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广东省顺德市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马厩针灸研究咎由自取不落窠臼B.稍息刀鞘捎信悄然无声容貌俏丽C.鲫鱼脊梁拮据岌岌可危跻身文坛D.花卉麦穗会徽除残去秽不容置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黩武雀跃侃大山无济于事B.收讫娴静拌脚石具心叵测C.假象泄密编者案感情不合D.邈远奖掖板着脸凭心而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不管是足协有心无力,还是有些人阳奉阴违,这要命的证据就像一堵墙,每次都在节骨眼儿上把人硬生生憋回来。B.搞有奖销售活动时主办单位都宣称自己拥有最终解释权。天花乱坠的促销手段,往往在最终解释权的包装下大行其道。C.在此之前,朝鲜始终坚持朝美双边会谈,拒绝日韩的参加,而美国也始终拒绝同朝鲜进行会谈,双方僵持不下,一度箭在弦上。D.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树一帜,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xxxx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使之再上一个新台阶。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C.高压带来的发展总是不会长久的,这种企业的最后结局,往往会被优秀的员工所抛弃,企业前进的步伐也因此受阻。.D.高中语文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阅读教学的价值生成均既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能和资质的挖掘和张扬,又要着眼于个体的社会自我生成与塑造。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紫荆树(洋紫荆,原名“羊蹄甲”)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那样,,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______,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一只绿色的蝴蝶,____。于是有人又给它起了一个浑名,叫做“朋友树”。①仿佛羊蹄一样②就像羊的蹄子③凹进去的是束端④末端凹了进去⑤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问题。真有“绿色”手机吗?尽管众多机构调查显示,至今尚未发现手机损害健康的直接证据,但手机电磁辐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绿色”手机便应运而生,CDMA手机便是一例。然而“绿色”定义是如何得出的呢?真的有“绿色”手机吗?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电器产品,如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包括无线通信设备都是有电磁辐射的,纯粹意义上的所谓“绿色”手机是不存在的。既然手机不可能没有辐射,那么相比较来说哪一种类型的手机辐射较小呢?这就需要引入一个比较手机辐射大小的标准。国际科学界采用“SAR”值来对手机辐射进行量化和测量。“SAR”是“SpecificAbsorptionRate”的缩写,即“比吸收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通常以每千克瓦数(W/kg)来表示。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为:以6分钟计时,每千克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2瓦。人们发现,GSM手机在拨号时会对话筒、固定电话、电脑显示屏产生干扰,而CDMA手机影响却很小,这是否意味着CDMA手机辐射要比GSM手机小呢?其实并非如此。上述现象并不是由于GSM手机电磁辐射和发射功率大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因为GSM手机发射的是脉冲信号,易与其他电器产生耦合。由于GSM系统的通信信号是以突发脉冲的方式发送,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只有1/8的时间在发射信号。用户所熟悉的GSM手机发射功率0.8-2瓦,是指在信号发射时的最高功率,实际功率只有0.1-0.25瓦;而窄带CDMA在通信过程中采用的是信号连续发射,标明的发射功率是平均功率,指标为0.2-1瓦。因为“SAR”值的计量是一个单位时间的累计过程,因此可以说GSM和CDMA手机的电磁辐射值处于同一个水平。目前市场上卖的手机都还未标明辐射能量,为此,全球大的手机制造商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均表示,将在手机产品使用手册中标明SAR值。诺基亚等厂商采用的标准为欧洲标准2.0瓦。而美国市场通信委员会(FCC)已规定手机须符合1.6瓦SAR值安全标准,方可在美国市场销售。使用手册所标明的将是手机产品SAR的最大值而非平均值。SAR最大值发生于手机拨号之时,手机接通后SAR值将锐减。因此,如果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位,规划有方,手机用户通话时手机辐射很少会达到这个SAR最大值。除此以外,电磁辐射源距人体的远近就成为决定SAR值大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发射源距离人体每近1毫米,SAR值就会增大许多。因此各手机厂商都在做这方面的改进工作,力争使手机天线离人体越远越好。看来,不论是CDMA手机还是GSM手机都没有“绿色神话”。但是如果其辐射量均在安全标准以内,人们还是可以放心地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手机标明的辐射量与实测出的辐射量是否吻合的问题。6、下列关于“SAR”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SAR是国际科学界引入的一个比较手机辐射大小的标准。B、国际科学界采用SAR值来对手机辐射进行量化和测量。C、SAR指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磁辐射的能量。D、目前国际通用的手机SAR值标准为:6分钟内,脑组织吸收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2W/kg。7.下列说法,不能证明“GSM手机与CDMA手机的电磁辐射值处于一个水平”的一项是A、GSM系统的通信信号是以突发脉冲的方式发送,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只有1/8时间在发射信号。B、GSM手机的实际功率只有0.1-0.25瓦,而CDMA的平均功率是0.2—1瓦。C、GSM手机发射功率0.8-2瓦是按信号发射时的最高功率计算的,CDMA手机是按通信过程中信号连续发射的平均功率计算的。D、SAR值计量的是在相同时间内,二者的累计发射功率处于同一水平。8.根据文章,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位,规划有方,手机通话时,SAR值将不会超标。B、手机用户通话时,手机距离人体越远越不会产生电磁辐射。