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再说起一件永远不应该被忘记的悲剧:厦门“6·7”公交车纵火案

1个

由于对危险品的严格控制以及对购买和制造爆炸物的限制,布鲁塞尔、马德里和莫斯科地铁爆炸案以及最近的英国曼彻斯特爆炸案等国内袭击并不容易。

马德里3.11地铁爆炸案和伦敦7.7地铁公交车爆炸案造成近250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又一惨案不该被遗忘:厦门“6.7”公交车纵火案

“6.7”公交车纵火案

2013年6月7日晚6点22分,厦门一辆满载乘客的BRT公交车被上车的陈水宗先生点燃汽油。纵火事件共造成47人死亡、36人受伤,其中包括当天参加高考的8名考生。

与公交车相比,地铁空间更封闭,载人更多,救援更复杂。一旦有人放火,其损失将远大于公交车纵火。由于汽油等易燃液体的购买方便且不受控制,因此易燃液体的检查是国内地铁安检的主要目的。

今天在网上搜索陈水先生,首页的信息宽容多于批评,这无疑是对潜在模仿者的变相鼓励。

扭转混乱的舆论尚需时日,但保障公众出行安全已迫在眉睫。提高地铁的安全系数已成为一种重要且可行的方法。

虽然国内地铁安检从来没有明确表示针对的是可能携带大量易燃液体上车的不法分子。然而,X光包检查和严格的液体检查本身就增加了携带易燃液体登机的犯罪成本。这促使一大批有意“学”陈水宗的潜在犯罪分子放弃了犯罪念头。

2个

“方便”与“安全”的平衡

国内地铁相对“随意”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

更严格的安检自然可以提高地铁的安全系数,但同时也会增加安检时长。有地铁的城市多为国内一二线城市,人流量大,早晚高峰拥堵。如果实施全面安检,势必会带来巨大的拥堵,甚至阻碍交通。

因此,从多方面考虑,国内地铁实行了相对“灵活”的安检机制。即以X光包裹检查为主,根据情况采用其他安检方式。

但对于特殊时期,或其他敏感、高风险时期厦门brt爆炸案,在X光包裹查验的基础上,增加身份证查验、体检等其他安保措施。

3个

为什么国外的地铁大多没有安检?

从马德里3.11爆炸、伦敦地铁7.7爆炸,到布鲁塞尔地铁爆炸……为什么欧美国家要提高地铁的安全系数。但是,受限于一些实际因素...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空间环境的限制。

欧美国家的地铁大多铺设较早。纽约地铁建于20世纪初,伦敦地铁于19世纪中叶投入运营。现阶段,伦敦核心区的地铁站大多是二战后修建的。当时在建设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到未来投资安保设备的可能性,所以大部分地铁站出入口与闸门之间的空间非常狭窄。

图为尤斯顿地铁站入口。从左到右分别是自动售票机/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作为火车枢纽站的地铁站厦门brt爆炸案,整个EUSTON地铁站只有一个出入口。

虽然伦敦一些后建的地铁站空间比较大,但很多位于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核心区的旧地铁站无法进行安检。

●另外,人力和财力成本等因素也阻碍了欧美地铁站像国内一样进行全面安检,让大家安检行李。

虽然国内没有类似的安检机制,但欧美国家在地铁安检上还是花了不少精力。

比如地铁里所有的垃圾桶都是透明塑料做的,这样一目了然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防止有人往垃圾桶里放炸药。核心区的地铁站内有大量持枪警察。欧美国家的警察力量远大于中国,遇到紧急情况会毫不犹豫地开枪。

重型特警已成为欧美国家公共交通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身材魁梧的特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犯罪的作用。图为今年3月22日在英国议会附近发生的导致6人死亡的胡乱车祸袭击事件中,部署到现场的伦敦CTSFO。

在看不见的地方,欧美主要国家,尤其是美英等情报大国,都有类似“棱镜计划”的覆盖全国的安全监控网络。当然,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不如国内安检安全。

公共交通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最优方案

对于那些质疑地铁安检的人,

有些人抱怨对旅行的影响,

这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安全不是免费的。

但其他一些人的动机值得商榷。

我们不知道。

但与反对的声音相比,民众的安全要重要一千倍。

最后,

向全国奋战在一线的警察致敬

和保安人员

为你竖起大拇指!

愿我们的国家繁荣稳定

愿每个家庭都幸福团圆

祝大家一路顺风

来源:兔姐漫画,共青团中央,考文垂大学心理学硕士@茂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