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湘版三年级音乐下《我是草原小骑手》说课稿(3)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我是草原小骑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是草原小骑手》是湘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课时,它是一首羽调式、一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词作者以质朴、精炼的语言,表述了大草原上蒙古族儿童的生活情趣。曲作者根据歌词内容选用民族羽调式,采用明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勇敢、乐观的豪爽性格。在第六和第十四小节运用了"611612"等七度和八度大跳,并在结束句中采用了富有蒙古族特色的衬词和下滑音,即"啊哈嗬咿",进一步抒发了草原儿童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音乐的特点。
  2、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重点
  1、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2、对歌曲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
  1、唱准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2、创造性的表现乐曲。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学生们对于较直观的资料,如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较乐于接受。
  二、说教学法
  首先运用情景导入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感受内蒙古草原的气息,运用听唱与视唱结合的方法学会了歌曲,并通过跳一跳、敲一敲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歌曲。结合新课标中重视全体学生、培养创造能力的理念,进行了分组创编,使每位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音乐活动中,营造了一种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说过程
  一、引情激趣、初步感知
  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听到歌曲旋律,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气息;用骑马这个动作表示蒙古舞,热烈欢快的氛围,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
  二、学唱歌曲
  通过多次聆听及律动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歌词,感受了其中的艺术形象,又熟练掌握了歌曲节奏,这一切为后面的创作、表现环节作了铺垫,这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自学歌曲和互学互教的活动,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和对他人演唱作出评价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敢于展示自己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合作、表现
  用互相评价的方式,形成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表现,让他们的表演与伴奏更加和谐。
  四、扩展、延伸
  这堂课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我是草原小骑手》这首歌,更重要的是借这个机会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草原上的音乐,多了解音乐中寄托的草原儿女的情感
  五、总结、结束
  课后反思
  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教学,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一、关注学生及其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二、充分感受和表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另外,本节课也给了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中国学科吧www.jsfw8.com
中国学科吧www.jsfw8.com

    以上《湘版三年级音乐下《我是草原小骑手》说课稿(3)》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湘版三年级音乐下《我是草原小骑手》说课稿(3)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湘版三年级音乐下《我是草原小骑手》说课稿(3)》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