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自查报告两份 本文关键词:自查,两份,落实情况,改善,营养
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自查报告两份 本文简介:2017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自查报告两份【2017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自查报告1】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3个中央部门和试点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有力有序有效推
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自查报告两份 本文内容:
2017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自查报告两份
【2017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自查报告1】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3个中央部门和试点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工作进展
五年来,中央有关部门与试点地区将营养改善计划作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上下联动,真抓实干,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加大资金投入,补助标准不断提高。2014年11月,中央财政对699个国家试点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4元(全年按在校时间200天计算),寄宿生加上“一补”后达到每天8-9元。同时,中央财政对地方试点给予奖励性补助。从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用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二)推进食堂供餐,就餐条件不断改善。中央财政安排3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试点地区学校食堂建设,现已完成食堂建设项目6.85万个,新建、改造面积2563万平方米,购置了价值21.97亿元的厨房设施设备,为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的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切实加强监管,保障“两个安全”。各地各校以食品和资金“两个安全”为重点,通过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份营养餐都吃得安全,每一块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同时,通过专项督导,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得到整改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全国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事故,个别偶发事故都得到了及时处置,“两个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四)促进公开公示,努力打造阳光工程。制定专门办法,要求各地及时公开公示营养改善计划的有关政策措施、推进情况。教育部门户网站设立了营养改善计划专题网页,解答有关政策、介绍工作动态、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并展示各地实施情况,先后展播了699个国家试点县工作视频。会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阳光校餐”项目试点,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时监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扩大地方试点,推进贫困县全覆盖。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范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的意见》。2016年12月,教育部又分别与相关10个省份人民政府签署了启动实施8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协议书,确保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让这项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
二、主要成效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试点地区农村学生上学饿肚子、吃凉饭现象基本消除,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影响深远,成效显著。
(一)受益学生覆盖面广、人数规模大。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京、津、鲁单独开展了学生供餐项目)1590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其中,699个县开展了国家试点,
891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覆盖学校13.4万所,受益学生总数达到3600多万人。全国超过1/2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超过1/2的义务教育学校提供营养餐,近1/4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营养膳食补助。
(二)学生营养状况确有改善,社会反响良好。营养改善计划主要包括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三种供餐模式,其中,学校食堂供餐因安全、卫生、规范,最受学生欢迎。截至目前,全国实行食堂供餐的试点学校比例达到71%,国家试点县达到76.6%(比2012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供应安全、卫生、营养饮食的能力。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四年(2012—2015年)的跟踪监测表明,试点地区学生每天吃到三餐的比例由2012年的89.6%上升到2015年的93.6%,营养知识水平得分提高16.7个百分点。2015年,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高1.2cm-1.4cm,平均体重多0.7kg和0.8kg,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贫血率从2012年的17.0%,降低到2015年的7.8%,营养不良问题得到缓解,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缺课率明显下降,广大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对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这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给予高度认可和热烈拥护。
(三)对试点地区发展起到了有效带动作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事业发展,解决了贫困学生在校吃饭问题,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不少地方一方面鼓励试点学校就地取材,另一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营养改善计划覆盖面广、涉及环节多,从最困难的地区起步,基础条件比较差,地方管理能力比较弱,没有先例可循,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规范管理问题。个别地方招标不到位,食材质量得不到保证;资金管理不严,挤占挪用、虚报人数套取补助的情况偶有发生;
执行标准不严格,供餐内容单一,影响了营养改善的效果。二是食品安全问题。营养改善计划食品采购链条长、环节多,县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有限。部分试点地区没有将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不能按照标准配备工勤人员,临聘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营养膳食知识,也给食品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三是教师负担加重。基层学校普遍反映,学校供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用餐,用餐后学生留在校园,教师负有监护责任,个别人数较少的农村学校,教师要轮流为学生做饭,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和责任。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将会同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精准施策,落实责任,确保安全,切实把营养改善计划这项民心工程办好,造福更广大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
(一)大力推动学校食堂供餐。督促各地根据本地实际,统筹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和资金,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设施齐全、功能齐备、卫生达标的学校标准化食堂,逐步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推动地方按照标准配备食堂工勤人员,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严格落实食堂管理相关规定,主动公开公示各项政策措施、规定要求等,确保学校食堂供餐质量得到提高,满足学生就餐需求。
(二)抓住“两个安全”不放松。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加大问责力度,推动各地各校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继续巩固和提高食品和资金安全成效,确保国家营养膳食补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守住食品安全“红线”和资金安全“底线”。
(三)建立责任落实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发改、财政、卫生计生、食药监、质检等部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投入保障、膳食指导、宣传教育、体质监测、监督检查、公开公示等长效机制,督促地方积极推进营养改善计划精细化管理。
