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她被评为中国气象小姐,27年没有被央视录用为正式员工

她被评为中国天气小姐,主持《天气预报》27年,但从未被央视聘为正式员工。

她在任职期间从未犯过错误。 凭借不老容颜,她被称为不老女神,名扬海外。

每天晚上7点31分,伴随着《渔舟唱晚》的经典音乐,她熟练地指着地图,向全国观众宣布第二天的天气。

或许细心的你已经注意到,《天气预报》主持人的容貌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化。 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吧。

1996年的她是这样的↓

然后10年过去了...

20过去了...

天气预报主持人杨丹_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员简历_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是谁

网友纷纷表示,我老了天气预报主持人杨丹,她怎么不老?

天气预报的质量越来越清晰,播出速度也逐渐加快。 有人能看到时代的发展、时尚的轮回↓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位冻龄女神的故事。

杨丹197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图书馆管理员。

杨丹从小就有一个歌手的梦想。 她的父母特意给她报了声乐班,培养她的歌唱能力。

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员简历_天气预报主持人杨丹_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是谁

然而高中毕业后,她并没有如愿进入音乐学院。 她反而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从零开始走上了播音主持之路。 由于杨丹好听又独特的声音,很快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大四的一天,杨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部实习。 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让她去气象局面试。

原来,气象局正在招聘天气预报员。 老师认为杨丹专业能力好,长相也可以,就主动将她推荐到气象局。

这是此类正式工作的第一次面试。 杨丹特地借了姐姐结婚时穿的粉色西装,紧张地完成了采访。

让她没想到的是,面试结束后,工作人员当场录用了她。

1995年,杨丹正式成为一名天气预报员。

虽然每天的天气预报只有5分钟,而主持人的发言时间也只有不到两分钟,但这两分钟的难度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杨丹身后并不是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中国地图,而是一块空荡荡的绿色屏幕。

杨丹需要一边观察一边利用一旁的监视器快速找到口述广播中提到的地理位置。

因为是手眼完全分离的操作,所以杨丹必须熟悉地图上的每一个位置。

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是谁_天气预报主持人杨丹_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员简历

普通新闻播音员只需阅读提词器上的台词即可顺利完成工作。

杨丹不仅要正确读出提词器上的句子,还要快速用手指向正确的地方。

播音专业毕业后,她不仅需要运用在学校学到的技能,还要逐渐掌握以前一无所知的地理、气象知识。

然而,即便工作如此艰巨,杨丹在播音26年里仍然做到了零失误。

气象局规定,如有失误,最低扣款新台币50元,但杨丹从未因工作失误扣款。

中国的地图她已经记住了,就算手指瞎了,也不会认错。

杨丹首次登上天气预报不到一年天气预报主持人杨丹,就收获了一大批喜欢她的粉丝。

每天都有不少观众给气象局写信表达对杨丹的喜爱。 199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十二点钟声敲响时,杨丹受邀现场直播大年初一的天气预报。 。

2004年,杨丹被评为全国天气小姐。

颁奖时,同事宋英杰这样形容她:

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员简历_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是谁_天气预报主持人杨丹

“春天有阳光有雨水,但没有沙尘暴。”

她在屏幕上说话时总是露出可爱的小獠牙,并以友善的语气分析天气的变化,为天气预报增加了不少收视率。

2018年,有网友整理了杨丹1996年至2018年的影视资料。

令人震惊的是,23年来,杨丹的外貌几乎没有变化。

她的脸上看不到岁月流逝的痕迹。 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妆容和服饰的变化,杨丹似乎变得更加美丽了。

也因此,杨丹被称为冻龄女神。 当被问到杨丹保持年轻的秘诀时,杨丹只是微笑着说这一切都归功于她幸福的婚姻。

杨丹的丈夫童强是她大学时的初恋情人。 由于父亲对她要求非常严格,杨丹在大三之前从未谈过恋爱。

大学时童强虽然与杨丹不是同一专业,但他还是被杨丹美丽的外表和悠扬的歌声所吸引。

杨丹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童强介绍的。 后来,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终于在1997年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杨丹总是忙于工作,而丈夫童强却总是能够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员简历_天气预报主持人杨丹_天气预报主持杨丹人是谁

为了事业,杨丹婚后10年没有和丈夫生孩子。

直到杨丹40岁的时候,他们才共同迎来了第一个孩子。

杨丹在央视播报天气预报已有26年,但他从未成为央视的正式员工。

原来,天气预报程序是气象局的。

我国的《天气预报》是全球唯一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的节目。 因此,虽然节目在央视播出,但杨丹却一直隶属于气象局。

如今48岁的杨丹依然坚守着《天气预报》。 或许现代很多年轻人更习惯用手机查看天气,不再看《天气预报》。

但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大家还是更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坐在电视机前仔细观看天气预报,生怕错过自己想要关注的城市。

正如杨丹在采访中所说,《天气预报》更像是异地亲人之间相互牵挂的纽带。 每一个冰冷的电话背后,都充满了关怀。

感谢杨丹30年来在岗位上的坚持。 希望她永远幸福,在《天气预报》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