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一上综合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塑(sù)料  上溯(shuò) 逮(dài)捕  粗糙(cāo)
  B.缉(jī)私  要挟(xiá)  纰(pī)漏   招徕(lái)
  C.肄(yì)业  稽(jī)查  应(yīng)届  当(dàng)日
  D.黏(nián)合 端倪(nì)  殷(yān)红  不啻(chì)
  2.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书写与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繁芜(繁多复杂)丛杂
   慰籍(安慰)           游目娉怀(开怀)
  B.佝瘘(脊背向前弯曲)       寥廓(非常广阔)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开朗
  C.眉黛(眉梢中的痣)        砥砺(锻炼)品格
   猗沦(美丽的波纹)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相处
  D.烦躁(烦闷急躁)不可待      心神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跫音(脚步声)          饿殍(饿死的人)遍野
  3.下列红色字的注释全对的一组是: ( )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独自站立
  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争夺江面
  ③万类霜天竞自由    从头到尾,都
  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旷远迷茫
  ⑤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正当,正值
  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
  4.下列各句中,红色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被连绵秋雨浸湿了的林阴路,在颤巍巍的白杨下伸展着,满地是行将就木的枯草。
  B.这位干部很要面子,凡事要跟他商量,闻过则喜,否则,他就会跟你翻脸。
  C.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提起笔来,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真可谓文章魁首。
  D.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的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因策划实施美国驻东非大使馆而被通缉的阿布纳斯近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落网,现被关押在当地一所监狱里。
  B.《谈艺录》对许多问题都做了前无古人的发掘和辨析,出版之初就以视角的独特、观点的新颖和材料的丰赡震动了学界。
  C.和传统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主张。
  D.要提高现代文阅读题的准确率,考生平时应多读例文、精做习题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是主要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孟轲,由于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而被尊称为“亚圣”。
  B.徐志摩、闻一多、穆旦均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著名诗人。尽管他们诗风迥异,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为中国新诗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编年体史书《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它与《左传》《国语》一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一样是我国叙事文学的源头。
  D.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著有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英国作家史怀哲,著有散文集《敬畏生命》;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名人传》。他们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水,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8.判断正误。
  (1)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
  (2)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始于汉,盛于唐。( )
  (3)“沁园春”,“水调歌头”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游泳”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 )
  (4)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如课文可定为中调。( )
  (5)“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所有的沁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 )
  二、文言文
  9.下列各句有关“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吾其还也
  C.共其乏困
  D.君知其难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说:陈述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喜欢,高兴
  B.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
  ②停数日,辞去       辞:告别
  C.
  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若:如果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假如
  D.
  ①辍耕之垄上     之:往,到
  ②子范请击之     之:他们(代秦军)
  11.下列“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敢以烦执事
  C.何以战
  D.余船以次(次序)俱进
  12.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秦伯说,与郑人盟。
  13.下面各句括号中补充出的都是课文原句省略的内容,其中补充出的内容正确的一句是( )
  A.(晋侯)亦去之。 B.(郑公)许之。
  C.(烛之武)辞曰  D.(佚之狐)夜缒而出
  14.下列句中红色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栖:居住
  B.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昆:第二
  C.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贾人:商人

  D.遂使之行成于吴     行成:路途
  15.下面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丽,朝服衣冠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能谤议于市朝者,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6.下面的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于是入朝见威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暴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7.对下面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而徐趋      徐:慢
  B.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愿:希望
  C.没死以闻      没:没有
  D.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托:寄托
  18.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③/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19.下面的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不可以已。
  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B.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婴疾甚,且死。
  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汉大兴兵伐匈奴。
  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道于虞以伐虢。
  20.对句中红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伯夷之义(轻视)      B.少仲尼之闻(名声)
  C.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勉幼勤经史,长而沉雅清峻。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克复西京,累历清要,迁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勉以故吏王晬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所诬。即停诏拘晬,飞表上闻,晬遂获宥。后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时称知人。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祟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阴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十一年,汴宋留后田神玉卒,诏加勉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建中四年,李希烈反,以他盗为名,悉众来寇汴州,勉城守累月,救援莫至,遂潜师溃围,南奔宋州。诏以司徒平章事征。既至朝廷,素服请罪,优诏复其位,勉引过备位而已。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相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他日,上谓勉曰:“众人皆言卢札奸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状乎?”对曰:“天下皆知其奸佞,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佞也。”时人多其正直。
  21.对下列句子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监察御史。             拜:授与官职。
  B.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资:资助,辅助。
  C.悉众来寇汴州。            寇:入侵的敌人。
  D.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 无何:没多久。
  22.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勉性廉洁    B.贬未塞责
  C.时人多其正直  D.众人皆言卢杞奸邪
  23.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长而沉雅清峻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B.①勉乃哀之,上言曰
   ②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C.①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①意欲勉降礼于己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表现李勉正直的一项是( )
  ①勉乃哀之
  ②勉不为之屈
  ③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
  ④遂潜师溃围,南奔宋州
  ⑤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佞也
  ⑥即停诏拘,飞表上闻,遂获宥。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④⑥
  2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李勉是唐朝宗室,有政治远见,在灵武任监察御史时,认为对俘虏不应全部处斩,应该让他们洗心向善,归于王化,否则就是把那些被侮辱的占了天下一半的人推向敌人。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使归化者每天都有人来(归化)。
  B.李勉爱惜人才,任梁州都督时,认为他的老部下王晬勤苦能干,让他代理南郑县令,当王晬遭到诬陷,被皇帝下令处死时,他停止执行诏令,奏表上报皇上,使王晬获救。
  C.李勉在广州时,平定了当地的叛乱,扩大了海外贸易,生活俭朴,为政廉洁,离任时,他把家人携带的南货犀角象牙等物,全都投入江中,更为难得。
  D.李勉任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时,李希烈来寇汴州,他守城累月,救援莫至,只好潜师突围,丧失了汴州。朝廷用担任司徒平章事这个职位的名义征召他到朝廷来,他认罪态度好。在回答上卢杞是否奸佞时,得到世人好评。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_____①有袅娜地开着的②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______正③如一粒粒的明珠______④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