【2017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自查报告2】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下面就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实施对象: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上半年共有306所学校(含特教学校1所),其中小学263所、初中43所,涉及学生70986人。114所学校33284名学生享受食堂供餐,192所学校37702名学生享受企业供餐。
下半年共有298所学校(含特教学校1所),其中小学255所、初中43所,学生65946人。116所学校32653名学生享受食堂供餐,201所学校33293名学生享受了企业供餐。
2、实施时间:按照省厅会议要求,我县上半年自2月27日率先在全省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工作。下半年自9月3日起正式实行供餐。
3、实施原则:按照“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协作、学校执行”的原则,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4、实施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我县确定两种供餐方式:食堂供餐、企业供餐。食堂供餐由学校食堂提供完整午餐,内容包括蛋、肉、蔬菜等。企业供餐提供课间餐,上半年内容为一盒学生纯牛奶和一个熟煮白鸡蛋。下半年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法式小面包。
5、实施效果: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得民心、得到社会认可、家长好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学生的关爱落到了实处,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一是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长王华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梅耐雪任第一副组长,副县长张飞翮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了乡、镇长任组长,分管教育乡、镇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学生食品安全和食堂安全负总责。县教育局和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按照相关规定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实施。为确保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在原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下半年进一步健全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细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根据《关于建立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机制的通知》文件精神,各成员单位在工作中遵循集体决策、文行、责任落实、联系乡镇、信息交流五项制度。各成员单位职责具体明确,各司其职,加大部门联动工作力度。各级领导小组都安排了专人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并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成立了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和县保健所有关业务人员组成,为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各地正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落实县卫生局和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松卫字[2012]79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工作。
2、建立制度,确保顺利实施
县政府制订了《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制订《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制订《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实施细则》和《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餐饮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加强学生食堂(伙房)建设和管理,制订《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伙房)建设建设项目规划》。四是加强实名制管理,制订了《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籍信息管理暂行办法》。五是加强宣传工作,制订了《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宣传方案》。六是加强责任追究,制订了《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督举报电话(信箱)受理工作暂行办法》。七是加强营养健康监测工作,制订了《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配餐标准与操作指南》和《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实施方案》。八是制订了《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规范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1)加强食堂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规划投资5706.1万元,规划新建食堂(伙房)163个。2011年省发改委下达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中央专项资金3500万元,安排项目112个,其中第一批中央资金2600万元,安排项目78个,第二批中央资金900万元,安排项目34个。县教育局对各项目学校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旬报制,一月一通报,并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全县食堂建设过程进行质量、安全、进度督查,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县政府制订了食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食堂建设项目资金设立财政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分帐核算、专款专用。
(2)加强营养餐专项资金管理。县财政部门对于“计划”专项资金拨付严格按国库集中支付相关规定执行,将专项资金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实行分帐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结余留用,严禁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根据供餐方式的不同,按两种方式采取一月一拨付的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切实加大投入,落实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各试点学校按“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实行分帐核算,专款专用,将专项资金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优质食品。采取学校食堂供餐的学校每月28日按实际在校人数上报教育局,经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确认后,按3元/生预拨下月“计划”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直达食堂供餐学校帐户。采取企业供餐的学校每月28日按教育局审核的各学校收到供餐企业供餐份数验收单,按供餐合同确定的单价结算“计划”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直达供餐企业帐户。加强食堂财务管理,学校食堂财务纳入学校事业财务帐中统一核算,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食堂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单独建立“计划”专项资金食堂帐目,实行成本核算,厉行节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及规范和有效并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4、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安全
(1)建立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紧急通知》(松政办[2012]34号)文件规定,要认真抓好正在开展的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县药监局和县教育局制订了《关于印发宿松县2012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松食药监[2012]21号),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教基[2012]190号),从食品安全准入、监管和退出办法,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留样、流通、配送、餐具消毒和学校环境卫生管理等环节进行重点部署。