C、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的正确方法是:在拨号之后,手机提示接通了,再靠近耳朵通话。D、手机厂商标明的SAR值如果符合国际标准,用户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而不必担心。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赀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今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予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注](1)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口对响应无穷者响应:像回声那样回应B、尉无赖无赖: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C、吾马赖柔和柔和:驯良、不暴躁D、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公共:一同遵奉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欲以观其能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B、释之久之前曰顷之,烟焰张天C、争为口辩而无其实振长策而御宇内D、而廷尉乃当之罚金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张释之严正守法、“守法不阿意”的一组是(1)以赀为骑郎,事孝文帝(2)乃止不拜啬夫(3)遂劾不下公门不敬(4)於是使骑捕(5)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6)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A、(1)(2)(5)B、(3)(5)(6)C、(3)(4)(6)D、(1)(2)(4)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释之认为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所以君主的言行一定要谨慎。B、文帝对啬夫能详细回答他询问感到非常满意,想破格提拔他,但最终还是听取了张释之的正确意见,放弃了原来的打算。C、太子和梁王违规乘车经过司马门,张释之不顾太后的包庇弹劾两人,因此得到了文帝的器重而被破格提拔为中大夫。D、张释之认为作为廷尉就要公平执法,如果执法有所倾斜,大小官吏的用法都将任意轻重了。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0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吏不当若是邪?(2分)(2)、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3分)(3)、民安所措其手足?(3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同。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1)请指出这首诗的韵脚。(2分)(2)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3分)(3)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3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⑴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李白《蜀道难》)⑵,但愿长醉不复醒。,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⑶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春风林斤澜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来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忽;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岸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不论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砂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针扎。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清早,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渣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哧地帮助呼哧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忽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16.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出北京春天的两大特点。(3分)(1)(2)17.阅读四、五、七自然段,分别用一个字准确概括江南的春风和北京的春风各自的特点。(4分)(1)江南春风的特点是:(2)北京春风的特点是:18.作者说,北京的春风不仅仅是刮土,而且有“别样的体会”。这“别样的体会”在七八两段中分别表现为:(4分)(1)第七段:(2)第八段:19.作者在文中写道:起先还“怀念江南的春天”,后来又不愿回江南;起先写出北京的春天成天“刮土”,后来又强烈地“怀念北国的春风”。这样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1)(2)20.本文成功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请从文中各找一个例句并分别说明其作用。(4分)六、(13分)21.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到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按要求回答:
(1)三段文字谈论的共同点是:。(2)鲁迅侧重的是:。
22、根据要求,发挥想像,为xx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拟两条标语,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活泼、富有文采。(6分)
(1)(从观众角度)表现对世界各国运动员的热情:

(2)(从历史角度)表现这次体育盛会的意义:

23、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3分)
示例: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包涵”。
(1)说别人的父亲,可以说“您的父亲”,也可以说“”。
(2)欢迎别人到自己家,可以说“欢迎你到我家来”,也可以说“”。
