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虎丘记》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①其山无高岩邃壑   ()
  ②衣冠士女,下迨蔀屋 ()
  ③栉比如鳞      ()
  ④檀板如积,樽罍云泻 ()
  ⑤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
  ⑥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
  ⑦月影横斜,荇藻凌乱 ()
  ⑧迟月生公石上    ()

  2.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zhǔ
  B.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duó
  C.衣冠士女,下迨蔀屋 guān
  D.不知尚识余言否   shí

  3.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①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
  ②置酒交衢间       ()
  ③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
  ④分曹部署        ()
  ⑤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
  ⑥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
  ⑦而病寻作,余既乞归   ()
  ⑧竞以新艳相角      ()

  4.下列句中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迟月生公石上     等候,等待
  B.每度一曲字,几尽一刻 唱
  C.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确实
  D.恐进之兴阑矣     兴旺

  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不知尚识余言否
  B.布席之初,呕者百千
  C.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D.而征一国者

  6.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A.栉比如鳞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
  B.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堂废已久
  C.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者
    则箫、板亦不复用
  D.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7.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不相同的一项
  A.独以近城故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
  B.音若细发,响彻云际
    石光如练
  C.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
  D.未几而摇首顿足者
    已而明月浮空

  8.对以下红色词语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晚树尤可观
   他日去官     而中秋为尤胜
  A.两个“去”字解释相同,两个“尤”字解释相同
  B.两个“去”字解释不相同,两个“尤”字解释相同
  C.两个“去”字解释相同,两个“尤”字解释不相同
  D.两个“去”字解释不相同,两个“尤”字解释不相同

  ②独以近城故   而中秋为尤胜
   竞以新艳相角  飞鸟为之徘徊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不相同
  C.两个“以”字不相同,两个“为”字也不相同
  D.两个“以”字不相同,两个“为”字相同

  9.下列红色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而中秋为尤胜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吏吴两载
  D.欲祠韦苏州

  二.能力训练

  (一)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1.给文段添加标点

  2.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
  ①尝:______②是:______③与:______④去:______⑤顾:______⑥若:______⑦幸:______⑧他:______⑨乃:______⑩诣:______

  (二)隋李士谦有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士谦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焚券曰债了矣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拒之一不受或曰子多阴德矣士谦曰人所不知谓之阴德今吾所为皆子所知何为阴德

  1.给文段添加标点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值:________②登:______③悉:______④或:______

  3.对红色的“以”字和“为”字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
  A.两个“以”解释相同,两个“为”解释相同
  B.两个“以”解释不相同,两个“为”解释不相同
  C.两个“以”解释相同,两个“为”解释不相同
  D.两个“以”解释不相同,两个“为”解释相同

  4.翻译全文

  5.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五个字)

  (三)吕文穆公蒙正,不记人过。初参政事,入朝尝,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文穆佯为不闻而过。同列令诘其官位姓名,文穆遽止之。朝罢,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文穆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复能忘固不如弗知也”时人服其量。

  1.为画横线的句子添加上标点

  2.对红色的“过”和“朝”的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
  A.两个“过”解释相同,两个“朝”解释相同
  B.两个“过”解释相同,两个“朝”解释不相同
  C.两个“过”解释不相同,两个“朝”解释相同
  D.两个“过”解释不相同,两个“朝”解释不相同

  3.对画横线的“之”和“其”指代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
  A.两个“之”字指代内容一样,两个“其”指代内容不一样
  B.两个“之”字指代内容不一样,两个“其”指代内容一样
  C.两个“之”字指代内容一样,两个“其”指代内容一样
  D.两个“之”字指代内容不一样,两个“其”指代内容不一样

  4.本文段意在说明
  A.吕蒙正大公无私
  B.吕蒙正为官清明
  C.吕蒙正不计较个人得失
  D.吕蒙正为人宽宏大量

参考答案

  一.
  1.①suì ②bù ③zhì ④léi ⑤chī ⑥shāng ⑦xìng ⑧zhì;
  2.D
  3.①黑色;②大路;③疾速闪动的样子;④组;⑤连续、跟着;⑥酒器,此处为向人敬酒;⑦不久;⑧乐曲引子,泛指音乐
  4.D
  5.A
  6.B
  7.C
  8.①B②C
  9.A

  二.
  (一)

  1.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曰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

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2.①曾经;②这;③给;④离开;⑤回头;⑥如果;⑦希望;⑧别的、其它的;⑨于是;⑩到……去

  (二)

  1.隋李士谦有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士谦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焚券,曰:“债了矣。”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拒之一不受。或曰:“子多阴德矣。”士谦曰:“人所不知,谓之阴德。今吾所为,皆子所知,何为阴德?”

