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上海发现一例吉林来沪新冠复阳病例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8月12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山东和上海 2 个)。 (广东2例、四川2例、河北1例)、本地8例(均在新疆); 无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

上海发现一例来自吉林的 COVID-19 复阳病例

据上海发布的消息,上海中山医院发现了一例从吉林省来上海就医的 COVID-19 病例,结果呈阳性。 经调查,该病例今年4月诊断为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经隔离治疗已出院。

该病例于8月9日下午抵达上海,8月10日上午前往中山医院就诊。医院按照住院病例“穷尽检测”的相关要求对住院病例进行采样检测。 检测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经医院诊断为无症状复阳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他的妻子陪他去了上海。 核酸检测呈阴性,已实施隔离措施。

上海立即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终末消毒等防控措施。 截至目前,全市共追踪管理23名密切接触者,并已全部落实隔离措施,核酸检测全部呈阴性。

湖北一名康复的 COVID-19 患者几个月后症状恢复呈阳性

8月9日,湖北省荆州市开发区联合街道一名68岁女退休职工因病住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该女子是一名新冠病毒患者,于2月8日确诊,几个月后康复。 阜阳,不是新病例。

目前该患者正在再次隔离治疗,其所有接触者核酸检测均呈阴性。 其居住和活动区域均已彻底消毒,风险得到完全控制。

没有证据表明检测呈阳性的人存在传播风险。 请大家不要恐慌、不信谣、不传谣。 提醒广大市民平时注意个人防护。

钟南山:阜阳患者多数不具备传染性

此前,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所谓“康复阳性”大部分应该是核酸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 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 首先是患者本身是否复发。 如果患者产生很强的抗体,一般不会再次感染。 至于复阳患者是否会传染他人,还需要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核酸片段不具有传染性。 有学者对阳性患者的咽拭子和分泌物进行培养,未发现病毒。

还有一种罕见的情况是,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但症状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康复。 不能排除这些患者具有传染性。

总体来说,我不太担心阜阳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

张文宏:阜阳一般不会传染

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也对“康复”的问题给出了答案,“康复目前看来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临床问题。” 虽然全国多地都出现了复苏的案例,但事实上,国际上业界对富阳的关注度正在下降。

对复阳患者的咽拭子进行采样培养,基本无法培养出病毒。 这意味着康复主要取决于患者清除病毒需要多长时间。 它不具有传染性,康复的患者也没有病情严重的情况。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谈论康复意义不大。

深圳一进口冷冻鸡翅表面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

此外,13日上午,深圳发布消息称,深圳龙岗进口冷冻鸡翅表面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

8月11日,深圳市龙岗区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检验检测。 8月12日,经省市疾控中心审核,发现一株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鸡翅表面样本(注??册号:SIF601;批号:7720051522)。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可能接触过相关产品的人员进行全面核酸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阳性样本的密切接触者已纳入健康管理; 全市相关库存产品均已封存检测。 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所有售出产品均被追踪并上报相关机构进行处置; 相关产品的外包装和储存环境均已消毒。

深圳市有关部门将继续对相关冷冻产品开展溯源检查和检验工作。 总部办公室提醒广大公众近期购买进口冷冻肉制品、水产品时应谨慎,并注意个人防护,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安徽一进口冻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

据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官网12日报道,8月10日,芜湖市镜湖区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例行检查中,发现存在新型冠状病毒。一家餐馆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品中。 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

8月11日,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样本进行复核,结果呈阳性。 经核实,涉疫情产品购买后存放于店内冷柜内。

芜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封存了全市所有涉疫情产品。 对餐厅人员、食品、环境以及追溯该批次产品的企业人员和家属进行了核酸检测,对餐厅人员、食品、环境进行了核酸检测批发公司又去了其他餐馆,结果都是阴性。 餐厅的仓储环境、店内环境以及员工宿舍均进行了消毒。 阳性样本的密切接触者均已接受集中医学观察和健康管理。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公众近期谨慎购买进口冷链海鲜产品进口冻鸡翅检出病毒,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同时,注意个人防护,进出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减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