(3)请别人不要步行送自己了,可以说“请回去吧”,也可以说“”。七、(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等待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份情思……请以“等待”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顺德区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C(AjiùjiǔjiǔjiùjiùBshàoqiàoshāoqiǎoqiàoCjìjǐjiéjíjīDhuìsuìhuihuìhuì)2.A(B拌—绊具—居C合—和D凭—平)3..A(B天花乱坠:现在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C箭在弦上: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D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应该用“独占鳌头”)4.D(A“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搭配不当。B去掉“不足”“不当”。C去掉“的最后结局。”5.C(④的定语是“每片时子”,承前,并保持了相连几句内部主谓式的一致性。⑤与前句“一只绿色的蝴蝶”结构对应(偏正)二、(9分,每小题3分)6.A(SAR是“比吸收率”而不是一个标准)7.D(原文中强调“单位时间”的前提)8.C(A、第7段中说“很少”,而非完全肯定;B、手机产生辐射与距人体远近无关,有关的是SAR值;D、还要注意手机标明的辐射量与实测的是否吻合)
三、(12分,每小题3分)9、B(不可靠,意即不能胜任)10、C(A:代词,他的;B:助词;C:连词,表转折/表目的;D:副词,却,竞)11、C(①是说张何以得官;②是张劝皇上谨慎从事的结果;⑤说的是廷尉依律判罪,非张释之;③④⑥符合题意)12、C(先有张释之的弹劾,后说太后的行为,其行为无明显的包庇之意)四、(20分)13、(1)、官史不应当像这样么(2)、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更改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的信任(3)、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14、(1)同、中、空、翁(2)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3)“浮”、“动”。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用这两字,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15、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⑵钟鼓馔玉不足贵/古来圣贤皆寂寞(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五(21分)16.(1)时间短(脖子短)。(2分)(2)风沙大。(2分)17.(1)柔。(2分)(2)刚。(2分)18.(1)使河冰开裂,冬眠惊醒。(2分)(2)使麦苗返青,山桃鼓苞,帮助人们把粪肥抛洒匀净。(2分)19.(1)反衬北国春天巨大的吸引力,突出文章主旨。(3分)(2)形成巨大反差,突出表现强劲的个性特点。(3分)20.略。(4分)六、(13分)21.(1)要注重积累材料。(2)积累要长期坚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2、(1)用微笑迎接你,用掌声鼓励你,用鲜花祝贺你。(3分)
(2)历史,将记住这个古老的国度点燃的和平圣火。(3分)
23、(1)令尊(2)寒舍(3)留步(每点1分)
七、(60分)评分标准参考广东卷参考译文:廷尉张释之是堵阳县人,字季。他因为有家财而当了骑郎,在孝文帝手下为官,十年时间都没有升迁,没有什么人知道他。……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登上虎圈。皇上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档案的情况,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盼,全都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很详细地回答了皇上问的禽兽档案的情况,想借这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对答如流犹如响应声一样没有穷尽。文帝说:“官史不应当像这样么?上林尉无能!”于是诏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苑令。张释之过了很久上前说:“如今陛下凭着啬夫能言善辩而破格提升他,我恐怕天下受这风气影响,争着夸夸其谈而没有实质内容。况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国君的‘一举一动不能不谨慎啊。’”文帝说:“好。”于是作罢,不任命啬夫了。不久,太子和梁王同乘车入宫朝见,经过司马门没有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了上来拦住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殿门。于是控告他们不在司马门下车是犯不敬罪,报告上去。薄太后听说了,文帝脱下帽子谢罪说:“我教儿子不够谨严。”薄太后于是派使者秉承诏令释免了太子、梁王,然后他们才得以进入。文帝因为这事认为张释之与众不同,任命他为中大夫。不久,皇上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面跑出来,使皇上驾车的马受了惊吓。于是命令骑士捉住,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审问,那人说:“我乡下人来到这里,听到清道戒严,就藏在桥下面。过了很久,认为皇上已经过过去,就出来,看到皇上的马车和仪仗队,立刻就跑了。”廷尉上奏应判的罪刑,一个人犯了清道戒严的禁令,应该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亲自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好在脾性柔和,假如是其他的马,难道不会摔伤我了吗?可是廷尉却只判处以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一同遵奉的。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更改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的信任。况且在当时,皇上假如立刻诛杀了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交给了廷尉处理,廷尉是天下公平之所在,一旦有倾斜,天下使用法律时都任意取轻或取重,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希望陛下明察此事。”过了很久,皇上说:“廷尉判得对。”……太史公说:张释之的话是有道德人的话,坚守法度不逢迎皇上意旨。

    以上《广东省顺德市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广东省顺德市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广东省顺德市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