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陈情表》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知识要点
  1、李密,字令伯,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蜀亡,晋武帝多次召他为官,以故脱辞。祖母死后征为尚书郎,转汉中太守。后免官回乡,度过晚年。
  2、写作背景: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他要坚辞。可若不应诏,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3、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能力检测
  1、下列红色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险衅(xìn) 陨首(yǔn) 门衰祚薄(zhuò)
  B、逋慢(bǔ) 拔擢(zhuó) 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 洗马(xiǎn) 猥以微贱(wěi)
  D、盘桓(huán) 期功(qī) 茕茕孑立(qióng)
  2、下列红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慰问。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授官。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落下。
  3、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4、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C、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5、与例句红色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
  D、圣朝以孝治天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说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洪武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益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明史·陶安传》)
  6、对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临:莅临,统治。
  B、太祖多其能让。       多:赞美,称赞。
  C、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视:看待,对待。
  D、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本:根本,要害。
  7、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B、①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
   ②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D、①御史或言安隐过
   ②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其意在子女玉帛,(豪杰)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B、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四人)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C、洪武元年,命(陶安)知制诰兼修国史。
  D、(居高位者)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③洪武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④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⑤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⑥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他看出朱元璋拨乱救民,顺应民意,必能平定天下,就应聘留在他的幕府建言献策。
  B、陶安不赞成朱元璋急于攻取金陵,因为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占据如此优美的地方,面对四方的进攻,很难不被攻克。
  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明,也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人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D、陶安认为,骄纵和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碍正道的建立,他的这些见解得到了朱元璋的充分肯定。
  附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A 6、C 7、C 8、B 9、B 10、B

勇气
高二(5)胡龙跃

  佛曰:“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面对这无法逃避的苦难,人们怎样才能力排烦嚣,以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清风”的境地呢?勇气,必不可少。
  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战场上,倘若没有勇气,战士怎么能够御敌求胜呢?然而战争中徒有勇气,难免会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慨叹。
  孔明虽无“雄姿英发”的周郎帅气,也没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那样的霸气,却同样可以名垂千古。其原因自当是勇气与智慧。“盖当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他将弱小的蜀国管理成鼎之一足,谁能说“勇气”不是首当其冲的呢?
  “斗酒诗百篇”的太白,在受到宦官的排挤后,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等才华却被乌云所罩,其内心自然是暗涛汹涌。但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不会沉沦,凭借着他对生活的勇气,依旧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此般豪言。
  人生不如意事常xxx。恐惧,黑暗,飞语流言,人人畏之。但是,只要有勇气,就有希望。纵使身处“熊咆龙吟殷岩泉”的险地,仍可以“我自吟啸且徐行”。纵使仕途不顺,亦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纵使受到诽谤,仍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诫告。
  难道不是吗?有了勇气,就不再惧怕人生七苦。假使你年迈,你能“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假使你有亲人去世,那沧海之水巫山之云纵然不再,你为何不能“此情可待成追忆”呢?既然曾经的事已过去,就让勇气来填充你内心的怅然吧。
  只要有勇气,就能有“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这般壮美;只有具备勇气,才能真正体验这五味的人生,多彩的年华。
  [评语]:文章意蕴丰富,文采飞扬,这也正是历来文章要追求的佳境。作者旁征博引,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信手拈来,自然流畅。

 

 

    以上《《陈情表》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陈情表》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陈情表》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