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学习物理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基础实验等内容都要落实到位。 这次,小编整理了高中物理所需的两个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中物理第二必修课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数G=6.67×N?m2/kg2

2、适用条件:两个可作为质点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它们是两个均匀球体,则r应该是两个球体中心之间的距离。 (当物体的尺寸远小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r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重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做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物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

4、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轨道半径可以看作地球的半径)。 线速度是所有做圆周运动的卫星中最大的。

从 mg=mv2/R 或从 ==7.9km/s

5. 开普勒三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轨道速度

8、大于轨道速度的两种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高一物理必修课第二学期期末知识点

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 平投运动

1、水平速度V-=

Vo 2.垂直速度Vy=gt

3、水平位移S-=

Vot 4.垂直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表示为(2h/g)1/2)

6、综合速度Vt=(V-^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β:tgβ=Vy/V-=gt/Vo

7、总位移S=(S-^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面夹角α:tgα=Sy/S-=gt/2Vo

注:(1)水平投掷运动为匀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通常可以将其视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组合。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掷速度无关。 (3) 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投运动中,时间t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然有加速度。 当速度方向与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作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center=Mv^2/R=mω^2-R=m(2π/T)^2-R

5、周期和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 ω=2πn

(这里的频率和速度是同一个意思)

八、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 (S):米 (m) 角度 (Φ):弧度 (rad) 频率 (f):赫兹 (Hz)

周期 (T):秒 (s) 转速 (n):r/s 半径 (R):米 (m) 线速度 (V):m/s

角速度 (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特定力、合力或分力提供。 该方向始终垂直于速度方向。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变化。

3)重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周期 K:常数(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接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米)

4. 卫星轨道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对地静止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中心=F百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运行,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随着卫星轨道半径变小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速度变大,周期变小。 (5)地球卫星的轨道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必修物理第二知识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作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物体受到净外力F作用时,会产生F方向的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作直线运动;

(2)如果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将作曲线运动。

3、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侧。

4、水平投掷运动: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投掷,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

子运动:

(1)由于水平方向没有力,所以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垂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影响,物体自由运动。

5、以投掷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垂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 ①水平分割速度: ②垂直分割速度: ③t秒结束时的合成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以用该点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来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以相等的次数经过相同长度的圆弧。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与通过弧长所需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 是瞬时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方向为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此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

(2)角速度:ω=φ/t(φ指旋转角度,一转为φ),单位为rad/s或1/s; 对于某个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是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 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但不改变速度。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变化的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 注意:

(1)由于方向始终在变化,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的变加速度运动。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力。

(3)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到的合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它会逐渐远离圆心。

高中物理第二必修课知识点全面总结。 相关文章:

★ 高一物理必修课二通用知识点

★ 高中物理第二必修课知识点总结(学期末必修)

★ 高中物理第二必修课知识点总结(公式)

★ 高中生第二必修课物理知识点汇总

★ 高一物理必修的两个知识点

★ 高中新生物理必修第二知识点总结(二)

★ 高中物理必修课第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必修课第二知识点总结(重力)

★一年级物理必修课第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高中物理必修课2圆周运动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