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一上综合练习题二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哺(bǔ)育  气馁(něi)  归根结蒂(dì)   殚(dàn)精竭虑
  B、龋(qǔ)齿  拯(zhěng)救 呕(ǒu)心沥血   自惭形秽(huì)
  C、畸(jī)形  负荷(hé)   卓(zhuó)有成效  风驰电掣(chè)
  D、贮(chǔ)藏  玷(diàn)污  妄加揣(chuǎi)测 天崩地坼(ch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莘莘学子 一张一驰 承蒙款待 就地取材
  B、枉废心机 兴高采烈 满腔热忱 察言观色
  C、度过难关 如愿以偿 三番五次 虚无缥缈
  D、屏气凝神 禀性难移 拈轻怕重 物急必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航空兵某团去年配合科研单位在西藏高原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科学________。
  ②妇女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_______。
  ③他是个有心人,又肯钻研,很快_______了专业知识。
  A、考查 权力 熟悉
  B、考察 权力 熟习
  C、考察 权利 熟习
  D、考查 权利 熟悉
  4.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至于面对复杂的人生,现今不存在困惑的人,可能不太多了。
  B、我们当然不敢和这些先贤名家相比,但也应该有这样崇高的追求。
  C、能言善辩固然被人称道,如果“讷于言而敏于行”岂不更好?
  D、网络对今天的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它走进了千家万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B、只要读一读“战国策·赵策”就知道当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以后,他立即遭遇到来自赵国贵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
  C、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D、“她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到该厂采访,了解到不少老张的动人事迹
  B、不但我支持他,也支持你,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C、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的繁花呢?
  D、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7、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5个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清代的林则徐,__________为当地人民造福。
  ①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和腐朽的当权派作斗争,
  ③及至充军伊犁,他一点儿也不灰心,
  ④一直没有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
  ⑤而且和那里的群众一道修水利、栽葡萄,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③①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②③⑤①
  8、对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的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
  B、我国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
  C、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是《红楼梦》作者是曹霑,雪芹是他的号。
  D、屈原是春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是长篇抒情诗《离骚》。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9、对《田园乐》一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桃红、柳绿、莺啼等景物透露出春天色彩绚丽,充满生机的气息。
  B、诗的第三句写雨打花落,满地落英飘零的景象,映衬出作者当时孤寂、惆怅的心绪。
  C、“山客犹眠”描绘出了莺啼却未惊山客酣睡的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
  D、全诗对仗工整,“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相互关联,浑然一体。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北宋名将)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古代行军所用铜制打击乐器)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梦溪笔谈》)
  10、下列各句中红色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以寡当众      当dāng
  B、度必以奇胜      度:duó
  C、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胜:shēng
  D、数使人劝劳座客    数:shù
  11、下列各句中红色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虏望其旗,易之   易:轻视。
  B、再声则严阵而阳却  阳:假装。
  C、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 突:突然。
  D、首夜乐饮彻晓    彻:通达。
  12、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1)尝以寡当众  (2)虏人大笑,相谓曰
   度必以奇胜    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相”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相”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相”字也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相”字相同。
  13、对文中“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狄青派人告诉手下的孙元规,令他短时间当主席巡行酒宴,自己少服些药就会出来宴饮。
  B、狄青派人告诉手下的孙元规,令他短时间掌管宴会斟酒劝饮,自己少服些药就会出来宴饮。
 

