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 >> 学习总结 内容页

20XX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 本文关键词:专题,年高,政治家,中国,古代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 本文简介: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学习总结一、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主要活动人物类别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政治统一全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制定《唐律》、完善科举制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民族关系北击匈奴,征服百越民族和睦的政策,唐蕃和亲等平定噶尔丹叛乱对外关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 本文内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专题学习总结

一、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主要活动

人物

类别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政治

统一全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制定《唐律》、完善科举制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发展农业生产

民族

关系

北击匈奴,征服百越

民族和睦的政策,唐蕃和亲等

平定噶尔丹叛乱

对外

关系

兼收并蓄,对外开放

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二、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所作出的贡献

1.秦始皇

(1)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

(2)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南方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

(3)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唐太宗:对国内各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突厥地区设羁縻府州和安西都护府,加强管理,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3.康熙帝

(1)平定三藩之乱。

(2)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平定噶尔丹叛乱。

(4)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与汉、蒙、藏族的团结。

(5)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以上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三、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异同

1.相同点

(1)三者在政治制度上均有创新,并强化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发展。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三者都妥善处理了民族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秦始皇派人北伐匈奴,南击百越,设郡县加强管理;唐太宗恩威并用,既有和亲又有军事征讨,从而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康熙帝平叛、结盟并用,加强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关系。

2.不同点

(1)统治效果不同:秦始皇的统治并未使中国进入盛世时期,而唐太宗与康熙的统治使中国进入了盛世时期。

(2)面临民族问题不同:秦始皇、唐太宗面临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康熙帝既面临汉族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也面临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

例1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第(1)题,据材料“唐朝开边拓土”及所处时代,得出其积极的边疆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将士体现出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综合国力的强大,民族和对外交往的繁荣等方面分析。第(2)题,由“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可知高仙芝为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由材料“率军征讨,大肆杀掠”“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可知高仙芝的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答案

(1)背景: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评述:维护了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

材料二

康熙对孔孟程朱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思想中消极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的天文历算虽然精确,却只用来为宫廷迷信活动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的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夸奖,却既未推广,也未引起对军火工业的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了,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材料三

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了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系列故事。该剧的系列故事,情节曲折迷离、惊心动魄,人物丰富生动,戏剧结构明快,风格诙谐得当,每一小部还有大量当红艺人加盟,因此一播出便得到观众的喜爱。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在康熙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据材料概括指出这种不同。

(2)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可不可以作为研究康熙的主要依据?为什么?对这种历史题材的作品,你有怎样的认识?

答案

(1)材料一认为康熙具有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态度。材料二认为康熙未能顺应世界潮流,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最佳时机。

(2)不可以。原因:文艺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认识:历史题材的作品在涉及具体人物、事件时,要尊重史实。

材料题可分为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型问答题。正确找出历史材料题中的隐性突破点,是判断和解答材料题的关键。

(1)标点符号。尤其以句号和分号的思考价值最大。因为一个句号或分号就是一层意思,可以提炼出一个要点。

(2)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在一段文章中,开头和结尾往往是核心部分。

(3)题干中的提示信息。也是仔细审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此能够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和考查方向。

(4)材料中的时间或人物。时间、人物往往是解题的风向标。

(5)材料的出处或注释。材料选自的文章和作者及图表的注释都对解题有关键的帮助作用。

(6)分值。主要针对材料解析题而言的。量体裁衣,看分答题。通过分值我们可以判断出答题的角度和繁简。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