它们对文本信息的论述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大都是从人类文化发展与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论述这些问题。所以,我还是得出一点结论,帮助我辨析文本信息加工技术有哪些不同,对我们有哪些意义。
从本位上来说,文本信息应是以内容描述为根本的。我们使用文字,目的是很迅速、全面、准确地描述事物,而不必再像文字出现以前那样笨拙地使用简单符号、图形来表达事物。所以,我们使用文本信息,目的还是使用文本的内容。所以,我们的文本信息的加工,应当首先是要我们能准确、高效地产生、存储和优化文本的内容表达。《计算机文化》一书中,描述了人类书写工具的发展史,从蘸笔、毛笔、圆珠笔的发展,直到计算机的出现,都在工具变革对文本的意义作了论述。阐明了使用计算机就能很好的解决文本加工中的问题,方便地进行修改、移动、复制、排列、排版,并能进行存储与重复使用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信息最基础的加工技术,应是这些与文字的使用者们必须的技术。这也是早期、现在的所有文本加工软件的必备的功能。
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开始刻意地使用各种富有特色的字体、颜色、大小及排列方式来提高文字信息的表达效果。例如,花体可以表现一些温馨的话语及情调。又如,宋体比较楷体更适合于雕版印刷,利于规范交流。所以,字体、颜色、字号等修饰技术也日益成为对文字信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了。所以,从几年前开始,各种的轻印刷软件都开始学习专业出版软件,提供大量的诸如图文混排、版式设计、美工模板,甚至多媒体信息嵌入等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出版个人的著作或者排制精美的板报,这虽然很有喙头,但是必竟这并非是文字信息使用者的必需。
当然,还有文字仅仅起装饰作用的,这应不再属于文字的范畴,仅是表达一种与文字相关的创意罢了。比如,T恤衫上的变体文字,让人很难懂其内涵,仅仅是欣赏其外观而已。
所以,无论怎么来看,文字信息加工总是可以分出两个层面来。
第一,在文字本位层面上,文字信息是用来记载和描述的,是为思想主动者的一种功能体现。
第二,在文字的修饰层面上,文字信息是为了记忆和表现的,是为思想受众服务的一种体现。
通过这样的区分,就不难在方法学习得到明确,相应的技术学习也不再迷惑。就面向大众的信息技术来讲,可以主要进行内容方面的处理,而不是形式方面的加工。通过方法与技术达到使用文字更好地记载和描述事物。如果我们已经达到了没有信息问题的程度了之后,再突出第二层面,既加强修饰,以便更好地呈现信息和记忆信息,从而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在这一问题的理解上,我们还可以拿写书与出版这两个行为来对比。写书,是基本的文字信息处理,强调的是基本的编辑技术。出版,却不是这样,而是要强调装帧、版式、美工!
实际上,在第二个层面,我想文字信息已经开始向多媒体信息的性质靠近了。让文的美起来,格式化起来,图形化起来,甚至可以动起来,这些处理的确是在进一步把文字这种单媒体向多媒体效果去加工了!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再关注文字内在的信息,而是在关注文字信息呈献的作用与效果。
通过以上的思索,我帮学生确认了通过两个递进的环节来进行实践活动。
第一环节,以笔记、日记、研究论文或者自作文等主题来进行实践活动。突出文字信息加工技术为基本的工具,强调基本的编辑方法与版式调整。
第二环节,以电子板报、海报、标语等为主题进行实践活动。突出文字信息的修饰的重要性,探讨修饰对信息表达的意义。
通过以上这种主题分明、目标明确的活动,我们就能容易地认清了文本信息加工的方法、过程与技术,从而也能较容易地理解文字处理软件所提供的技术服务就是源于我们实际应用的,两者并没有分歧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