 C、狄青派人告诉手下的孙元规,令他短时间掌管宴会斟酒劝饮,而狄青少服些药就出来宴饮。
  D、狄青派人告诉手下的孙元规,令他短时间当主席巡行酒宴,而狄青少服些药就出来宴饮。
  14、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项入侵犯边塞,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到敌人大多失败,狄青为将,用计使敌人轻敌前进,大败敌军。
  B、狄青在泾、原与敌人作战,因敌众我寡,事先告诫兵众皆执短兵器,命令根据钲声采取相应的行动,引诱而冲杀敌人。
  C、刚遇到敌人,狄青的军队敲响钲,士卒皆止,再次敲响钲,都退却;钲声停止后,敌人忽然向前突奔而大乱,这样乘势大败敌军。
  D、狄青来到宾州,正值上元节,于是下令宴饮三夜。麻痹了敌人而他称病退席,率兵在当日夜晚三鼓攻取了昆仑关。
  三、阅读下面的科技文,回答15—18题。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尽管人类活动对于气温的全面上升确实起了作用,但是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要归咎于自然原因。他们对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温度变化作详细研究的结果表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近来在一些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解释是靠不住的。
  报告的主要作者约翰·华莱士说:“我们所作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怎样引起气候的短期变动的。反过来,这种变动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大部分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他告诫道,不能因为这个结果而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意。这些气象学家说,从1900年至1990年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月温差,约有一半也是由这种变动引起的。
  华莱士说:“尽管人类活动与气温的全面上升可能也有关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应归咎于自然变动,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由于地表吸收热量的能力(热容量)比海洋低得多,地表冬季和夏季的温差非常大。因此,当大气环流带动暖气团吹过北半球各大陆以及冷气团吹过海洋上空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
  15、第一段所说的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对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气温的全面上升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
  B、气候的变化绝大部分要归咎于自然原因。
  C、温室效应对全球气温上升有影响。
  D、必须对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足够注意。
  16、第二段中,华莱士说的“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和“短期变动”分别指的一项是
  A、全球气象情况的自然变化和大气环流型式的变化。
  B、全球气温自1975年以来全面上升和月温差的变化。
  C、北半球1900年以来月温差的变化和1975年以来冬季变暖。
  D、大气环流型式的变化和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
  17、第二段中,华莱士所说的“这种变动”指的一项是
  A、对全球气候之所以变暖的认识上的变化。
  B、温室效应引起的不同程度上的气温变化。
  C、若干年间气温上升幅度或月温差的变化。
  D、暖气团、冷气团吹过大陆和海洋所造成的气温变化。
  18、华莱士认为“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见文末)的原因主要指的一项是
  A、暖气团吹过大陆而不吹过海洋。
  B、冷气团吹过海洋而不吹过大陆。
  C、地表较难保存热量而海洋比较能够保存热量。
  D、地表吸收热量慢而海洋吸收热量快。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