(2)制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我县始终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大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具体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措施,特别要求各学校结合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各试点县在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在强化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落实责任追究等方面狠下功夫。各试点学校进一步增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意识,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关、储藏关、加工关,加强食堂卫生及安全防范工作,实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学生食品安全教育两手抓,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3)食堂管理人员培训常态化。县教育局和县药监局举办了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培训班。县教育局和县财政局联合举办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供餐资金专帐建立培训班。县教育局联合各供餐企业经常性开展供餐试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培训。各中小学都组织各供餐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指导员工正确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要求”一是食堂工作人员卫生要求,二是食堂环境卫生要求,三是食品加工卫生要求。同时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观察和定期的体格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确保持证上岗。
(4)配备学校食堂冷藏储存设备。为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保障到位,县财政加大投入,积极筹措资金进行配套,2012年上半年已按照每校3000元标准一次拨付到校用于学校购置食品冷藏设备,全县共拨付资金91.8万元,购置了399个冰柜,确保食品高温不变质。另外,今年上半年按每生每学期15元标准安排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经费,共拨付资金106万元,用于弥补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各项经费支出。本学期各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经费也即将一次性拨付给各试点学校。另112所学校新建食堂配套设备设施正在招投标过程中。
5、加强督查,确保信息公开
(1)加强对实名制学生异动的监督检查。县教育局建立了学生实名制学籍管理系统,实行月报异动制度。各学校每月28日前由学校将当月异动情况报县教育局,在进行学籍比对后报县财政调整拨款数据。明确各乡镇义务教育督导员对异动情况驻校进行核查,并将核查情况在学校公开栏进行公示。对弄虚作假、套取和冒领营养补助资金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责任。9月7日,为贯彻落实全国学生营养办《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试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县教育局组织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实名制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学校完整把握数据填报要求,准确掌握技术规范,层层确定联系人名单,建立联系人网络,做到及时沟通、及时反馈。
(2)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食堂供餐学校建立每日公示制度和每月结算公示制度,实行财务公开。每日公示表和每月结算公示表需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和食堂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学生、教师、家长的监督。学期末食堂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结算,并张榜公布。建立专项资金问责机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自8月6日开始,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联合开展了为期二周的试点学校食堂供餐专项资金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教财(2012)208号文件通报全县。
(3)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监督检查。2012年上半年,县食安办、县教育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药监局等部门已开展了4次学校食品安全大检查。9月25日—28日,五部门联合开展了2012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第一次专项大检查。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全面清查规范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紧紧抓住食品安全的重点部位和关键控制点,不断完善和健全各类技术规范体系。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除严格处理外,还提出具体整改意见,督促其限期整改,检查结果通报全县。
(4)制定监督检查方式和责任追究办法。按照《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督举报电话(信箱)受理工作暂行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督举报电话(信箱)受理工作暂行办法》,同时,结合“计划”实施以来,在民主监督和责任追究方面的制度欠缺,已初步拟定了《宿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民主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试行)》。采用常规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监督检查。一是加强监察、财政、审计、教育、卫生等各部门监管。二是重视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计划”实施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特别监督机制,邀请包括学生、家长、教师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参加的“计划”实施监督小组,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计划”实施过程中通过监督检查发现的涉及到专项资金使用、食品卫生安全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于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6、广泛宣传,确保营养计划深入人心。
(1)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依据宣传方案,抓紧抓实,努力将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形象及时向全社会进行宣传报道。从3月开始,县新闻网、县政府网、宿松教育网已多篇幅宣传报道我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县电视台新闻栏目开设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宣传工作专栏。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了7期工作简报。全县各校悬挂横幅、宣传标语、制作展板,努力营造全县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二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宣传重点主要集中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内容和工作成效。三是把握导向,严守纪律。把握好政策导向,高度重视舆论收集分析,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宣传中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把握分寸,审慎对待,以利于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四是认真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主题微博和工作快报的报送工作。
(2)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为了引导营养供餐学生感激社会、铭记党恩、奋发图强,县教育局在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开展了“营养计划,助我成长”征文比赛。优秀征文作为《宿松教育》专刊已汇编印发全县。
二、主要问题
(一)关于企业供餐问题。一是我县地域广阔,各地路况不理想,食品配送难度大,食品安全存在隐患。二是企业供餐内容固定,相对较单一,学生有厌食情绪,实际供餐中有浪费情况。
(二)关于食堂供餐问题。一是学校食堂管理难度大,包括对食堂从业人员和食用营养餐学生的管理。二是符合规定要求的食堂从业人员缺少,采取食堂供餐的学校食堂供餐任务繁重,很多学校需动用教职工参与食堂供餐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正常秩序,形成一种大家都在忙营养餐的工作场景。三是我县采取食堂供餐的学校数和学生数庞大,对于学校食堂的财务管理难度大,要求学校做到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单独建立“计划”专项资金食堂账目,实行成本核算,确保3元零利润到每个学生,监管压力大。
(三)关于工作机制问题:部门联动未能完全落实到位,日常绝大多数具体工作基本上落在牵头单位教育局,其他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未能从真正意义上实施对供餐企业和学校的常态化监管,未能做到象教育管理部门一样去独立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联则不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主导的管理和工作运作机制。加大部门联动工作力度,努力形成以“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合作、学校运作”的管理体制。
(二)认真开展企业供餐的调查研究工作,科学确定企业供餐内容,进一步完善企业供餐招投标工作程序。
(三)加大食堂建设项目推进工作力度,严格食堂建设项目规划、立项、勘探、设计、招标等基建程序,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
(四)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和专项资金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的一惠民政策,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和部署,学习其他试点县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