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六年级试卷:六年级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lanmanhanhukongbuchingjing
()()()()
junfaaisijiliangxisheng
()()()()
二.给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已是悬(xianxuan)崖百丈冰(binbing)。
2.待(daida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shaosao)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3三发(fafa)红色的信号弹(dantan)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
4.我们应(yingying)当尽(jinjin)量(liangliang)减少那些不必(bibi)要的牺牲。
5.我们永远告别(biebie)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坑。
三.选词填空。
1.弥漫烂漫浪漫
(1)雨中散步,好()哟!
(2)空气中()着呛人的石粉气味,怪难受的。
(3)故乡的五月,满山遍野鲜花()。
2.损害伤害危害
(1)今年这场大雨,使附近郊区的农作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
(2)对于那些抢劫杀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必须给予坚决打击。
(3)参观动物园时,不要轻易靠近那些猛兽的笼子,当心受到()。
3.冷落冷清冷僻
(1)这个()的小山沟,现在也变得热闹起来。
(2)因为是冬天的深夜,街上十分(),看不到一个人影。
(3)老先生喜欢用些()的字,儿女的名字也常常让人认不到。
4.规则规定规矩
(1)他给自己定下一条(),当天的功课如有一点含糊不清,就一定得设法搞清楚。否则,宁可睡晚一些。
(2)按照单位的(),迟到三次得扣除一天的工资。
(3)这个游戏,大家都不熟悉,小张只好尽其所能给大家讲清楚这个游戏的()。
四.下面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择答案填空。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这种看法对不对呢?当然不对。()
3.穿灰制服和长统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
4.燕山雪花大如席。()
5.这潮湿冰冷的水泥地面怎么能睡觉呢?()
6.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五.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风雨送春归”中的“风雨”指的是()时节的风雨。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与“妈,昨天是4月28日”照应的句子是:()。
3.《灯光》采用()的写法,将天安门广场璀璨的灯火与战争年代战场上的微弱火光进行(),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
4.“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句话中的“共同的革命目标”指的是:(
)。
5.“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坑。”句中的“破旧的茅屋”指的是(&

nbsp;),“温热的土坑”指的是()。
6.学习本单元课文,我们认识了()的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为人民解放事业()的郝副营长,完全彻底地()的张思德同志。
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Ⅹ。
1.“烂漫”和“埋葬”四个字的韵母相同。()
2.“暂时”的近义词是“临时”,反义词是“永久”。()
3.“噪音是很难制服的。”“穿黑制服的警察……”两句话中的“制服”意思相同。()
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成最简句子是“我看到了他的脸。”()
5.“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个排比句。()
6.“在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这句话表达了我对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前辈无比怀念的思想感情。()
7.“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共产党的宗旨,而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宗旨。()
8.“追寻你,南泥弯开荒的镢头”实际上是追寻大生产的运动。()
9.“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句赞颂梅花凌寒开放的品格。()
七.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水滴的精神
早晨,我到浴室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竟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滴答,滴答”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有把水龙头拧紧,水滴到盆里,时间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汇成了满满一盆水。
看着这盆水,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周总理小时候学习很努力,他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去看书了。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却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大吃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下来的好词好句。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他一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在于积累。”今天的这件事,使我们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有小水滴的精神,我们和知识一定会更加丰富。
1.根据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下子明白了”这个意思写一个成语。
2.文中“今天的这件事”是指哪件事?
3.周总理小时候作文为什么写得又快又好?
4.小水滴的精神指什么?
八.作文。
要求与提示:
1.把下面的漫画写成一篇情节完整、人物形象生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
2.题目自拟;
3.全文不少于500字。
宝宝参加洗手帕比赛。(曾伯章)

    以上《六年级试卷:六年级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六年级试卷:六年级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六年级试卷:六年级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