火 笑
周忠应

  火笑要来客了。火苗在火灶里欢快地跳动,火信子不停地舔出灶外,并发出轻轻的微笑。火笑要来客是母亲的一句谚语,很灵验。于是我们常常守在火灶旁帮母亲添拾柴火,等待火苗向我们露出明亮的笑容。因为来客了,会常常带些饼干、冰糖之类的零食或者钢笔之类的小礼物,等待母亲将它分成四份,我们兄妹各一份。同时家里添客,母亲会倾其所有,拿出收藏了数日的鸡蛋,或者想方设法找一些荤菜下厨,餐桌上飘出诱人的香味,等待我们的将是一顿丰盛的美餐。
  有一天清晨,母亲在隔壁的柴房里大声地喊:“你们快起来看,灶里火笑了,今天一定有客来。”于是我们骨碌地爬起床,跑到母亲的身边。看见火苗在尽情地欢笑着,耀眼的火光,照着母亲被汗渍和炭烟涂黑的脸。我们等呀等,太阳快要照到头顶的时候,果然来了一个精瘦的老头。一个这样的来客,我们不禁产生了一种失望。“快叫外公”。母亲招呼着。外公满脸慈笑,向我们递过许多好吃的东西,并为我买了一支黑水笔。饭桌上母亲使劲地将菜夹到外公的碗里,而外公却把菜分到我们的碗中。我们将好菜一扫精光,而母亲和外公只吃了一点光饭。
  但是,我家的火很难经常发出笑声。我们下午一放学的任务就是捡柴,一个傍晚能捡三四捆柴,供另天煮饭用。刚捡来的柴是生的湿的,很不好烧。烧起来则满屋是烟,把我们熏得满脸是泪。尤其是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向灶里拾一把柴,便抹一下泪,有时呛得不行,就跑到外面站一阵,再进来。这样的柴烧火,很难有火笑,但是我们一般都不愿意离开,都静静地凝望酸苦地燃烧的火苗,等待火灶里微笑的火焰舔湿我们心里的渴盼。
  读小学五年级时时候,家里离学校有十多里山路,我读寄宿,都是自带柴禾。那是一个星期天,因为补课,耽误了回家,不想几天后母亲竟走大老远的山路,送来了沉重的一担柴禾。干枯的柴木捆得扎扎实实,在操场上,我看到母亲从那山样的柴捆间腾出身子,一张脸多皱而苍老,我咽喉里似梗了团东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母亲总是将上好的干柴留给我交到学校,而家里仍烧一些生湿的柴木。看到母亲为我送来的干柴,如烤到了母亲为我点燃的一团篝火。母亲还为家里准备一些好柴,留到过节或过年再烧。柴干火焰大,火轻快地燃烧,便会容易产生火笑,也笑得很愉快,很倾心,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到那时我们就团聚在一起,欣赏火笑,很温馨地等待客人来光临我家的寒舍。
  日子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山沟,远离了昔日温暖的烟火。只有两鬓斑白的双亲,舍不得离开与他们相恋半个世纪的山水和炊烟,仍然居住在那间百多年前泥筑的土屋,厮守一缕炊烟。前不久,我回家探望父母,老远就看见母亲颤巍巍地站在山坳上翘首相望。同母亲翻过九个弯坳,回到火灶前。母亲说火灶里的火笑了九次,知道我们要回家,便七八次爬了三四里的山路,等我们回来。年迈的母亲如我的童年一样,把我们当成她的客人,常常守着火灶,盼望火笑,火笑的时候,就说我们会回来,母亲的眼角竟闪出了泪花。母亲如我岁月里一根干枯的柴木,黄昏里用她岁月的火花,将自己点燃,擎着最后的一点微笑的火光,温暖和照亮我流浪的情怀。
  19、从文章一、二段内容来看,“我们”小时候为什么盼“火笑?”(回答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三段说“我家的火很难经常发出笑声”,原因是什么呢?(回答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四段写母亲把干柴送到学校,这与题目“火笑”有什么联系?作者写这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末尾说“母亲如我岁月里一根干枯的柴木。”
  (1)这样的话具有什么含义? (回答不超过4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写法起什么作用? (回答不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23、仿照下列句式,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以“挫折”开头,写表达得体的句子。
  成功对于奋进者是新的起跑线,对于谦虚的人是巨大的推力,对于不思进取者则是沉重的包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注意语意连贯。
  书法家一练书法就入迷,甚至忘记了饥渴;足球运动员奔跑在绿茵场上,全不在乎烈日酷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所谓幸福,不就是一种全身心投入时的感觉吗?
  六、作文
  25、爱因斯坦曾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
  根据你的理解,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一、
  1.B(A项“殚”当读dān,C项“负荷”当读hè,D项“贮”当读zhù)
  2、C(A项当为“一张一弛”,B项当为“枉费心机”,D项当“物极必反”)
  3、C
  4、D(此句应为“今天的人们对网络已经不陌生了”)
  5、B(应为“《战国策·赵策》”)
  6、D(A句应为“老张的不少动人事迹。”B句应为“我不但支持他。”C句应为“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的花”)
  7、A 
  8、D(屈原是战国的人)
  9、B(应为“映衬作者闲适的心情”)
  二、
  10、D(“数”当读shuò,多次)
  11、C(突,冲击) 
  12、A(两个“以”都是介词“用”,两个“相”都是副词“互相”)
  13、B 
  14、C(“敌人忽然向前突奔而大乱”不对,应是“狄青让宋兵突然冲击敌人”)
  三、
  15、A 16、D 17、D 18、C
  四、
  19、火笑客来,会带来礼物,能吃丰盛的美餐。
  20、因为刚捡来的湿柴烧火,很难有火笑。
  21、干柴会发生火笑。写这件事赞美母亲给作者自己带来温暖、希望和伟大的母爱。
  22.
  (1)母亲像干柴,她奉献自己,给作者一生带来温暖、希望和快乐。
  (2)母亲像干柴能发生火笑,点题,点明文章中心,而且深化中心。
  五、
  23、举例:挫折对于攀登者是垫脚石,对于有头脑的人是财富,对于没有勇气的人则是可怕的魔鬼。
  24、举例:登山者要攀登顶峰,不顾险阻和辛劳,科学家投身科研工作,几乎废寝忘食。
  六、25、作文(略)

 

 

    以上《高一上综合练习题二》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一上综合练习题二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一上综合练习题二》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