  2.①遇到、碰到……的时候;②庄稼成熟;③全、都;④有人;
  3.B;

  4.译文:隋朝李士谦把几千石粮食借给了同乡的人。刚巧这年粮食没有丰收,借粮的人家无法偿还。李士谦把所有的借粮人请来,摆下酒食招待他们,并当着他们的面把债券都烧了,说:“债务了结了。”第二年粮食大丰收,借了粮食的大都争着来还债,李士谦一概拒绝不受。有人对他说:“你积了很多阴德。”李士谦说:“做了人们不知道的好事才叫阴德。而我现在的行为,都是你知道的,怎么算阴德呢?”

  5.焚券了债

  (三)

  1.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复能忘,固不如弗如也。

  2.C3.D4.D

被缚的英雄
             ——读《犹太史》有感

高二(4)张淼

  三千多年前,亚伯拉罕带着他的族人艰难地在约旦平原的荒漠上跋涉,一个伟大的民族就在这艰辛的跋涉中诞生了。

  从此,一个幽灵,犹太的幽灵,在世界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全世界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奥古斯都和希特勒,温和的英国绅士和强悍的山姆大叔,都联合起来了。有哪一次血腥的屠杀能没有犹太的牺牲品呢?又有哪一个政党不曾把犹太人当成替罪羊去回敬愤怒的公众呢?

  一部犹太史就是一部血泪史。从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攻占,犹太灭亡,一直到公元1948年以色列建国,2534年的流亡,2534年的压迫,2534年的苦难。听,巴比伦河畔的流浪者在低吟:“我们坐在巴比伦河边,一想到锡安就哭了。”“上帝,你别忘了我们的遭遇。我们的财产被外国人抢走,我们的房屋被敌人霸占。我们是没有父亲的孤儿……”看,法西斯铁蹄下幼小的安妮战战栗栗地写下了“今天,我又看见了有几个人被抓走了……爸爸出去了,还没有回来,我真为他担心……”犹太人们住在城市最肮脏的地方,做着最受人鄙视的工作,他们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却依然戴着黄牌,不被社会所接受。从基督教国家到穆斯林世界,每年都有针对犹太人的侮辱事件,社会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有犹太人被屠杀。连最民主的美国,19世纪被害的犹太人也不少于百人,便何况那些充满仇恨的地区呢?19世纪60年代,一个6岁的犹太男孩被强行拉进修道院灌输基督教思想,尽管法皇拿破仑三世表示强烈抗议,但最后他还是被教育成了一名基督徒。19世纪的欧洲是何等的文明与发达,卢梭、伏尔泰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就在这样文明的土地上,却容不下一个6岁男童信仰他自己的宗教!一部犹太史道出人类文明背面的巨大阴影,它字字含血泪,句句是尖刀,直刺人类一向所标榜的文明与民主。试问,2534年以来,可曾有一分钟的公正!

  一部犹太史也是一部英雄史。不说大卫王所向无敌,不说马克思的光芒万丈,也不说爱因斯坦的天才大脑,单说以色列建国后的万人归国,就不得不心生敬佩。我还记得那张地图,以色列建国后从其它地区有犹太人回国就有一条线把此地和以色列连起来。呈现在我眼前的哪里是世界地图,分明就是线的海洋。过密的线竟遮住了大陆的轮廓模糊的国家的界线,——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犹太人,就有一条线把他们引回千年前的故乡。这是人类史上最壮观的迁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游子们仿佛同时听到了神的指示,百川归海般地回到了那并不富裕的土地上。50年后,一块贫瘠的弹丸之地上飘荡着蓝色的六角星旗,旗下是一个强大的犹太国——以色列。他科技发达(据说早就有了核武器),人民富裕,他的陆军号称“世界第一陆军”——这就是短短50年的成绩(别忘了,50年中还打了5场仗)。这又岂止是50年的成绩,这是2500年以来被压制的巨人的振臂一吼,足以让世界为之惊叹。

  一位历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怎么对待犹太人,上帝就怎么对他。的确,把600万犹太人推进死亡的希特勒不最终也带着忠于元首的600万德国人下地狱了吗?其实,不光是对犹太人,当你把仇恨施与他人时,你最终将得到同样的报应。一部犹太史最终是以一个民族为例,告诫人们鄙弃仇恨,走向仁爱走向光明。犹太人算是走出了黑暗,但又有多少民族在相互的仇杀中消亡了呢?放下仇恨,高举爱的火炬走到一起来,不要自私地追求美好,当别人的头上都是蓝天时,你也就沐浴着阳光了。

  评语

  对于“和平”这样一个看来没有新意的话题,习作者竞用对历史的反思,作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极有说服力的结论。习作者简单叙述了犹太人悲惨的历史,对犹太人几千年来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不仅如此,习作还探讨了人类应怎样对待他人,仇雠相报是灭亡,文章以美好的祈愿为结尾:“当别人的头上都是蓝天时,你也就沐浴着阳光。”使沉重的话题,不仅有教益,而且触动人心,确实很好。全文逻辑性强,叙述与感想议论浑然一体,是一篇相当好的读后感。

 

 

    以上《《虎丘记》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虎丘记》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虎丘记》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