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6.文中①—④处应填入的标点是
  答:①处______②处______
    ③处______④处______
  27.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觉是 (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28.第二段文字依次所描写的景物是( )
  A.荷叶 荷花 荷波 荷叶 B.荷叶 荷花 荷香 荷叶
  C.荷叶 荷香 荷花 荷波 D.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29.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修辞手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广阔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万物,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
  30.本段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C.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31.“不能见一些颜色”中的“颜色”在句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中,“酣眠”和“小睡”各指什么?
  答:“酣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3.第二段写树影的明暗掩映、错落有致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果将第二段概括成“荷塘上的月色”,那么第一段可以概括成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6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的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
  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
  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阴凉的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急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义往往模糊不清。
  不过,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
  在无知的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
  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着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另一些人曾经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
  但他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35.文中的“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守旧老人”各自的象征意义
  是什么?
  无知山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的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旧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人们为什么恐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为文段选择一个标题
  A.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B.守旧老人
  C.无知山谷千年如一日地的生活  D.人们离开了无知山谷
  四、储备积累
  38.根据上下文内容或有关提示默写
  (1)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_________,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2)跫音不响,__________(郑愁予《错误》)
  (3)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下令纳谏后齐国出现了什么样的讽谏情景?试完整默写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述
  39.将下面文段中的画线部分改为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双重否定式排比句。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就是目观其文,口出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出、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仿照“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这句话,另写一个以其他对象为主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A、溯sù;B、挟xiá;D、倪ní)
  2.D
  3.B(③竞相、争着)
  4.C(“行将就木”比喻人将近死亡,形容枯叶不妥;“闻过则喜”之“过”,指过错,与文意不合;“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

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使好坏不相称,放在此句中不符合语境)
  5.B(A项成分残缺,“大使馆”后缺少和“实施”相搭配的宾语中心语“(爆炸)案”。C项搭配不当,“抒发”只能和“感情”搭配,而不能和“主张”搭配。D项句式杂糅。B项前半句动宾之间的搭配、后半句并列短语之间的语序均正确。)
  6.B(A“仁政”是孟子的主张;C《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D史怀哲获得的是诺贝尔和平奖)
  7.D(A去掉“、”;B将“;”改为“:”;C去掉“( )”)
  8.
  (1)√ (2)╳(词始于唐,盛于宋)
  (3)√ (4)╳(应为长调。中调长短适中,明武陵逸史《类编草堂诗余》将59—90字认为中调,91字以上者“长调”。“水调歌头”、“念奴娇”、“永遇乐”、“沁园春”为长调。)
  (5)√
  9.B(A、C、D三项“其”俱作代词,“以其无礼于晋”中的“其”指代郑国,“共其乏困”中的“其”指代“行李之往来”,“君知其难也”中的“其”指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三个“其”指代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代词,确是无疑的。所以B项符合题目要求。)
  10.C(①句中的“若”应为第二人称代词“你”)
  11.A(A项中的“以”是“因为”之意;BCD三项是介词“有、凭借”之意)
  12.D(A项中的“军”是名词作动词,“驻扎屯兵”的意思;B项中的“朝、夕”是名词作状语;C项中的“鄙”在这里做动词。)
  13.C
  14.C(“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的“栖”应为“退守”之意。“凡我父兄昆弟及因子姓”中的“昆”为“兄”之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句中的“贾人”为“商人”。“遂使之行成于吴”句中的“行”为“赴吴”,“成”为“讲和”。)。
  15.D(A项的“朝”是名词作状语:B项的“美”是意动用法;C项的“闻”是使动用法。)
  16.D(A项的“孰”一是疑问代词,与“与”组合后,意思是“与……比,哪一个……;哪里比得上。”另一个是通“熟”,意思是“仔细,周详地”。B项的“朝”一是名词,指朝廷;另一个是动词,意思是“朝见”。C项的“间”一个应读“jiàn”,意为“间或,断断续续”,另一个“间”应为“夹杂”之意。只有D项的“若”都是“如”的意思。)
  17.C(没死是冒着死罪之意,而非指没有)
  18.A(①②⑤助词,的/③凑足音节,无实义/④代词)
  19.D(A项的“已”一是停止,一是已经,意义不同。B项的“疾”一是猛烈,一是疾病,意义不同。C项的“兴”一是兴起,一是发动,意义不同。只有D项的“假”都是凭借的意思,意义相同。)
  20.B(“少仲尼之闻”的“闻”当作“见闻、学识”讲,“少仲尼之闻”可译为:小看孔子的学识。)
  21.C(“寇”应为“进犯,侵犯”)
  22.B(“塞责”文中意思为“弥补罪责”,今天为“对自己应负的责任敷衍了事”)
  23.C(“以”连词“而”;“以”介词“用”“拿”)
  24.C(①③④排除)
  25.A(“遭点污”指被迫降贼,名节受污)
  26.①处为逗号 ②处为逗号 ③处为分号 ④处为逗号
  27.B
  28.D
  29.B
  30.C
  31.神态、样子
  32.月光朗照的景象:天上有淡淡的云,不能朗照的意境
  33.反衬月光的轻盈荡漾
  34.月色下的荷塘
  35.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象征利用传统镇压一切革新的守旧势力,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
  无知山谷——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
  知识小溪——指无知山谷的文明程度仅仅像一条小溪,浅陋贫乏。“缓缓地流着”,说明这里的文化发展非常缓慢,社会停滞不前。
  36.人们因为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应得的份额”,所以“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根据这一关系,我们就可以得知人们因为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应得的份额”,因此“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
  37.C(本段中“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一句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并且是在本段的开头和结尾,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这一句就是本段的中心句。)
  38.(1)不似春光,胜似春光(2)三月的春帷不揭(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2分) (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分)(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9.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40.示例:
  (1)挫折原来是成功的一块基石,可以垒出希望的丰碑,只要你决不退缩。
  (2)真诚原来是沟通的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人们封闭的心灵,只要你坚持到底。

