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捞铁牛》

日期:2018-08-07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捞铁牛》教案

  教学要求与目的

  1、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理解意思。

  2、熟读课文,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了解利用谁的浮力打捞铁牛,认识事物的两重性。

  3、学习本文按使发展有详有略和补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捞前准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知识迁移,明确学习目标

  1、提问“一只皮球掉进又深又窄的树洞里去了,怎样才能拿出来?

  2、引新揭题。

  3、提出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2)学习”紧扣关键词“的方法读懂课文。

  二、导学导练,掌握学习方法

  1、通读理思路,找出关键词(出示学法(1))。

  2、实验攻难点、理解关键词(出示学法(2))。

  指名读第二大段,其余的用序号标出几句话、用横线划出写了几件事。

  检查、4句话4件事,4件事以卡片贴出。

  (1)两船装沙这件事做得出色么?

  (2)并船搭架是不是作得出色?演示:一只搭架行不行?

  两只船并在一起搭架行不行?为什么行?

  (3)为什么用粗绳拴牛?为什么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里?

  (4)这四件事准备工作能不能向我这样的顺序去做?(轮读)

  (5)这四件事不能随便去做,说明什么?这四句话一句接一句写,句子之间什么关系?齐读第二段,体会出色的准备。

  3、入境学重点,理解关键词。

  (出示灯片)再现打捞过程。

  按学法第二步自学第三段。

  检查:7句话2件事,卡片贴两件事。

  (1)铲沙这件事是不是做得出色?板书:船浮、绳紧拔牛。

  (2)船靠什么向上浮?

  (3)划船这件事是不是作得出色?板书:拖回。

  (4)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在哪里拖?靠什么?

  (5)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

  小结:和尚叫水送回的办法,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拖回岸边,这么笨重的铁牛都叫和尚拖回来了,他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打捞过程呢?齐读第三段,体会出色的打捞过程。

  4、读议思结合,领会课文中心,(出示学法(3))

  (1)怀丙为什么会想到这出色的办法?齐读怀丙说的办法一句。(

  (2)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小结: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请举例说明古代、现代劳动人民利用水利用水的浮力为自己,为人类服务的例子。

  总结: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造福人类,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置疑问难,了解课文写法

  1、我们用紧扣关键词的方法学了这课,还有什么不懂?

  2、提问两个问题:(1)课文只详细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第二只……第七只?

  3、按事情发展的记叙文一般开头都交代清楚四要素,课文到最后才电明人物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总结评价,强化训练

  对照学习目标,你是否都达标了?

  齐读学法三步,以《海底世界》为作业,检查学法掌握或发油印作业,课后延伸。

    以上《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捞铁牛》》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捞铁牛》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捞铁牛》》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