40天内累计9份报告

截至12日,不完全审查发现,7月份以来,全国已有9个地方进口冷冻食品或包装上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1、7月3日,福建厦门在厄瓜多尔产冷冻南美白虾的两件外包装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2、7月3日,辽宁大连,在厄瓜多尔产冷冻南美白虾的3个外包装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3、7月14日,江西凭祥,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冷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上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4、7月14日,重庆沙坪坝区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冷冻南美白虾外包装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5、7月16日,云南在冷冻南美白虾包装盒外表面样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6、7月23日,辽宁大连,开阳海产冷藏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环境样本中多个样本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

7、8月11日,山东省烟台市进口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8、8月12日,安徽芜湖一家餐馆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9、8月13日,深圳龙岗,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鸡翅表面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购买冷冻产品如何规避风险?

“这种情况主要与国外疫情严重,冷冻海鲜加工更容易受到污染有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表示,冷冻海鲜产品通常储存在低温环境中,环境温度越低,病毒可以储存的时间越长。 ,因此在冷冻海鲜产品或其包装上更容易发现新冠病毒。

据悉,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样本均来自冷冻海鲜产品的外包装。 梁宗安说,“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中检测到的病毒,并不是海鲜中检测到的病毒,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面对这种情况,无需恐慌。海鲜产品的包装中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大部分是因为其包装被病毒污染,且运输、储存的环境允许。”病毒才能生存。” 梁宗安说,“通过各地对大量样本的检测发现,冷冻海鲜食品体内没有检测到病毒,这意味着食品本身被病毒污染的机会很小,这也意味着病毒通过食物传播的机会相对较小。”

“目前,冷冻海鲜产品,特别是进口海鲜,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最好在海关控制病毒,确保没有问题后再进入国内市场。” 梁宗安表示,由于国外疫情依然严重,所以在处理进口食品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此外,梁宗安还提醒,“为避免潜在风险,购买进口冷冻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购买冷冻食品时,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 购买海鲜产品回家后,可以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存放此类产品时,最好采用独立密闭包装; 切菜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食物必须完全煮熟才能食用。”

国家卫健委:建议生鲜等摊位经营者加强个人防护

8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农(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指南》由六部分组成。 从“环境—商品—人员”和“市场整体—公共区域—售货摊位”全链条关键风险点出发,提出30项具体措施和技术要求,科学规范市场。 环境卫生、消毒等措施指导市场管理者、经营者、摊主和顾客进行全方位防控和防护,达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 具体包括市场日常卫生管理制度、市场内卫生要求(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公共区域卫生、销售区卫生)、员工和顾客的个人防护、应急处置等。

首先是关于日常卫生管理制度。 强调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健康监测、分类卫生管理、专职保洁等制度,提出市场产品追溯、检验和综合评价要求,压实现场操作人员和操作人员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贸易(市场贸易)市场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

二是市场环境卫生设施。 重视室内空气流通,合理使用空调,规范卫生间卫生、垃圾收集、给排水、病媒控制、洗手等设施和卫生管理要求,优化改善农(贸)市场整体卫生环境。

三是关于公共区域卫生要求。 提出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货物运输、清洁用品等清洁消毒措施,强调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梯把手、体重秤等高接触表面,每天定期清洁消毒。 重点关注水产区、畜牧区、熟食区。 实行分区分隔、物理隔离等,共同落实公共区域的预防性防控措施。

四是关于销售区域的卫生要求。 重点落实摊位清洁制度,经营者应自觉维护摊位内环境卫生,对自备的菜板、刀具、刮鳞器、绞肉机等、冰箱(柜)、工作服进行清洗消毒、围裙等,重点是冷冻(储存)产品。 提供外包装消毒操作指导,将防护措施落实到最小单位。

五是关于个人健康防护。 加强员工和顾客佩戴口罩、手套、保持手部卫生、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 对于生鲜屠宰场等摊位的经营者,建议佩戴防水围裙、橡胶手套等专用防护用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接触和感染的风险。

六是关于应急处置流程。 除其他地方应急处置常见防控措施外进口冻鸡翅检出病毒,强调如因疫情关闭市场,应首先妥善处理相关物品,防止腐败变质和污染扩散,后续清洁消毒即可进行,应急处置措施不能留有漏洞和隐患。 。

综合来源:国家卫健委、健康时报、人民日报、上海发布、深圳发布等

TAG标签: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