感悟大自然
郑晓璐

  感悟是心对心的诉说,你听到我们的低诉了吗?
  匆匆忙忙的人们为学业为事业,每天都在不停地奔波,我也是如此。累的时候,我总会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回想起在农家小院的那个时候,心中有些硬硬的东西,好像慢慢被一股清澈的缓缓的流水渐渐浸润,最终融化在这水流中。脸上的疲倦悄悄地退却,取而代之的是恬静的微笑……
  大自然就有这种魔力!
  住在农家小院,实在是一种非常惬意的生活。在我看来,秋天确是享受这种生活最好的季节。
  山中的早晨起的很早,当我慢慢地睁开的眼睛时,暖暖的阳光已透过窗子,将整个屋子照亮了,那秋光很柔和,一缕一缕的交织在一起,倾泻在我的身上。深吸一口气,啊!凉凉的泥土的气味,秋天来了!
  站在农家小院里,仰望天空,会让我有许多感触。瓦蓝瓦蓝的天空,不时飘来一层薄薄的有如轻纱般的云,渐渐地又飘远了,消失在这茫茫的蔚蓝之中。每当这时,心中总会有些激动,这朵朵从我头顶溜过的云,还会被谁看到呢?天空中有时会飞来一群南归的大雁,它们排成人字形,挥舞着有力的翅膀飞过,总会留下一串串很悲凉的鸣叫,好似极舍不得离开这里,却又无奈,只好含眼泪告别。听到它们的叫声,我总是很失落,它们究竟会落在何方呢?它们会想家吗?
  秋天的风冷冷的,但是他却有着孩子般顽皮的童心。每当从你身边轻轻溜过的时候,总不忘拿他那凉凉的小手捏捏你的脸蛋,然后飞一样的跑远了,让你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把原本嫩绿的叶子吹

成了金黄色,金黄的叶子吹成了鲜红色,他在山间的树林里来回穿梭着嬉戏着。听,树林中的沙沙声就是他快乐的笑声。
  我最喜欢的却是这条山涧的小溪。闲暇的时候,我总会坐在溪旁的一块大石头上,静静地看着这溪水欢快地流着,听着溪水发出叮叮的歌声。在我看来,这声音是没有任何乐器能比的,它的清纯、干净总能使人从灵魂深处产生共鸣:我常常将手伸开,使溪水从手指缝隙流过,凉凉的,又让人心中清清的。
  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大自然,这就是秋天对我们的倾诉,生命的生生不息,就像那流动的溪水,吹过的秋风、飘远的云朵、展翅的大雁、凋零落叶。
  而大自然就是这样和谐地将一个质朴却又深奥的道理展现在我们面前。
  每当我困倦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大自然和秋天告诉我的道理,生命生生不息,时有悲喜,但这总会过去。等待我的将是一片辉煌的灿烂。
  [简评]
  作者文笔绚丽灵动,对大自然,特别是对秋天进行了详尽而充满情感的描绘。秋光、秋空、秋云、秋雁、秋风、秋涧……在作者的笔下都显现得那般真切、美好、自然,真可谓处处有秋,笔笔含情。文末,作者对以秋天为代表的大自然进行了生命式的感悟,提升了全文,涵盖了全篇。

 

 

    以上《高一上综合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一上综合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一上综合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